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2(2 / 2)
“我知道,你和你麾下的将军们,对于这一次出征的兵马与钱粮之分派,心情不满。”武则天说道,“但我要跟你说一句实话,这也是朝廷的无奈之举。”
是么
薛绍淡淡的笑了一笑,不置可否。
武则天叹息了一声,说道:“至先帝登基以来大唐四海宁定呈平日久,但近几年来却是战事频仍,让大唐疲于应对。远的不说,裴公生前先后主持了两次北伐突厥之战,每次出动的兵力都在三十万左右,消耗的钱粮不计其数。战争虽是打胜了,但是大唐的国力也遭受了极大的削弱,而且战果并没有保存下来。照此下去,再强大的国力也经不起这样的战争消耗。承誉,你有没有想过用一个稳妥的法子,彻底的解决突厥边患问题”
薛绍皱了皱眉,说道:“太后,现在谈论这些还有些为时过早。至少也要等臣和突厥人交过了手,对他们的状况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才能出谋划策。否则,那都是不着边际的纸上谈兵。”
“有理。”武则天认可的点头,说道,“我曾听过一个传言,说裴公在审问战俘阿史那伏念的时候曾对他说,你将是今生几十年里所有突厥人的噩梦。可有此事”
薛绍笑了一笑,“是有。”
“或许那是裴公的一句戏言,又或许他是当真来说的。无论如何现在我也认为,我大唐最应该派去对付突厥人的,就是你薛绍。”武则天说道,“这一次朝廷选帅讨伐突厥,政事堂的宰相绝大多数都是主张让程务挺挂帅的。因为程务挺常年在北方与突厥、奚、契丹等异族打交道。在宰相们看来,他的战绩和能力都冠于当今所有的大唐将军。但是本宫力排众议,主张启用你这位年轻的将军去征讨突厥。”
“臣,多谢太后”薛绍拱手而拜。
“宰相建议用程务挺,确有道理。因为眼下大唐太需要一场胜利了。”武则天说道,“但是我看中的并非是一战之成败,而是大唐今后数十年里的军国气象。如果能用这一场艰苦的恶战与硬战,把你这样的一批年轻人磨炼成真正的栋梁大将,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太后高瞻远瞩,臣万分敬佩”薛绍再拜。
武则天点头微笑,压低了一点声音说道:“朝廷目前确是缺兵少将,国库空虚。否则以大唐之国威,出兵前去征讨突厥之事也犯不着拖延至今。换句话说,如果大唐兵强马壮钱粮丰足,区区突厥叛逆何在话下眼下给你的条件确实比较的苛刻,但危难方显英雄,就看你能不能展示出你的过人之处了”
“臣会尽力”薛绍只是如此说道。
“临行之时,本宫还是那一句话。”武则天正了正脸色,“本宫保你后顾无忧,你在前方只管尽情厮杀,建功立业”
“臣,谢太后”
说了半天,只有这一句话是薛绍乐意听到的。
武则天点了点头,说道,“另有一件小事,你还记得殿中侍御史张仁愿吗”
“臣记得。怎么了”薛绍问道。
“上次裴公即将出征时,曾许诺带他一同出征。可是不料过几日裴公就过世了,大军的西征也就作罢。张仁愿因此没有达成他的从军宿愿,仍是殿中侍御史。”武则天说道,“本宫认为,既然是裴公生前有诺,你何妨成全了张仁愿,带他一同出征呢”
“太后金口已开,又是裴公留下的遗愿,我义不容辞”薛绍说道,“此外臣也认为,张仁愿虽是文官出身但在军武方面确有天赋。臣愿意带他一同出征,或许,他就将成为大唐明日的一员名将呢”
“如此甚好。”武则天点头微笑,“那本宫就去做下安排,让他以御史监军的身份与你同行。待他在前线熟悉了战阵、立下了军功,朝廷再酌情给他更换武官职务。”
“好。”
“大军出征在即军务异常繁多,本宫就不多留你了。”武则天说道,“切记,你自身的安危定要时刻保障,不容半点有失”
“多谢太后挂念臣去了”
薛绍走了。
武则天轻吁了一口气,但眉宇却有些舒展不开。
裴炎与薛绍,对武则天来说就像是左膀右臂。但这一将一相好像天生就是无法和睦的,这既让武则天头疼又令武则天心中暗喜。
如何居中驾驭如何调和矛盾,武则天不敢有半点的掉以轻心。
薛绍离开皇宫,直接回了家。
虽然有多如牛毛的军务在等着自己,但薛绍觉得,自己这时候最应该做的是去陪一陪太平公主。
快到午饭时分了,太平公主仍在睡觉。
薛绍轻手轻脚的走进房间,趴在床边静静的看着太平公主。
她侧身而睡,右手柔顺的搭在大腿一侧,另一手的手掌托抚着脸颊。
就连睡着了,她的雍容华贵也是那样的浑然天成,无可挑剔。
她的左侧嘴角还有一丝轻微的挑起,勾勒出一抹独属有太平公主的俏皮与机智的微笑。
静静的看着她,薛绍情不自禁的露出了温馨而满足的微笑,思绪也如流水一般悄然的流淌而出这是我的妻,我人生的另一伴。她的肚子里,怀着我的生命的延续。若能无忧无虑的与之相伴到白头,我的人生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可惜,我们我的未来必将面临一个无法摆脱的厄运。它就是像上天判罚给我们的宿命,除了拼命抗争,我别无他法
对不起了,安然在你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又要离你而去
“薛郎,我们的孩儿就要出生了。”太平公主突然说话了。
薛绍略微一怔,醒了吗
细下一看,没醒。她在说梦话。
“不要走”
太平公主这三个字的喃喃呓语,让薛绍浑身都打了一个颤。
像是有一根刺,深深的扎进了薛绍内心最柔软的那一处地方。
第0578章 福星贵人
因为分兵一事,洛水大军的内部出现了一些纷争,很多将士闹起了情绪,甚至有个别人差点做出过激之举。
薛绍无法再陪太平公主,不得不去往军营亲自安抚了。
临出门时,太平公主亲自相送。没有薛绍预料之中的哭哭啼啼,太平公主面带微笑神情自若,就让以往每次去送薛绍上朝一样,絮絮的叮嘱着一些生活中的细节琐事。
这些话语薛绍以往每天都听,有时还觉得有些琐碎和不耐烦。可是今日听来,那千叮万嘱的字字句句,全是太平公主对他的片片深情。
走到门口了,薛绍转过身来,执着太平公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