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猎宝狂徒 > 分节阅读 155

分节阅读 15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方清有点犹豫。

司徒说道:“行啦,方清大哥,咱们之间虽然是一面之缘,但不至于这点交情都没有吧。我给你投资三十万,为的是我儿子以后还能听一听华夏传承下来的艺术,你可以从某种方面理解为我买了三十年的票而且还是个专座。”

“呵呵,你小子真会说。行了,我也不跟你客气了,反正现在我也没钱还你,我就当会老赖吧。走,哥哥我请你吃饭去。”方清说道。

几个清爽小菜,一坛子绍兴黄酒,让司徒二人喝了个痛快。

司徒问道:“方清大哥,您有没有将戏班子挪个地方演出的想法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吗。在外面找个更适合徽州戏的地方。”

方清痴笑道:“哪里还有比徽州更适合徽州戏的地方徽州人都渐渐失去了兴趣,别人就更不爱听了。”

司徒说道:“我有个好去处,不知道您有没有意思。”

“哦”方清听到这话,酒醒了一半,捏了一颗花生米放到嘴里,问道:“哪儿”

司徒说道:“我开了个山庄,建筑都是一水的徽派风格,你觉得这里再多一个徽州戏班子是不是更有感觉”

司徒终于说出了此次前来的目的。

其实,司徒这次来,并没有带笔筒回去的意思,当看到老人的遗像,以及方清将笔筒放在老人遗像前,司徒知道这个笔筒对于老人对于方家太过重要,司徒更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司徒知道方清有了这三十万的支持,也撑不了太久。所以他这次来是想探一探方清的口风,如果他愿意带戏班子去自己的山庄演出,那实在是太好了。

自己的山庄光提供食宿,显得单调一些,要是搞点娱乐项目,那岂不是更有卖点。而且,与自己山庄最搭配的莫过于徽州戏。

游客们虽然不懂徽州戏,但是他们却很少听过,或者是从来没有听过。新鲜的东西总是最吸引人。

司徒解释道:“这些游客大多数都是大城市的,来自五湖四海,过来度假,听听戏,我觉得更符合你的定义,那就是将徽州戏传扬到全国各地。你觉得怎么样”

第312章 事情敲定

这个提议让方清心中大喜,徽州戏不一定要在徽州唱啊。以前方清认为只有在徽州才会有更多的人听徽州戏的想法实在是有点局限了,是自己思想不够开化。有些人根本就没有听过徽州戏,那何来喜欢呢

即便是有些人听过之后不喜欢,那么这些人最少也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有徽州戏这样的一个曲种,口口相传,也会让徽州戏的知名度更高。

司徒的话让方清瞬间茅塞顿开。将徽州戏传扬下去,这正是他坚持将戏班子办下去的动力,也是奶奶的愿望。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简直是太好了。”方清立刻答应道。

方清发现自己今年是不是要走好运啊,居然遇到了司徒这么个大好人,先是给了自己三十万,解决了戏班子的燃眉之急,又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可以将徽州戏传扬出去的好地方。

“什么时候动身我马上安排。”方清有点迫不及待的说道。

司徒笑道:“方清大哥,您先别急,我那个山庄还没盖好呢。估计年前竣工,年后就能营业了。到时候我通知你,你在带上戏班子过去。”

方清如此的迫不及待早在司徒的预料当中,但是他没有预料到的是,方清竟然如此的迫切,以至于根本就没有提工钱的事情。

司徒说道:“那咱这工钱怎么说,这个得敲定一下啊”

方清说道:“钱就别提了,你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好地方我已经很感激了。能吃饱饭就行。”

司徒知道向这种古老的艺术都是讲究师承的,戏班子里的人大多都是方清奶奶的徒弟,一般都是当亲儿子亲闺女养的,在未出师之前是没什么工资的。给家里人还要钱那不是笑话吗。可是司徒知道这戏班子里好多都是有家室的,那要是没钱,怎么生活,毕竟光追求梦想,没有生活保障,这些人也早就放弃了。所以方清平时是给这些人开工前的,只是工钱的多少要随着戏班子的收入决定的,并不固定。方清可是个靠谱的班主,宁可自己勒紧裤腰带,也得给戏班子里的人发工钱。

司徒说道:“那可不行。你不要钱无所谓,别人可是好的生活啊,养活老婆孩子的。这样吧,到时候在山庄里面戏班子是要卖票的,卖票的收入全部归你们戏班子。”

“这个不太好吧”方清之所以不相信,是因为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啊。哪有人家给自己提供场地,还不要任何分成的事情。当初自己去京北就是因为分成的事情没谈拢,所以那个大老板才不愿意投资他们戏班子的了。以至于方清才心声卖掉笔筒的想法,这样才遇到了司徒的。

司徒说道:“这有什么不好的,行了,工钱的事情就这么定了。我还仗着你们戏班子给我的山庄撑场子呢,以后山庄的宣传你们戏班子也是重要的宣传手段。”

司徒是个商人,他虽然尊敬方清这样的艺术家,但他想要让方清的戏班子搬到自己山庄,一方面是为方清提供一个场所,提高徽州戏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宣传自己的徽派气息浓郁的山庄。毕竟自己那里是一个很有古典园林气息的山庄,要是在多一个徽州戏班子,岂不是更有卖点。

事情敲定完成之后,司徒跟着方清回到了方宅,睡了一觉之后,第二天司徒打算返程。家里不能留下于蒙一个人安排结婚的事情,所以还是要尽快回去的。

司徒打算买点徽州的土特产,带回去给双方的老人当做礼物,毕竟来一趟,带点具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柳荫镇,方清是最熟悉的,所以司徒让方清带着司徒去买一些土特产。

其实,即便是司徒不提这事,方清也是要尽地主之谊的,更何况司徒帮了自己这么大忙,必须要送司徒一些礼品的。

方清说道:“这柳荫镇现在也算是个名气不太大的旅游小镇,周边卖特产的挺多的,但是都是面相外地游客,他们不懂,觉得包装精美就好,其实这反而是最坑人的,我带你去个好地方。”

柳荫镇的花鸟市场,是徽州市比较有名的花鸟市场。现在虽然还叫花鸟市场,其实卖花卖鸟卖宠物的已经不多见了。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谁也没心思买个宠物在家里供着了,除非是那些特别钟爱的。所以这里的花鸟鱼虫生意不景气,但是随着这两年柳荫镇旅游兴起,卖土特产的更加多了起来。毕竟商机随着市场的转化而转变的道理大家都懂,改变才能活下去。

方清介绍道:“这里是一条老街,据说在清康熙年间就有这个小市场了。这接到两边的房子少说也也得有一两百年了。”

司徒看了一下,由于管理不得当,这里的房子并看不出比较古旧的原貌,墙上贴上了光鲜亮丽的瓷砖,屋顶搭上了比较现代的彩钢屋顶,门头都用现代的牌匾包裹了起来。但是仔细一看的话还是能够看到一些老旧的青砖露在外面的。接到两旁不光是卖土特产和宠物的店,还有不少改造的民间旅舍。

这会正值上午九点多,好多游客都起床,吃过了早餐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