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4(2 / 2)
其中要说最为难受的就是匈牙利王国,作为二元制帝国支柱之一,布达佩斯对于逼近匈牙利大平原的罗马尼亚军队有些畏惧。在克卢日被攻克后其首相蒂撒匈牙利有单独的首相,奥匈帝国除了君主,政府、议会都各有一套就已经给卡尔一世发给三次电报,希望能够获得足够兵力保护匈牙利。
这让一直集结兵力和物资准备着意大利战役的卡尔一世非常不满意。而当萨姆中将的第十集团军也败退到阿德拉的时候,来自布达佩斯的电报就达到了一个巅峰,在短短的七天之内共有五份请求援军的电报,抵到了皇帝卡尔一世面前。
为此卡尔一世非常不满,他甚至在和陆军部长弗里德里希大公讨论意大利战局时亲口抱怨。“这些匈牙利人难道没有一点战略眼光,看不出来罗马尼亚人没有可能对匈牙利领土有威胁。”
面对皇帝在大庭广众之下抱怨匈牙利人的惊慌失措,弗里德里希大公解围一般的劝说道。“陛下,匈牙利有不少人都已经看了出来。不过普通人就没有这样的眼光,所以为了安抚这些人,布达佩斯方面也必然做出请求援军的举动”
说到最后弗里德里希大公讲到。“而且匈牙利大平原是我们为数不多的产粮地区,所以对于布达佩斯方面的要求我们需要慎重对待。”
面对陆军部长的劝说卡尔一世有些无奈,匈牙利王国在帝国版图中太重要了。不管是兵员、粮食、还是政治等考虑,都需要顾及到匈牙利人的感受。所以卡尔一世考虑再三,忍痛从自己准备作战的军队中抽调一支满足匈牙利人的愿望。
当然心不甘情不愿让卡尔一世抽调的增援部队,也别想是什么精锐,不给新组建的部队就不错了。所以组建快一年,之前一直担任预备队的第十六集团军就被抽中,作为匈牙利的援军。
这个集团军也没有什么多大的问题,除了训练强度较差兵员素质较差,主要是因为当时奥匈将征召年纪扩大所致,配属的火炮、机枪等支援武器较少之外也没有什么大问题,进攻上可能还有些欠缺,不过做防守还是错错有余。
当然十多万人的一个集团军调动当然是大事,其中车皮准备,人吃马嚼的生活物资准备,安抚士兵的情绪等等都是需要去做的。这些也都会暴露在有心人面前,而罗马尼亚就是目前对奥匈军队情况最热心肠的人之一,另一个当然就是以屡败屡战的著称的意大利。
当奥匈抽调了第十六集团军作为援军增援匈牙利的消息,传到了布加勒斯特之后,罗马尼亚上下都欢欣鼓舞。看来奥匈帝国现在重点还是意大利方面,这是个绝好的消息。为此普列山上将可以大胆的抽调,目前云集在特兰西瓦尼亚的罗马尼亚精锐填补其他方向的空缺。
如禁卫二师、三师、七师十二师等,都已经安排列车转运靠近保加利亚一线,这是在为即将展开的保加利亚战役做着准备。而六师、九师、十六师等部队,也因为担忧德军的进攻在向摩尔达维亚转移。
大量的军队调离,当然也有大量的军队调动到特兰西瓦尼亚,诸如三十四师、四十七师,六十一师、六十九师等,大量新组建的部队都被安排接替抽调部队的空缺。
所以现在罗马尼亚的运输情况,比开战后更加的忙碌,这尤其让负责此事的总参谋部交通处托里斯处长又扯掉了不少头发。
这里多说一句,按照罗马尼亚军方对于编制的划分,由民兵加少量现役军人组建之后的部队都是使用三十到五十九的师集编制单位。而完全由征召士兵和少量军官组成的部队,都被冠以六十之后的师级编制。
所以就能够看到少将、中将是师长,上校中校也是师长的局面。不过按照军方默认的规矩,当然是常备师指挥新组建的部队,而缺少常备师时,由民兵组建的师指挥预备役组建的师。
当然除了抽调部队之外,负责指挥作战的集团军指挥官也是有新的安排。其中提出引诱奥匈第十集团军出击,派出部队偷袭克卢日的费列伊特中将已经卸任集团军司令一职。处于对他敏锐的战场洞察能力的考虑,费列伊特将担任保加利亚集团军的指挥官。负责和盟国合力进攻保加利亚,以达到让其退出战争的目的。
