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5(2 / 2)
话说回来,李治今天的态度跟那天在御书房里大不一样,可能是四周有这些千牛备身的缘故。那些屏风后面也坐着记录帝王一言一行的起居郎,左史记言右史记行,就算李治是帝王也不敢乱说话、乱做事。否则不好的言行记录在了史书之上,臭名昭著受世代子孙的口诛笔伐。
所以,就算是大唐的帝王,他的行为也是受到诸般约束与监督的。除非他铁了心要做个不记名声的昏君和暴君,才不用顾忌这些。
周季童出去了一会儿就回来了,向李治回禀说他已经把千牛讲武会的事情安排妥当。午时过后左奉宸卫的人全体臣集结于北衙校场,连正在当职的也请右奉宸卫的同僚去顶替了。除了检校将军李孝逸,六把千牛御刀的持有者齐聚一堂。
“到时,任由薛绍挑选一位,来进行挑战”周季童说道。
他这话一说出来,薛绍和李治同时皱了皱眉头,按例不是只有四把千牛御刀参与角逐的吗中郎将是不接受挑战的
周季童抱拳道:“陛下,其实臣一直都觉得,中郎将也应该参与到千牛讲武当中来。否则中将郎很容易骄傲自满不思精进,或许哪天中郎将比属下的武艺都要更差了,自己却还不知情。这显然不足以服众,也容易犯下失职之罪”
李治点了点头,“周爱卿所言,不无道理。既然是你卫府中的家事,就由你们自己去商议决定好了。”
“谢陛下”周季童拱手拜道,“臣已经与李中郎商议过了,既然陛下允许,那就从今天起,中郎将也参与千牛讲武,将成为本卫府新的定制。”
一扭头,周季童目露寒芒的看向薛绍,“薛绍,你敢来挑战本将吗”
薛绍全身的肌肉与韧带几乎在同时绷紧了一弹
“薛某,恭敬不如从命”
第0119章 我踢死你
听到薛绍这句话,太平公主猛然心惊肉跳,若非碍着李治在场,她都想一下跳起来替薛绍翻口,然后痛骂周季童一顿。
李治却是不以为然的呵呵直笑,“男儿尚武,这是好事。千牛讲武,更是宫中一大盛事。朕有些日子没有观赏千牛讲武会了,今日,到场一观。”
“陛下若能亲临,左奉宸卫将士必然欢欣鼓舞”周季童惊喜的抱拳而拜。
太平公主深呼吸忍住内心的愤恼与焦急,“陛下,儿臣陪你同去。”
“好。”李治摆了摆手,“周季童,你去将观战台安顿好。顺便,将李孝逸与裴行俭请来,陪朕一同观战。”
“是陛下”周季童兴奋的抱拳一拜,“臣这就去亲自打点午时过后,臣恭请陛下与殿下观临”
周季童大步流云的走了。
太平公主忍不住了,连忙起身走到薛绍旁边对着李治拜倒下来,“父皇,周季童分明是公报私仇要欺负薛郎,你怎能放任不管,还有意助长他的气焰”
“胡说”李治沉喝了一声,“千牛讲武是左奉宸卫的成例,周季童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他十八岁入伍在朕身边伺奉了有十年之久,一向忠心耿耿勤谨能干,几乎从来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左奉宸卫在他的带领之下,尚武成风军威壮丽,南衙十六卫与北衙之内,无人不称周季童是一个非常称职的中郎将,是一个忠君体国的能臣良将。太平,朕知你爱郎心切,但绝不能因私废公污陷忠良”
“”太平公主被李治这一通“高屋建瓴”的话轰得哑口无言。她下意识的瞟了瞟御陛两旁的屏风,那后面各有秉笔起居郎正在奋笔疾书,记录皇帝李治的一言一行。
于是,太平公主不敢再多说了,只是侧过了头来无比担忧的看着薛绍。
薛绍淡然道:“殿下不必忧虑。”
太平公主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眉头皱得更紧了。
“真的。”薛绍微微一笑。
太平公主浑身都轻轻的颤了一颤,“薛郎,你还笑得出来你可知千牛讲武会是何等的重大诚然那周季童不敢当众把你杀了或是重伤,但如果众目睽睽之下你被他打倒在地,那可就”
“颜面尽失吗”薛绍呵呵的笑了一笑,“殿下,我现在是一名军人了。”
“军人又怎么了”太平公主咬了咬嘴唇,军人就能不要面子了吗
“军人,当以战斗为天职。”薛绍微笑道,“面对挑战,军人必须予以强力的反击。就算战败,也绝不能退缩;就算阵亡,也绝不能投降”
“我”太平公主几乎气结,“我后悔让你成为千牛备身了”
“胡说”李治再度斥骂了一声,“任命薛绍成为千牛备身,是朕的意思,是朝廷的决议,那能是你的意愿吗”
“陛下恕罪,儿臣失言”太平公主慌忙拜下。左史记言右史记行,皇帝李治都不敢造次,何况是公主
薛绍拱手道:“臣,谢陛下知遇提拔,谢朝廷委以重任。臣一定不辱使命,会做一个称职的千牛备身。”
“太平,你真该多学一学薛绍。身为帝国公主,你的眼量与器局能不能放大一点,怎能只盯着一人一事呢”李治说道,“能够做到六品千牛的,都是名门望族的仕家子弟,谁不是出身高贵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个个自命不凡但正因为有了千牛讲武,他们每一天都要刻苦练武专于精进。如若不然,他在卫府之内根本就没有立锥之地,也随时有可能被淘汰免职。奉宸卫内部尚武成风、竞争激烈,千牛将士也从来都是最精锐、最勇猛的。那些想到奉宸卫里来混个千牛出身的贵族子弟,事先也得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份才能与身手。”
太平公主无言以对,李治的最后一句话,明显是说给她和薛绍来听的。言下之意,千牛备身一职绝对容不得滥竽充数,能行便行,不行走人。
“陛下,臣会证明自己的。”薛绍拱了拱手,淡然道。
“很好。”李治点了点头,“薛绍,有件事情你可能不知道。朕现在告诉你。”
薛绍好奇的眨了眨眼睛,“还请陛下明示”
李治说道:“你可知,当年你父亲就曾是左奉宸卫将军”
“啊”薛绍和太平公主都同时吃了一惊。
李治悠然的叹息了一声,说道:“时光荏苒哪,转眼十七年过去了。那是麟德元年,朕亲手下敕封你父亲驸马都尉薛瓘,为左奉宸卫将军,让他成为朕的御前禁卫大将。”
“臣,还真是不知道这件事情”薛绍点了点头,麟德元年,那不就是我们举家被贬废房州的年份吗如此说来我父亲的左奉宸卫将军可能屁股都没有坐热,就被罢官贬废了
“那时候你大概只有三四岁,怎能知道这些”李治说道,“你父亲上任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定下了千牛讲武的规矩。当时,朕和皇后亲临了第一次千牛讲武会,对他此举颇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