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极品驸马 > 分节阅读 494

分节阅读 49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太平公主在一旁直轮眼珠子,欲言又止。

武则天真是自己的女儿自己懂,当下就笑道:“你就放心好了,我不会放你家薛郎去扬州打仗的。一来你有孕在身他不便走开,二来,如今的长安更需要有他坐镇。”

“嘿嘿”太平公主一阵窃笑,很是心满意足。

薛绍笑了一笑,说道:“太后,臣觉得这个挂帅的人选,首先得是在宗室里拥有很高的辈份和名望,再者官职也不能太低。至于他有没有军事才能,这只是其次。只要他能够虚心接受麾下的辅佐与劝谏去用好兵,就足够了”

“咦,你的所思所想,为何全与本宫保持一致呢”武则天都有一点惊奇了。

“这或许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吧”薛绍打着哈哈拍了一个马屁,心想历史上的扬州平叛不就是这么干的么虽然现在细节有所不同了,但是大体思路仍是差不多的

武则天哈哈大笑了两声,再道:“那你觉得,霍王李元轨如何”

薛绍想了一想,“霍王是高祖的儿子,算是当今皇帝陛下的爷爷辈,他在宗室里的名望就如北斗泰山。但是臣认为他不太合适率军前去平叛”

“为何”武则天问道。

薛绍微微一笑,说了两个字:“性格。”

正因为出身太高贵,辈份太高上,名望太隆重,霍王李元轨的性格当中多有那么一点清傲与跋扈。此前先帝病重时,他曾经还率领一群宗室前去逼宫,因此李元轨和武则天早有过节,这个过节还不算小。薛绍心里清楚,武则天绝对不会想让这样的人去挂帅出征,万一他真的趁机和李敬业伙同一处造起了反,那岂不是抱薪救火

她不过是在试探而已

“倒也是”武则天轻吟了一声,再道,“那你认为,谁合适”

薛绍做沉吟状思考了片刻,说道:“并州大都督长史李孝逸,合适”

武则天顿时眼睛一亮,心中更是惊道:莫非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薛绍就在心里暗笑,别这样看着我,史实便是李孝逸挂的帅再说了,这几年来我没少跟李孝逸打交道,我哪能不知道他既是宗室里的名望长者,又是你武则天的心腹重臣

切合实际情况而论,李孝逸虽然德高望重官职也大,但是为人谦和很好相处。他远比李元轨这样的人更能听取谏言、任人唯能。再者,既然要我举荐了主帅自然也会让我安排几个良将去辅佐。李孝逸和我身边的这些人都不算陌生,看在我的面子上,他们应该能够合作愉快。

于公于私的反复推敲起来,平叛扬州的挂帅人选,就数李孝逸最为合适

“那就李孝逸”武则天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当即就拍了板,再道,“一事不烦二主,你再给我推选几位智囊良将前去辅佐如何”

薛绍顿时就笑了,抬手就指向座中的宋璟和薛楚玉,“太后,在座的就有两位了”

第0691章 唇亡齿寒

一餐便饭吃下来,朝廷讨伐李敬业叛乱的人事安排,居然就大体敲定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将是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孝逸名义挂帅,右卫将军薛楚玉担纲大将,另有程伯献、周季童、崔贺俭等人担任副将。魏元忠担任行军长史充任首席智囊军师,宋璟担任行军司马。

当然,将要统率三十万大军去打仗,所用之将不下千余。薛绍举荐的这些人所占比例都不高,但是全都获得了重用并占据了核心领导位置。

次日,武则天再次召集当朝的宰相、尚书与将军们一同召开御前军事会议,专门讨论平定扬州叛乱一事。所有人都有了一个共同的体会,如今裴炎倒台被下了狱,政事堂商量事情的时候,他们不用再先看裴炎脸再发表意见了。虽然太后仍然掌握着最后的决定权,但是她非常的期待大家各抒己见,并鼓励大家推荐参与平叛的将佐人选。

用现在的道理来说,一个公司的老板会希望手下的人个个能干,但是一个受聘来的总经理却不那么希望同事的才能和风头盖过自己。武则天和裴炎在政事堂里的表现,就呈现出这样的区别。

薛绍最为敏锐的查觉到了这些变化,他也在心中想道:用太平公主的话说,裴炎的倒台的确是让大唐的朝廷折断了一根栋梁,但是朽木断了就断了,大唐不缺他一个。如今政事堂里的气氛远比以前裴炎时代的一言堂要好得多,众人的才智和主见都得到了发挥,这就是最为直接有力的证据

众议之下,讨伐扬州的事情基本上都安排了妥当。薛绍推荐的那些人选,基本上都落实了下来而且没有做出大的调整。

会议散后,大多数人的心中就有了这样的一个猜想:率领三十万大军平叛这样的大事,朝廷却启用了一大批年轻人担挑大梁,这是非常罕见的。更值得引人注目的是,这一批年轻人全都或多或少的和薛绍有关联这是否意味着,裴炎倒台之后,薛绍就将继而崛起呢

这种问题,大臣们只敢在心里寻思,没人说出口。

薛绍被他们用这样的眼神看多了,心里自然也就有了觉悟。但是薛绍的想法和他们截然不同,他认为,武则天混了这么多年,吃够了权臣的苦。前有长孙无忌后有裴炎等辈。这些人全是挂着“先帝顾命”的头衔压她一头。并且,这些权臣最后全都被她干掉了

由此可见,权臣几乎是武则天的天敌。依她的个性,她更希望身边的宰相个个齐头并进,在相互搏弈和竞争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武则天也有足够的能力和耐心去驾驭这个齐头并进的局面。

那么,至少在属于武则天的时代里,大唐不需要、也不会再出现裴炎那样的权臣

“至于我薛绍”想到自己时,薛绍微然一笑,自忖道:“我会和武则天保持一个若即若离的关系,既被他信赖和倚仗,也被她忌惮和防备,这是一个军事能臣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我不会像裴炎那么傻,去痴心妄想一些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那是害人害己害国家”

再次日,武则天在朝会上宣布,由御史大夫骞味道、宰相刘袆之等人开审裴炎。魏玄同与刘齐贤等人再度公开为裴炎求情,同样被武则天挡了回去。

被人誉为“耐久朋”的魏玄同下朝之时,都掉了眼泪。看到这一幕薛绍心中斗然醒神,想到历史上的裴炎倒台之时,可是连累了程务挺和王方翼这些大将的。

他们也像魏玄同一样给裴炎求情。而且,他们这些武将求情的方式可就和文官不尽相同了,他们的言辞之中多了许多刚烈甚至是威胁的意味。于是,他们全都落得了一个悲惨的结局,这使得大唐的边防军事实力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自毁长城的结果,就是后来的很多年里,大唐在与突厥、吐蕃的战争当中屡屡受挫

有道是唇亡齿寒,思及此处,薛绍马上就动了心思必须要阻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王方翼如今远在西域,他要收到消息恐怕还需要一些时日。程务挺却是不远,而且他和裴炎的关系最是特殊,再加上他是一个缺乏政治敏锐的性情中人,保不齐他会干傻事

薛绍越想越紧张,事不宜迟,他马上骑上快马奔向了程务挺的家宅。

程府房门紧闭,薛绍上前用力砸门。过了很久都没有人来应门。薛绍心想,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