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这个天国不太平 > 分节阅读 368

分节阅读 36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载垣一听,一阵惊喜,忙爬跪在地,山呼万岁谢恩。

冯云山却在考虑,是将北京城内的稀罕宝物,分批次都运到天京城来,再专门建立一处所在用于存放,还是只将容易运输的部分宝物运来天京,其余的,都还是留在北京城中,放于紫禁城内储存起来

此事以后再考虑吧。冯云山接着对众人说道:“既然如此,朕便决定下来,正式将天京城定为中华帝国的国都”

冯云山其实早就想好了,定国都于天京城。也正因为这个,当初攻下北京城,他才只是宣布建立中华帝国,直接称帝,但并没有急于建国都,也没有封赏众功臣以及嫔妃等。

北京城稳定下来,并且,对于俘虏的一众满清贵族,除了那些个不愿意剪鞭蓄发的死忠分子,直接砍头外,其余的都暂时关押起来。目的,自然是想尽快让北方各省的满清官员投降。

于是乎,在河南、直隶两省的大部分州府都宣布归顺帝国后,冯云山直接派出兵力,一一收复,并进行驻守。同时,又利用衍圣公府对山东一地的影响力,将汕东巡抚崇恩给逼降了。汕东一地,绝大部分的州府在地方官员的率领下,纷纷投降。

而且,冯云山派出谭绍光率领甲九师,从直隶开进汕东,占据要塞和坚城,并以投降的地方官员和清军为辅助兵力,先将地方治安稳定下来。

汕东基本平定之后,冯云山顾不得从南边进军的甲七师攻占皖北和汕东等地,也顾不及他们如何清算孔家衍圣公府,便急急忙忙地赶往天津,搭乘军舰从海路赶往天京。

他的目的,就是要彻底解决太平天国,尤其是洪秀全的问题,立好帝国的国都,让帝国一切走向正规化。

第653章 以南京为都的真正意义

冯云山虽然猜到此番攻打天京城,会不需要多少武力,因此他也没带多少兵马,只是水师和顺汉师,甚至这一万顺汉师士兵也只是磨合与训练,并没抱多大希望在他们身上,他安排的主力还是甲五师那四个陆战团的五千将士。

可没想到,攻打天京城,竟然比他预料的还要顺利得多。从头到尾,基本上就没动过武力,而且时间也非常短。

除了围城的前两天,稍微进行劝降和政策攻心之外,其余根本就没耽误任何时间,直接在第三天,天京城门各镇守的太平兵便纷纷开门归降。

紧接着,与洪秀全会晤之后,虽然有些惊险,但也只是虚惊一场,洪秀全身死,整个天国全部归顺自己,天京城也全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于是乎,冯云山便在洪秀全死后的第二天,开始谋划立国都之事。

别人不清楚,冯云山自己怎么可能不明白,从一开始,他便有意定都在这天京城。等到了此地之后,他在围城的第二天,领着卫兵去了城外转了半圈,远远地用望远镜看了下钟山地形,还有天京城的城墙,便发现天京城的城墙的确高厚无比,与北京城墙不相上下。

而后,他又专门拿两江地区的地图,仔细看了下地形,发现这天京城的地理位置,的确如历史上所说的,前据大江,南临重岭,凭高据深,形势独盛,加上城墙高厚,在冷兵器时代,的确算得上是易守难攻之地。

并且,天京城的内部还有河湖纵横,实为形胜之地。对于整个江南一带来说,本无险要峻岭的地理优势,内部多为河道纵横的平原,但这天京城周围却有足够多的山来屏护城池,这应该就是古人说的龙脉拱卫吧。

而且,重要的是,这原本叫南京的所在,有条巨大的天险,便是长江,并且,自古有守江必守淮的说法,淮河一带又可以成为最前面一道防线。但这是针对古代的那种南北割据,如今冯云山相信自己必定会建立一座比后世更加强大的统一帝国,因此,他倒不在乎这条天险,而是借助长江,便于发展水师。

他之所以安都在这天京,主要看重的,便是这里算是江南鱼米之乡,产粮和税赋重地,经济发达,再加上水路航运交通便利,可以说,以此为都,基本不用愁都城的粮食运输问题。而转眼看北京一带,单单每年从江南北运的漕粮,便达五六百万石甚至近千万石之多,不算运输的人力成本,单半路损耗便达一两成之多,而运费,也是每石粮食要耗银四钱,这花费,可谓是巨大。

而这些,通过定都南京,都可以省下来。

想想看,紧靠长江,又临近京杭大运河,不远处还能通过吴淞口出海,这水路的交通便利,让此处作为国都,有了长江,便能很好地控制整个长江流域;而京杭大运河又让帝国能很好地掌控江南水乡和黄淮甚至中原直隶一带;而出海的便捷,更是直接让帝国的触角漫延到整个东南沿海和朝鲜、日本和琉球等地。这些,都是水路交通的便利。

最为关键的是,南京位于华夏的中部,又通过长江口可以直接出海。这样一来,一方面,立都在此,洋人的军舰便能通过长江直接攻打国都,这就迫使帝国必须大力发展海军和岸防;另一方面,南京又不像厦门和上海等,洋人的军舰可从外海直接攻城,至少隔着一段六百余里的长江河段,而在这河段上,按满清的江防设置,便有吴淞炮台、江阴炮台、镇江炮台和金陵炮台四处炮台群。其中,单单南京城内及城郊的金陵炮台群,便有乌龙山、幕府山、下关、狮子山、富贵山、清凉山、雨花台等7处炮台。

冯云山自信自己的讨虏军比满清八旗和绿营兵要强得多,而火炮更是有克虏伯大炮这一领先利器,加上自己设置水泥炮台,与十余年前的满清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了,洋人的军舰想要深入长江进攻南京,只怕不那么容易。

其实,冯云山主要考虑的还是日后对帝国的长远发展,他知道,当今世界,自近代以后,便成为一个争夺海洋霸权的世界。可以说,谁占领了海洋,便可在这个世界崛起。因此,发展强大的海军舰队,便成为一个艰巨的任务。

若还是像明朝和满清一样,以北京为都,便肯定还是发展内陆和北方,一个陆地国家,最终只能落后得被挨打。而以南京为都,便可以促使帝国不得不加强海军舰队的建设。若不是因为确实知道西洋列强海军的强大,冯云山几乎要直接定都临海的上海或是广州了,但那样实在太过冒险,冯云山最终还是选择天京城,不激进也不保守,正好合适。

定都天京,将整个中华帝国拖入未来世界的海洋争霸的行列,让日后变为大陆民族的华夏,成为海洋民族,这便是冯云山定都天京的最大目的

不过,冯云山也清楚,一旦定都在这天京,目前帝国的国土还不够宽广,看起来尚能掌控,若是一旦收复满清占领的全境,便有些心有不逮了。毕竟这里处于江南水乡,就算有长江的航运优势,也只是能方便控制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一带。但对于东北以及西北一带,特别是黑龙江以及乌里雅苏台外蒙还有陕甘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