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1(2 / 2)
薛绍皱了皱眉头,“你是说郭待封吧”
“是的。”
薛楚玉收拾完了茶具,薛绍让他坐下来聊一聊,就聊大非川之战。
薛楚玉说道:“当年那一战,我父亲是主将,郭待封是副将。郭待封是大唐名将郭孝恪之子,名臣之后将门虎子一向心高气傲,而家父起于微末白身,郭待封不甘屈居家父之后。大非川一役的开初,家父轻兵突进杀了吐蕃人一个猝不及防人仰马翻,破敌数万。可是后方押运粮草的郭待封却急于贪功未能守好粮草,导致粮草辎重尽落吐蕃人之手。三军因此断了补给,大非川一役唐军大败。回朝之后,家父和郭待封一同被贬为庶民。后来家父曾经短暂复出,仍被郭待封的族亲排挤暗算,再度被贬到象州做了一个八品的小县官,至今未归。”
“一代名将,败于政争”薛绍摇了摇头,“大非川一役都已经过去十一年了。就算令尊当时是主将要为战败负责,受的惩罚也差不多够了。像令尊这样的盖世虎将千百年才能出得一个,朝廷不应该让他这样的英杰,终老于荒野”
薛楚玉神色微变,“将军莫非能让家父回来”
“可以一试。”薛绍说道。
薛楚玉抱拳一拜,“若是将军能让家父回返,则是楚玉的大恩人家父年迈不堪岭南湿瘴,这些年来定是疾病缠身。我等兄弟都有好几年未曾见到父亲大人了若能让他回返,就算是不为将、不当官,我等兄弟也盼着他能颐养天年、落叶归根哪”
“我知道。”薛绍点了点头,中国人,谁不盼个落叶归根,谁不想在风烛残年的老父膝前尽孝送终
薛楚玉突然站了起来,对薛绍双膝跪下,磕头。
“不必如此,快请起”薛绍连忙上前扶他。
“将军若能召回家父,则是成全楚玉之孝,是为人伦之大恩”薛楚玉跪着不肯起,“将军,当受此大礼”
“好了,快起来。”薛绍使了一把暗力将他拉起,说道,“你我既是同僚袍泽又是同宗兄弟,你父亲莫不就是我的族伯、我的父亲么不必如此多礼”
“谢将军”
薛绍思考了片刻,说道:“这件事情,恐怕还得去请天后帮忙。”
“天后”薛楚玉好奇的眨了眨眼睛,“将军为何不去请求陛下特赦”
薛绍摆了摆手,说道:“陛下现在在后宫静养,天后临朝称制。我说句不太好听的,现在令尊只是一个八品的边远外官,凡五品以下官员的调动吏部下文即可。这种小事,显然不足以惊动在后宫养病的皇帝陛下。”
“有道理。”薛楚玉点了点头,“那天后会同意吗”
薛绍思考了片刻,“现在还不好说,我得先去探一探口风。”
“那就拜托将军了”
薛绍微笑道:“放心,我会尽力”
“万谢”薛楚玉拜别而去。
薛绍自己想道,如果不出所料,武则天应该不会反对召回薛仁贵。此前,贬了薛仁贵的是皇帝李治,现在她召回薛仁贵,不就是对薛仁贵施恩笼络了么这样的事情,武则天向来是最乐意去干的。
诚然薛仁贵已经离开朝廷太久,没有了什么政治影响力。但是他在军队里的威望还是很高的当年的那个白袍战神,可是举世无双啊
至今,在崇拜勇士的蛮夷部落里薛仁贵也仍旧享有崇高无上的尊荣。传闻北方的突厥人和契丹人都把薛仁贵当神来拜,给他立了生祠。每逢出征或是大围猎,他们都要到薛仁贵的生祠里祈祷祭祀。
薛仁贵,那是名副其实的“男神”啊
武则天向来敬重人才、更加需要将军的支持。薛仁贵这样一个神一样的将军,她怎么会同意让他老死在岭南那种地方呢
第0184章 李治用心
次日上午的课程结束后,讲武院里正准备开饭。来了一名宦官叫薛绍让他去一趟含冰殿,陛下召他觐见。
与宦官同来的还有带着几名左奉宸卫卫士的千牛备身苏务玄,虽是同僚,但薛绍与他并不太熟。
更衣之后,薛绍与苏务玄等人一同去往含冰殿。
薛绍没多大兴趣与苏务玄闲聊,但苏务玄却是有意套近乎,说他祖父工部尚书苏良嗣正在监造太平公主府,日夜赶工但求提前完成,好让薛公子早日迎娶公主做了陛下的乘龙快婿。
这话分明是有讨好之嫌,可是薛绍听了却不那么高兴我正缺时间,你家老爷子这不是添乱吗
再加上苏良嗣曾是周王李显的王府司马,而李显现在已经是大唐的太子,苏家祖孙俩是沾了李显的光才分别做了工部尚书和千牛备身。可是天知道李显这个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倒霉太子和绿帽皇帝,将来会要连累多少人呢
所以,薛绍不大乐意与苏务玄亲近。苏务玄仿佛也察觉到了薛绍有一点冷漠,于是絮叨了一阵也就不再热脸贴冷屁股,怏怏的闭了嘴。
到了含冰殿,薛绍发现兄长薛顗与李孝逸以及几名宗正寺的官员也都在这里。原来是婚仪进行到了“请期”的这一步,也就是婚仪六礼当中的倒数第二步,即男方在祖庙占卜得出合适的婚期之后,正式将期婚报给女方的家长,请求女方的同意。
皇家的婚礼当然与寻常的婚礼不尽相同,考虑的东西要更多,最起码的一个前提总得是要太平公主府修好了,两人才能成亲。
于是今天只是走一个礼仪的过场,但是薛绍本人必须亲自到,得和他哥哥一同当面向未来的岳父大人请期。
婚期定在九月二十,距离现在大约还有七个月的时间。
宗正寺的官员早就将礼仪细节准备好了,只等薛绍来了就走完程序,因此也没什么可复杂的。仪式罢后李治留众人在含冰殿用膳,并将薛绍兄弟俩人叫到内堂赐宴。
薛绍发现,李治今天满面病容气色可是不太好,行路时拄着拐杖左右还有宦官用力搀扶,食量也是极小。
当着众多大臣的面,李治一直是在强撑。
到了席间,左右只有薛氏兄弟二人,李治说道:“朕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近日,我老李家祖传的风疾病顽症时有发作,一旦发作朕就头晕眼花看不清东西,也根本无法理事。薛顗,薛绍,你二人都是朕的亲外甥,也即将成为朕的亲家和女婿,都不是外人。朕今天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要如实回答。”
“陛下请讲。”兄弟俩同时心里都凛了一凛。
“你们说,一旦朕百年之后,朕的江山能够顺利的传承下去吗”李治说道。
薛顗当场就变了颜色,惊道:“陛下正当壮年,何出此言”
李治苦笑了两声摆摆手,“朕的身体,朕自己心里有数。你们只须回答问题”
薛顗也在心中苦笑,这样的问题叫人怎敢回答
薛绍的心里想得更多,有历史学家研究过,李家的这种遗传病大概是心脑血管一类的疾病,容易中风也容易暴毙
恐怕每一位帝王到了晚年,心里都在操心接班传位这样的事情。现在的太子李显,且先不说他个人的才能与德操如何,有一件事情那是有目共睹大家的心里都有数,那就是李显只是捡了一个便宜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