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2 / 2)
很快,袁绍公孙瓒等人的人头,就挂上了长安城的城楼,外面袁绍公孙瓒的余部看了,放声大哭。
张郃,田楷,公孙越等人,纠集大军,开始攻城。
本来,袁绍和公孙瓒两人,是不会攻城的。但是,现在他二人已经死了,外面的人,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哪里还管得了这么多,他们此时只想着报仇。
秦真并不怕他们来攻。外面的人,主将已经损失了大半,实力也已经锐减,这个时候,他们哪里还有能力,跟秦真对抗。
况且城墙高耸,就是袁绍公孙瓒在时,以他们全盛的兵力,都不一定能轻易攻击得下。
现在他们联军的实力,十成还不到两城,秦真岂会怕他们
张郃他们前来攻城,被城墙上一阵弓箭,强行压制了下去。死伤惨重。
连攻几回,都是无功而返,秦真还趁他们士气松懈的时候,派贾探春领兵出去,对他们冲杀了一阵。联军又是死伤盈野。
袁绍公孙瓒一死,秦真就知道,京城之围,已经解了,张郃公孙越这些人,必不能长久在京城这里支持。他们早晚是要退的。
现在他们只要谨守住城防就好。然后,抽冷子再对袁绍公孙瓒的联军,进行攻击。
如此慢慢消耗他们的力量,过不两日,他们必会退兵。
晚间,徐晃回来了,秦真让贾探春去给徐晃安排一个职位。
秦真此刻就是需要一些能够领兵的将才,徐晃就是这样的人选。贾探春知道秦真的意思。她也知道徐晃的才能。
想必,她还是能给徐晃适当的安排的。
两日后,小兵来报:“镇国公,城外贼兵,正在退却。我军要如何”
张济道:“不若让徐晃领兵出击,追杀尔等。必可大胜,重创贼兵。”
张济的意思,是要徐晃杀贼,一者看看他的能力,再者,让他无路可退。
秦真并不答话,转而询问徐晃:“徐将军以为如何。”
徐晃说道:“城外的兵马,此时士气低落,镇国公如果想要击败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动兵,又何必要在此时”
“而镇国公一直以来,却都是按兵不动,因此,末将以为,镇国公只怕是对他们,别有打算。”
秦真嘿嘿一笑,说道:“徐将军果然是个人才。好了,就让他们这些人去吧天下,还需要他们去替皇帝打出来呢大家现在,总算是可以轻松一阵子了。”
张济对秦真的决定,一阵愕然。
不过,反正对秦真行事,张济一向都看不透。那么,这次不懂,也算正常。他还是只要听从命令就好。其它的,不必多想。
因此,张济对此事,也没有执着。
第一百三十三章 国公从此逍遥
城外乱兵退去,皇帝心中大喜。
“镇国公运筹帷幄,真有大将之风,我刘氏汉家天下,全赖镇国公得以保存,镇国公真乃朕之福星也。”
都城一战,大涨了皇家威名,此后,各地诸侯,必将收敛一些。皇帝的旨意,在各州通行,恐怕也没人再敢轻视。
皇家的威风,被打出来了,皇帝如何不高兴
这一战,袁绍公孙瓒授首,天下必将震动。这一点,皇帝还是能够想到的。
而皇家力量,有如此恐怖,天下各州蠢蠢欲动的诸侯,以后谁还敢轻易地反抗皇命
刘协也是看出了这一战的深远影响,所以,对秦真大加褒奖。
但秦真却并不这么乐观。
杀了袁绍公孙瓒,这两部的人马,从此就与他们结仇了。
益州幽州,特别是益州刘焉,早已经是称霸一方的人物。就是袁绍在时,这一州也视天子如无物。已经是自立为王了。
这两州,都是天子管不到的地方。
还有袁术,曹操,江东豪杰那一票人,都是不甘久居人下之人,这些人,早晚还是会反的。
而他们这方的力量,却并不算是强大。京城这一战,靠的全是系统的力量。
而秦真的那个系统,虽然威力巨大,但是却是受空间掣肘严重,他不可以随时随地,都动用那个系统的能力。
而抛去这个系统,秦真还有啥
薛宝钗她们这些人的武将身份,他倒是随时都可以动用的。但是,她们这些人,只是武力值高强而已。
真正说其他排兵布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那些能力,她们都没有经受过战争的检验,真的有如何的威力,这个却还是未知。
所以,他们现在真正的实力,到底如何,还难说得很。
如果就是靠着这些人,他们就能平定天下,秦真以为,难度非小,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可能。
所以,他们还得徐养兵力,以待时机。
皇帝现在就这么高兴,可谓是高兴得还有点儿太早了。
不过,这个时候,秦真当然也不会去打断皇帝的兴头。难得皇帝这么高兴,他为什么要去和皇帝过不去呢
秦真说道:“这些都是微臣分内之事,为陛下解忧,可不正是我们这些臣子所应该做的事吗”
刘协叹道:“难得镇国公这么赤胆忠心,若是天下其他臣子,也都如镇国公这般,那我汉家江山,岂不是早就如铁桶一般。可悲可叹,又复可恨。”
皇帝对天下的形势,又是发了一通感慨。
秦真说道:“陛下有着这么多的臣子,有太尉杨彪的威望,有国舅董承的忠心,还有侍中胡邈的才干。如此种种,人才济济,想要复兴国势,指日可待,陛下何必忧虑。”
他这个时候,当然是只会捡好听的说,安慰皇帝。
皇帝叹道:“镇国公也不需要安慰朕,朕其实哪里会不知道,国事稠唐,收拾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是朕被压制得久了,今日有此一役,大壮天子的声威,朕心里高兴罢了。容朕也宽心一会儿。”
看来,皇帝也是知道时事艰难啊
杨彪等人听到秦真和皇帝的对话,只有摇头苦笑。国家疲弱至此,哪里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够复兴得起来的
今后他们这些人。可还是要尽躬竭力,死而后已呢
不过,身为皇帝的臣子,这一切,也是他们必须要做的。以前朝中混乱,他们无法各行其事。如今秦真把朝中各种势力,都是廓清。
此后,他们在皇帝的领导下,如果能够畅行其政,不受阻碍。那么,他们也许差不多还能把这个老弱的帝国,给扶持起来。
杨彪自信他们这些人,能力还是有的,只要没有武人乱国,政治清平,他们这些人大展拳脚,不出个三五七年,国家兴盛,不在话下。
虽然这样,他们这些人会苦点累点,但是为了天下苍生,他们还是值得的。
他们这些老臣,兼怀天下之心,还是有的。并不是每一个,都是尸位素餐之辈。
可是这一切的源头,还是秦真啊。如果没有秦真廓清妖氛,还政权于皇帝,他们还不知道眼前这个烂摊子,要怎么收拾呢
镇国公,果然是镇国之臣。杨彪等一批老臣,对秦真还是心中感念的。
而秦真这个镇国公,此时除了这些军事上的事情,他被逼无奈,只得过问之外,其他的事情,他就不闻不问了。
都城之战,杀了袁绍这几个人,海内震动,皇帝这里,分派各部大臣,积极准备农桑经贸之事。
这些事情,纷繁复杂,以秦真的视角,他觉得让自己头疼,就不准备参与了。就让皇帝自家的臣子们去做吧
本来镇国公,也不是官,只是爵,是没有具体的国家各项事情的管理权的。他也乐得清闲。
这样,静下来无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