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极品驸马 > 分节阅读 327

分节阅读 32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薛绍微笑的点头,心想,李谨行与程务挺都是相对比较单纯的野战边帅,他们恐怕还没有意识到这份手敕背后的深刻含义天后将他二人提拔上来,却被陛下挖了墙角。真不知,天后将会作何感想

“薛将军,我们不妨将陛下手敕遍示诸军。我就不信,有谁还敢造次”李谨行说道,“从今天起,我们就齐心合力的大力整治军纪。待到上下齐心令行禁止之日,便是北衙禁军威震天下之时”

“好”薛绍大声赞许,并且伸出了一只手掌来,“那就让我们齐心合力,重振北衙声威”

“齐心合力,重振声威”程务挺与李谨行都伸出了手来,与薛绍重重的握在了一手。

有一件事情程务挺与李谨行虽然没有挑明了说,但他们两位身为官长却亲自屈尊跑到了属下薛绍的官署里来商议此事,其中就有对薛绍表示感激与尊敬之意。

程务挺与李谨行上任林羽卫大将军已有多日,却一直在职不掌权,二将心中的郁闷与憋屈,可想而知。所以,李治的授权手敕对他们来说意义非比寻常。他们心里也非常的清楚,如果不是这一次薛绍大力推助北衙的军纪整顿并且四处活动,他们是得不到这一份授权的

所以此刻,北衙的三员大将同是心照不宣。程务挺与李谨行的心中,又对薛绍平添了许多的感激与敬重之情。

接下来就如同商议好了的,北衙三员大将把皇帝陛下的手敕遍示诸君,宣示自己对军队的绝对权力。北衙禁军全军上下顿时一片整肃,绝对没人再敢发起“逼宫”之事,否则崔贺明就是下场

北衙整风,终于可以大刀阔斧的正式开始了

这头一枪算是打响了,可是薛绍一点也不满足。他开始着手办理第二件重要的大事重组千骑

以往统率千骑的中郎将与左右郎将人等,薛绍不想评价他们的能力与态度,但是对于他们点选的这一批人,薛绍是不尽满意的。其中或有精锐,但是鲜衣怒马的膏粱子弟太多,真正有本事而且吃苦耐劳、敢于舍命的硬汉武夫只在少数。

因此,薛绍想要招收一批上场战场、立过战功的军士战官和平民勋官进入千骑。可是这样一来,就严重违反了北衙禁军的征兵制度只收世族官宦子弟

薛绍心里清楚,世上最难之事莫过于改变人们的惯性思维,革新旧有的制度。因此,想要办成此事一点也不比打响头一枪来得轻松。甚至,还要更难

第0457章 风云人物

“北衙整风”,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风波。

由于北衙禁军的兵员来路大多是世家子弟与官宦人家,因此整风牵扯的方方面面非常之广,朝堂之上关注此事的人占了大多数。针对北衙的三员大将程务挺、李谨行和薛绍,朝臣们当中有人击节赞叹有人咬牙切齿,有人热心助力有人冷眼旁观,更多的是把持一个怀疑与观望的态度这三个根基浅薄的将军,能撬得动来路复杂、盘根错节的北衙禁军吗

无论如何,薛绍等人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朝臣相聚的各个场合,一时已成长安的风云人物。

大理寺经过了七天的调查取证,决定公开审理赵义节与陈三斗一案。薛绍深信,主理此案的狄仁杰在这七天里绝对没有一刻是轻松的。这件案子就如同一颗烫手的山竽,大概也就只有他狄仁杰敢接

开审之日,薛绍作为千骑中郎将受大理寺之邀,坐堂听审。主审法官,当然就是大理寺丞狄仁杰。其实薛绍是自己主动要求前来的,这件事情因他而起,又怎能把烫手的山竽扔了出去就不管不问,那也太不负责、太不仗义了

薛绍去的时候做一身戎装披挂,而且带上了原来左奉宸卫的十名亲随。这些亲随现在已是穿五色袍骑六闲马的千骑将官,虽然只有十人但气场威势十足。陪着薛绍往公堂上一站,俨然就像是十尊金刚。旁人看在眼里心中十分明了薛绍这是给狄仁杰壮底气、镇场面的来了

皇家御率的人被司法部门来审,这种事情非常少见。审千骑,更是头一遭。这件事情在长安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许多的长安百姓前来旁听。其中不乏以往被千骑欺压了的苦主,他们迫切想要知道大理寺能把这件案子审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来新上任的千骑中郎将薛绍,究竟是在虚张声势的为自己谋求虚名,还是真心诚意的整治军纪、为民请命

公堂开审之前,宫中突然来了一名宦官使者,是皇帝陛下特意派来旁听的。他的出现让现场的百姓发出了一片惊嘘看来这真是一件大案,连皇帝陛下都亲自关注了

大理寺便在公堂之上置了两席竹帘,薛绍与那名宦官使者一同登堂旁听,但不得妄自出言叨扰司法审讯。很多的仕人百姓则是在公堂阶沿之外围观旁听,把整个公堂围了个水泄不通。

随着鼓声响起,被长安仕民誉为“神断”的大理寺丞狄仁杰登场了。

薛绍透过竹帘看着狄仁杰,不由得会心一笑,倔老头儿还是那样,微胖,沉稳,机锋内敛不怒而威。

仕人百姓们自发的拱手来拜狄仁杰,口称“神断狄公”,对他非常的尊敬。狄仁杰立于公堂之下拱手回了一礼,便归回其位开始审理案件。

案件本身,其实非常的简单。赵义节与陈三斗在军队里犯的事,诸如携妓入营、夜逾皇城这些都轮不到大理寺来审。狄仁杰要审的,是万年县县衙移交来的民事案件,也就是这二人此前在长安犯下的欺男霸女、为害乡邻这一类事情。

这样的事情,哪怕是放在一名普通的百姓身上,都算不得什么惊天之事。杀人放火这样的案件,县衙里每年都要开审不少。但因为赵义节与陈三斗是吃皇粮的千骑将士、是皇帝陛下的人,长安的仕人百姓才特别的关注。

狄仁杰一番陈词之后,人犯赵义节与陈三斗被带上了公堂。堂外的仕人百姓争先恐后的踮起脚来观望,这两人身着囚衣被带上公堂,虽然垂头丧气但是行走自如衣不带血,看起来并未受过什么大刑。

审案的过程也没有出现围观群众期待中的那种一波三折与火花四溅,面对大理寺摆出的确凿证据和狄仁杰义正辞严的审讯,赵义节与陈三斗对犯下的所有事情一并供认不讳。最后,狄仁杰当堂宣读了二人涉案所犯的律法条文,并根据律法判处这两人罚交一比赎铜抵偿受害苦主,并且各判了千里流放之刑

赵义节和陈三斗估计是心里有底,知道这场大霉是倒定了,所以在公堂之上一句废话也没有说。听到宣判之后也都没有喊冤,表现得挺老实。

下判之后,堂外的百姓们拍手称快,一同盛赞狄仁杰“神断清明,为民做主”。

狄仁杰下了堂外拜谢百姓之后,再问薛绍与宦官使者,可曾有何意见

赵义节与陈三斗自然是早就知道薛绍在堂上旁听,这时一同叫了起来。

“薛将军,人孰无过,你怎能对我二人下如此重手”最先叫嚷的是陈三斗,“都说法不责众,如果我二人受此流放之刑,千骑当中至少有一半的人也该流放那又该是如何说法”

赵义节相对平静,只道:“薛将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