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向教皇发动十字军 > 第350章 出埃及

第350章 出埃及(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因此,每一次耶路撒冷宗需要召开全体代表大会的时候,阿梅代都会被卡拉克城附近的信众与司铎神父们一齐推举出来,代表着他们这边的意见去参与会议。

阿梅代并非独自一人踏上北去的道路,这一次会议的召开地点被定到了安条克,恰好原先驻防在外约旦的敕令骑士团需要换防北上,大家也就一同出发了。

在出发的时候,阿梅代还朝着洛瑞安打过招呼,毕竟洛瑞安是卡拉克城本地人,两人其实也颇为相熟。

洛瑞安也热情的向阿梅代介绍了自己儿子雷蒙丁,并让雷蒙丁得到了来自阿梅代的祝福。

除去一些家长里短的事之外,接受过盖里斯教育的洛瑞安,也会就一些神学问题,向阿梅代请教。

洛瑞安清楚,在耶路撒冷宗中,刨除盖里斯那个例外,可能也就阿尔乔斯、安托万等寥寥几人敢说自己真的了解盖里斯神学的实质。

这些人中,阿梅代又必然名列前三的。

毕竟正是阿梅代、阿尔乔斯几人,将盖里斯提出的概念丰满成了具体教义。

在这些请教问题中,洛瑞安提出了一个疑惑:“先知时常说弥赛亚便潜藏在穷苦人间,那些最广泛、最普遍人群的脸庞便倒映着主的苦难。”

“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洛瑞安神学,并不是他自谦的那么低下,至少他能将神这个概念,从一个具体的“人形”,抽象到一个概念层次。

由此,才有资格去探讨一些真正的、不那么适宜与民众们交流的敏感话题。

“这个问题,要结合另外一个方向,如果没有信众,那么宗教还会是宗教吗”

“即便盖里斯展露了诸多神迹,若是他没有一颗慈善之心,愿意走入百姓之间,那么会追随他的人将会是哪些”

“野心家、暴徒、诈骗犯……”

“先知与民众是互相成就的,他之所以是先知,而非落凡的天使,是因为他在人民面前说话,将许多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道理,大声喊出来。”

“若是单纯依赖神迹,那么你我便都会成为迷信之人,一味的盲从,而失去自己判断的能力,这便与那些罗马教皇座下的文盲们一般。”

“由此,可见人民并非只是受压迫者,也并非是永远的文盲或野蛮人,而是真切成为了神的千面。”

“当然,有一个问题在于,人又并不是天主本身,而只是天主的显像。”

“经书中,摩西的族人便时常怀念埃及的肉锅,许多人都曾对摩西说过‘我们在埃及过的很好’。”

阿梅代提到埃及肉锅的时候,洛瑞安皱了皱眉,他当然清楚埃及的肉锅到底是什么。

“埃及的肉锅”出现在《出埃及记》16:3,象征着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时,虽然受压迫,但至少有食物可吃。

他们在迁徙途中,于旷野中因饥饿而埋怨摩西和亚伦,便怀念过去在埃及的“肉锅和吃饱的饼”,但忽略了他们在埃及所受的苦役。

这一短语象征人的软弱,即在面对挑战时宁愿回到过去的安逸,而不愿承受通往自由的艰辛。

离开尼罗河三角洲,跨越西奈半岛前往迦南,终究是一条苦行之路。

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斩断自己心中的软弱,意志坚定的向过去告别。

“因此,在这里,先知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希腊哲学是哲人们的玩物,他们思考着宇宙与人生,却又往往忽视自己身旁最为苦难的人。”

“他们将奴隶们视作会说话的牲口,而不愿正视他们。”

“但先知愿意去发声,愿意告诉奴隶们、告诉我们所有人,其实我们都一样。”

“当先知信任人民,人民信任先知的时候,新的契约也就达成了。”

“盖里斯,他成了人与神之间的中保。”

洛瑞安深呼吸了两口气,再看向北方的时候,觉得自己或许还是太浅薄了。

至于阿梅代,这位六十多岁的老者,则庆幸自己能在有生之年,活着的时候,见证如此神奇的一幕。

相比起盖里斯所展露的,那些肉眼可见的神迹,让天下万民能与神重订契约这件事,让人意识到自己是人,打破那无形镣铐的这一幕,才是绵延万代的“救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