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罗马尼亚雄鹰 > 分节阅读 132

分节阅读 13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过布勒蒂亚努首相悟性很好,很快就猜到了意图,这是不想惊动太多人,而且这多半是对协约国的一种试探。那么更不能让站在背后的来说,因为这将没有回转的余地。

所以才有了布勒蒂亚努首相让表弟亲自出马充当联络人的举动。目前这种试探对于罗马尼亚来讲也是非常有好处,因为这可以了解协约国对罗马尼亚参战的态度,为未来真正的谈判打下基础。

事实上,在罗马尼亚露出有加入协约国的意图后。对于现在因为大战打的已经露出疲态的协约国来讲,是个意外的惊喜。不过对于罗马尼亚参战的条件,三国也是态度不一。

以正在和德军在凡尔登生死大战的法国来讲,对于罗马尼亚的条件,他们认为可以继续谈下去。要是罗马尼亚能侧击到德奥的几乎没有兵力腹部,这场战争将以协约国胜利告终。

而俄国对于罗马尼亚的条件坚决反对,与历史不同,这次罗马尼亚的条件和俄国的条件有重叠在喀尔巴阡山脉和部分加利西亚地区有重叠,而且和塞尔维亚的条件也有部分巴纳特地区有重叠。作为贪婪的北极熊,当然不愿意有人从自己碗里抢肉。所以俄国方面对于罗马尼亚的要求就是,必须修改对重叠部分的条件。

至于英国对于罗马尼亚的条件则是认为,必须压制住罗马尼亚的野心,不能给其太过于优厚的条件。英国这是从未来战后格局上考虑,要是罗马尼亚在这次战争中收益过大,那么巴尔干地区依然不会安宁。

在剔除三国不同的要求后,他们都一致认为可以和罗马尼亚继续谈条件。于是一战中最为漫长的参战谈判开始了,只是三国谁也没有想到的。

在罗马尼亚的三国大使和温蒂勒,就成为了中间的联络人,他们不停地把对方的条件向本国政府传递。

而呆在王宫的埃德尔也是关注着这场,因为自己引发的谈判。

“陛下这是从首相那里得到的协约国条件。”

侍卫长卡鲁斯特将从首相那里偷偷得到的谈判内容,放到埃德尔桌前。说是偷偷拿到的,其实就是首相故意这样做的,这是埃德尔和首相在这件事的默契。

“卡鲁,就放在这里吧。”

埃德尔抬起头回复自己侍卫长后,继续关心起侍卫长的家庭情况。“维米娅身体好些了吗”

卡鲁斯特如实的告知了埃德尔。“感谢陛下的关心,她已经好多了,医生说只要再过半个月就可以完全康复了”

这位维米娅是卡鲁斯特的妻子,没错我们侍卫长结婚了。在前两年埃德尔看到侍卫长还在单身,对于自己的个人问题一点也不关心。所以就对妻子苏菲玛丽提了一下,让她留意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适合侍卫长。

苏菲玛丽也很热衷个侍卫长寻找妻子,本来她一开始打算撮合贴身侍女安娜和卡鲁斯特交往。奈何两人都对对方没有感觉,所以苏菲玛丽只能另外寻找。在一场宫廷聚会中,她发现了温婉的维米娅,于是就介绍两人认识,后面的结果就是维米娅小姐成为了侍卫长的妻子。只是前一段时间维米娅生了一场大病,所以才有埃德尔对此关心的询问。

不过埃德尔也就是关心的问一句,在得到侍卫长回答后,他拿起协约国给首相的条件看了起来。巴奈特地区和克里萨娜的萨来什德到塞比什以东地区现罗马尼亚蒂米什县全部,卡拉什县全部、阿德拉县东部、比霍尔县东南角。对于协约国现在给的好处,如果是参战最后参战条件埃德尔不会满意。不过这只是协约国阵营的第一次让步,埃德尔认为还可以谈。

埃德尔这次暗示首相试探协约国的条件,也是有自己的考虑。因为他想到知道自己在罗马尼亚的诸多动静,有没有影响到一战的进程。要是德国突然爆种在西线打垮了法国,那么埃德尔的大罗马尼亚计划就要泡汤了。只是目前看来英法还是像前世一样,一如既往的在西线顶住了德国的攻势。

这从三国对罗马尼亚条件的答复中,就可以看出来。要是战争情况危急,那么三国一定毫不犹豫的答应埃德尔的条件。现在和罗马尼亚因为条件差距过大谈判,说明三国有信心挡住德国的攻势。这对罗马尼亚来讲也是个好消息,毕竟谁也不想得到一个不会兑现的条件加入战争。

现在埃德尔认为可以继续谈下去,不过时间上可以拖一下。因为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想好是不是应该狙击红俄的出来。

埃德尔在私下也在一直考虑这个问题,红俄出现可以让罗马尼亚在一战的利益获得最大。但是考虑其强悍的组织能力,那么二战也将成为罗马尼亚一个迈不过去的坎。

但是要让红俄不出现,以罗马尼亚的实力来讲要使出吃奶的力量。这会让罗马尼亚在一战不能获得足够的利益。这就是牺牲罗马尼亚的利益造福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埃德尔现在还没那么大的情操。

所以对于参战的时间,埃德尔也是拿不定主意。不过现在可以慢慢先谈着条件,至于什么时候罗马尼亚参战,就需要等埃德尔下定决心才行。

第237章 谍影重重上

在埃德尔左右为难的之际,欧洲大战依然还在持续。

在西线,为了支援在凡尔登苦战的法国军队,英军在索姆河一带对德军发动攻击。为了准备这次战役,英、法联军共聚集了32个步兵师和6个骑兵师,2189门火炮,1160门迫击炮,约300架飞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突破德军阵地,将其从阵地战转变为运动战,而且可以减轻凡尔登战役中法国的压力。

这次战役对于埃德尔最大的印象就是死的人较多,马克沁在一天杀了6万英军,还有就是坦克的初次亮相战场。英国研发坦克的时间不比罗马尼亚差不多。在一战爆发后,正在英国远征部队服役的斯温顿中校提出。需要制造一种能够在遍布铁丝网的战场上,开辟道路、翻越壕沟并能摧毁和压制机枪火力的装甲车,从而加快战争进程。但当时的英国陆军对此毫无兴趣,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却如获至宝,立即下令组建“陆地战舰委员会”,亲自领导“陆地战舰”的研制工作。

1915年8月,世界上第二款坦克在英国诞生。和罗马尼亚有埃德尔指引不同,英国生产的马克1型坦克性能并不突出。看起来更多是应急生产的,这也和英国对于自己生产的新式武器定位有关系。

在当时马克1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雄性”装有2门57毫米霍奇基斯6磅快速炮和4挺哈齐开斯机枪,“雌性”仅装6挺维克斯机枪。

这种在埃德尔看来如此简陋的坦克,依然让德军大为震惊。当十几辆庞大的钢铁怪物隆隆怒吼着,履带铿锵作响,冲破带刺的铁丝网,碾平掩体,用机枪和火炮向敌人射击时,德军大为惊恐,士兵们慌乱地丢弃阵地,有的躲进掩蔽部,有的逃跑了。

英军步兵在坦克支援下,在10公里宽的正面上分散攻击,5小时向前推进了四至五公里,这个战果以往要耗费几千吨炮弹,牺牲几万人才能取得。英军部队未受多大伤亡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