而之前担任中央集团军指挥官,亲自攻占克卢日的安德鲁中将,也将被派往摩尔达维亚方面给库尔图瓦上将当副手。主要考虑是因为他担任过突袭任务的指挥官,对防守德军可能的突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经验。这也能看出目前罗马尼亚军方,对于机动作战大师马肯森元帅率领精锐德军的忌惮。
至于萨拉米克上将则负责新夺取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整体的防御任务。这也是充分考虑到之前老上将阁下在德瓦以劣势军力和奥匈军队作战了那么久,为快速夺取克卢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然老上将阁下在防止敌人奥匈第十集团军撤退上吃过一些暗亏,不过这都是不打紧,只要完成作战目的就是好的指挥官。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就是之前南方集团军各部伤亡不小急需修整,这也是一大因数。因为目前即能获得修整机会又要担任防守任务的地方,就只有特兰西瓦尼亚地区。而萨拉米克上将之前就担任其指挥官,那么继续负责指挥以南方集团军为骨干,组建的特兰西瓦尼亚集团军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当然作为能够快速夺取特兰西瓦尼亚的诱因,负责拿下德瓦的安科达尔中将也获得了提升,现在他成为了新组建的特兰西瓦尼亚集团军副司令。从高配师长到集团军副职,安科达尔中将已经很满意。原本他还以为会在战争后获得职务的提升,没想到现在就有了机会,要知道战争中职务提升和战后是两个概念。
他能成为负责在战争中指挥完成战略计划的一员,比指挥一个师作战要强多了。前者是军队计划制定和实施者后者是执行者,这就是地位的差距。
第315章 德军的攻势上
罗马尼亚军队利用时间差集结主力拿下特兰西瓦尼亚后,立刻准备补充各个地区的防御要点之际。
被各国期望的德军终于准备完毕,他们在威名赫赫的马肯森元帅带领下,向早已有所准备的摩尔达维亚地区守军发起了进攻。
作为直接面临德军第一波进攻的苏恰瓦守军,在面对兵力和火力都占据绝对优势的精锐德军士兵,只能依托城市修建的坚固工事防守。面对龟缩不出的罗马尼亚守军,早已预料到这种情况的德军,立刻拿出自己在东线使用到的传家宝重炮打击。而德军进攻方式早在城防司令官安蒂奇少将的预料之中,两年前的观察团他也不是白待的。为此他准备了一个方案,打算利用库尔图瓦上将留给自己的重炮团给敌人一个下马威,让进攻的德军尝尝罗马尼亚人的厉害。
“现在我命令,立刻开始炮火反击。另外再给库尔图瓦上将发电报,要求务必保证苏恰瓦的天空在我们手中。”
呆在指挥部内的安蒂奇少将在拿起电话给重炮部队下达命令途中,还不忘向向上将阁下提出要求。
在命令下达后,隐藏在城市各处的重炮纷纷揭开了伪装,向轰击自己友军的敌人发起了反击的炮火。一时间德军有数个重炮阵地被迫转移,落在罗马尼亚战士头上的炮弹也收停了下来。
这让大量由预备役士兵组成的部队情绪稳定了许多,毕竟他们大部分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炮火,面对铺天盖地的重炮轰击,精神上焦躁不安纯属正常。尤其是当自己熟悉的战友在眼前被炮火击中,这种压力很容易让人失控。毕竟他们加入军队训练时间不长,本质上的平民心里还没有纠正过来,这也是身为守军指挥官安蒂奇少将最为担心的一点。
在他看来自己防守的苏恰瓦,有两个时间段最容易被攻破。第一就是前三天,大量由预备役民兵组成的部队在心里上还没有脱去平民的本质。猛烈到他们无法承受的攻击会让其内心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