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5(2 / 2)
这本来就是他一个人的事,结果却弄得妻子夜不能寐,崔城之很自责。
他为她把衣服穿上,说道:“莫多想了,我们先下去用膳。”
两人洗漱完毕,又在上房用过早膳,乳娘说安安早就醒了,一大早上精力十分充沛,嚷嚷着要见东方瑶和崔城之,一会儿含含糊糊的唤“阿娘”,一会儿又抱着自己的手指叫“阿爷”,模样十分逗趣。
东方瑶用熬得粘稠稠的菜粥一小勺一小勺的喂到安安口中,安安一开始有些委屈,崔城之便说:“要不让她再喝些奶”
东方瑶便十分严肃的拒绝:“现在惯着她,以后可不就成习惯了谁家这么大的孩子还想着喝奶呢”
也不知道安安有没有听懂东方瑶说的话,后来大约是饿极了,拉着小木勺哼哼着吃了好几口。
看着女儿一双亮晶晶的黑眸,嘴角偶然攒起的笑涡,多日来的阴霾也一扫而光。
“哎呀”
东方瑶看了看漏刻,蹙眉说道:“你今日误时了,怎么还不走”
崔城之道:“已经派人送信去吏部了,说是身体不适。”
东方瑶心一惊,忙问:“你哪里不舒服”
崔城之笑了笑,刮刮妻子的小脸,“我今日不去了,反正也没什么事,就在家陪陪你可好”
心中一股暖流缓缓的淌过,东方瑶颇为惆怅的靠在了崔城之的怀里,她其实只是担心,婉娘的死另有原因。
婉娘跟了韩鸿照大半辈子,临去之时,韩鸿照真的会安心的放婉娘回家养老吗
就像当初她求韩鸿照放过何福的妹妹,韩鸿照表面上答应了,可那个可怜的姑娘真的能活下来吗
当一个人以审视的目光去探究世界,冷眼之下,多得是看不见的冷酷和残忍。
虽说东方瑶表面上是没什么事,但是崔城之也看的出来,她没那么容易释怀,下响,两人便去了一次大慈恩寺。
马车停在寺门口,老远就听见里面熙熙攘攘的声音。
东方瑶挑开帘子一瞧,扭头说道:“今天的人真多。”
两人下了车,崔城之怕挤到东方瑶,便紧紧地攥了她的手想从一侧的角门进去。
角门人也不少。
东方瑶奇道:“离浴佛节还有几日,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上香拜佛”
身旁一位领着小孩子的妇人先听见了,便笑呵呵道:“好叫娘子知道,今日是玄明大师亲自讲经呢,听说这是他最后一次讲经了,这次之后,就要云游四方去了”
“云游四方”东方瑶喃喃自语,玄明也要离开长安了吗
崔城之对夫人道了声谢,却见东方瑶一脸的怅惘,心中暗叹一声,轻声说:“那我们进去听听吧。”
过了一条石子甬道,前方有个穿堂,从这穿堂过去,就和宽阔的雁塔广场相连了,两人相携而入,不曾想正行至一从月季花旁,便有个身着粗布直缀的小沙弥上前来拦住两人,“几位施主,今次是满了,你们还是到正门那儿听罢”
第三十一章 溺水真相二
身后顿时传来此起彼伏的叹息声,好容易可以听一次玄明高僧的讲经会,不曾想还是最后一次了,都没赶上,他们摇头遗憾了好一会儿,还是掉头离去了。
东方瑶想起来那年在大慈恩寺边,许多人听“济世”讲经的情景,亦是从广场排到了正门门口。
“无妨,”东方瑶笑着说道:“那我们也随着去好了。”
崔城之微微颔首,两人举步待走。
“等等”身后忽又传来小沙弥的声音。
东方瑶和崔城之正奇怪,只见那小沙弥快步转到两人面前来,点头施了个礼,小声问道:“贫僧看着二位施主眼熟,敢问二位施主可是崔侍郎和宁国夫人”
东方瑶的眉毛几无可见的蹙了一蹙,一个小沙弥怎么认识他们两个,不由声音慢了半拍,“正是。”
那小沙弥好似没有听出东方瑶语气中的警惕,只是弯腰笑道:“二位施主,我家主持说了,若是遇见二位,便一定要请二位施主去净室中喝一碗茶,待主持讲经完毕,自然会来与二位施主一叙。”
东方瑶于崔城之对视了一眼如果是小沙弥是因为那次而认识的他们,倒也不奇怪,况且玄明要见她,“那边劳烦小师父了。”
两人很快被带到一处干净舒适的净室。
净室里燃着檀香,袅袅淡雅,窗屉支着一半,隐约看见窗外一株绿竹在风中摇晃,发出簌簌的响声。
东方瑶托腮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些疲惫。
崔城之将煮好的茶摆到东方瑶的面前,“喝一口温茶去去风尘。”
白瓷的小杯盏,氤氲的热气清透澄澈的茶水。
东方瑶举盏小酌了一口,果然是温,心中的疲惫也不由得去掉了一大半。
崔城之看着东方瑶嘴角慢慢露出一丝满足的笑意来,眸中却黯了一黯。
如果不是因为他,瑶儿也不会有这么多烦恼,现在更是有了婉娘的事,婉娘去世的的确是很突然那个婢女,到底是为什么要自尽
崔城之一时心中乱糟糟的,手也不由得捏紧了杯子,白皙的手背上暴出一根根的青筋。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有人吗”是那个小沙弥。
东方瑶和崔城之一齐站起来,想要去给他开门。
“吱嘎”,门却自己开了,走进来的不是玄明,甚至不是那个小沙弥,而是一个容颜憔悴的女人。
她身形十分的瘦弱,身上只披着一件湖绿色的斗篷,大约也是因为形色匆匆疑惑年岁过长,都有些陈旧了,她低着头,欠身为两人施了一礼,“见过郎君,见过夫人。”
声音是颤抖的。
“你你怎么会在这儿”崔城之定力再好,也料想不到此时应当在几百里之外的人会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紫葳双手交叠在身前,左手的拇指和食指不停地掐着自己的右手手背,在上面掐出一个个月牙形的红痕,飞快的看了两人一眼:“奴婢今日来,是想告诉娘子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