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7(2 / 2)
被发现银票,王夫人脸涨的通红。
仆妇并无动作,她说道,“奴还未曾听过将到手的银票往外推的道理。”
老太太也不和仆妇纠缠,她直接对王夫人说道,“荣国府的人不收来路不明之财务,若是要收,那就不是荣国府的人。”
老太太淡定的坐在上首,看王夫人如何抉择。
还用想吗王夫人早就知道老太太若不是顾念着宝玉、也不好和王家撕破脸,是早有为贾政换一个妻子的想法。
她都到了这个年纪了,回娘家也不可能带走唯一的儿子宝玉,未来可如何过活更别说被休的王家女,是会带累王家所有姑娘的名声的,王家又岂会愿意收留她
绝对不能被老太太找到借口休回王家,王夫人的这个信念十分坚定。
知道老太太能做出让贾政休妻的事,因此这个威胁很有效,王夫人拿起银票,递到仆妇手边,“好意心领了,还请将银票收回。”
仆妇并不肯接银子,老太太也不着急,稳稳地坐在上首,任由王夫人动作。
见此,王夫人染上几分焦急,又说了好几句话推辞。
仆妇看向上首的老太太,她想起了主子之前说的话,务必让贾家收下银子,哪怕是贾家不肯给她领取时的凭证。
甄家受此屈辱,主子如此做必定是有成算的。
“老太太,奴乃江南甄家奴仆,奉宫中的贵太妃和我们家老封君之命,将带入京的一些财物寄存到您府上,当然,甄家也会白让您们帮忙的。”
仆妇抬出了宫中的太贵妃和甄家曾经做过上皇奶娘的老封君,希望可以借此让贾家同意。
甄家的那位太贵妃,她入宫时也拜见过好几次,曾经确实是她的人脉,当初谋算着让元春入太子府为太子嫔时,她就是通过甄家的老封君、她的老姐妹联系上甄太贵妃谋划的,
原本,她不该拒绝的。
但是,直接将甄家拘禁的是她的女婿林如海,甄家不因此迁怒她们贾家就已经是宽容了,怎么还会使人来贾家存财物呢
老太太是越想越不放心啊,也就王氏这个蠢妇,真以为林家的事不会牵连到贾家、以为甄家真的只是单纯的存钱。
而且,因为宫中有迎春在,她们也经常入宫拜见,从迎春的话中,她们对宫中的局势也算是了解。甄太贵妃,早已经没有当初执掌后宫的那份能量了,虽然不好得罪,但委婉的拒绝也算不得什么。
“原来是甄家来人,也是老婆子眼拙。”老太太接话,正当她以为老太太会答应时,却听老太太话锋一转。
“甄家有事,我们贾家原不该拒绝的,但涉及财物,贾家轻忽不得,这样,你们不是要存放财物吗老身有一个好主意,比放在贾家可靠多了。京城有一家老字号的钱庄,背后有老王爷撑腰,特别让人放心,老身这就差人带着你们去钱庄存,放心,甄家也是我们贾家的老亲了,存放财物的需要缴的保管费由我们贾家出了。”
“琏儿媳妇,还不使唤个可靠的人带她们去钱庄。”老太太看向王熙凤催促道。
“是,孙媳妇这就找人去办。”王熙凤爽利的答应一声,朝门外喊道,“平儿,平儿。”
甄家的仆妇还没有反应过来,老太太和王熙凤已经将事情安排了下去,人家都说了存到钱庄比贾家更安全,而且保管费贾家出,她们还能怎么办
这也就是因为老太太不愿意和甄家、甄贵太妃撕破脸,这才找了这么个借口,不然
“奶奶,您找奴婢什么事”平儿揭起帘子走了进来。
“老太太执意如此吗”甄家仆妇的脸色很不好看,她们没想到抬出老封君和贵太妃也没能让贾家妥协。
“老身自认为这是对甄家财物最妥帖的存放。”老太太咬死不松口。
“平儿,带这几位去城东的明记钱庄”王熙凤
“不用了”仆妇重重的说道,“奴婢告辞”
“平儿,去送送这位嬷嬷。”王熙凤礼数周全的吩咐。
“是”平儿知道自家奶奶是让她盯着这两位别出什么幺蛾子。
甄家的仆妇不等平儿相送,沉着脸快步离开,平儿脚步匆匆的坠在后面。
王熙凤用帕子掩住嘴角的笑意,果然如淑妃娘娘所说,有些事完全可以借助老太太的手段镇压,也不枉她得到消息后去老太太院中费力的讨好请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应该还有更新
第136章 贤妃有孕
甄家的人走了之后,不说王熙凤心中的计较,老太太看着王夫人的眼神也分外不对。
王夫人心中对这个结果虽然不满,但讷讷的不敢开口。
“若是有人将你们王家一锅端了,你们可会怨上端了王家的人进而迁怒这人的亲属”老太太斜眼看向王夫人。
“自然会”王夫人想都不想的答话。
瞬间王夫人眼瞳收缩,意识到了老太太的意思。
“老太太,求你帮一帮元春吧元春在宫中可就指望着甄贵太妃生活呢如今得罪了甄贵太妃,元春在宫中可怎么熬呀老太太您帮一帮元春吧”王夫人由此联想到了宫中的元春。
“怎么帮”老太太挑眉。
“让淑妃娘娘关照”王夫人急急的说道,但在老太太越来越严厉的眼神中,王夫人后半句话自动消音了。
她是知道自从迎春获封淑妃后在老太太心中的地位,哪怕是后来元春获封贤德妃也依旧不能及。
老太太是绝对不允许让元春的事情牵连到淑妃身上的。
“要不,要不将林黛玉送走,我们撇开和林家的关系,消一消贵太妃的怒气。”王夫人急急的说道。
还不等老太太发火,王熙凤插嘴说道,“二太太说的什么话,林妹妹那可是老太太嫡亲的外孙女,是姑妈唯一的子嗣。”
“呵,你怕得罪甄太贵妃,怎么就不怕得罪林如海,玉儿不但是我嫡亲的外孙女,更是林如海唯一的血脉,岂容你如此作践”老太太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
“难不成,难不成就要眼睁睁的看着贤德妃在宫中受罪,老太太您发发慈悲吧,元春可是你养了十几年的亲孙女啊”王夫人哭道。
“事到如今你哭也没用,好好的在佛堂修身养,元春那里,我自有主意。”老太太脸上带着几分沉闷说道,也不等王熙凤搀扶,拿起拐杖往外走去。
王熙凤赶紧跟上,徒留王夫人在屋中摸眼泪。
晚间的时候,在宫中的迎春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