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0(2 / 2)
关嘉泽挠挠头:“我可没有这么多钱。”
“等京城的茶馆和书铺做起来,分红的钱你别花,攒上几年,就有钱建园子了。”杜锦宁又给他勾画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关嘉泽却道:“不用攒,我去了京城也做点生意。等我赚够了银子,我就找你。”
杜锦宁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以前关嘉泽可是对赚钱不感兴趣的,如今果真是不一样了。
她道:“你去了京城,有什么都可以写信回来跟我们说。要是日子不开心,你就回来。反正乡试你总要回来考的,就当提前回来好了。”
“嗯。”关嘉泽点点头,扫了几人一眼,“可不许忘记我。别到时候我回来,你们都跟新朋友玩,不要我这个老朋友了。”
“放心吧。”杜锦宁拍了拍他的肩。
齐慕远也拍了拍他,便是梁先宽也过来拍了他一下。
关嘉泽鼻子酸酸的,不过比起之前的惶恐,他现在内心强大了许多,这种舍不得的情绪便很快就过去了。
好朋友是要做一辈子的,短暂的分离,是为了以后更长久的厮守。
他们在这里逛园子,贡院里,陆九渊他们已将试卷都改出来了。
覆试的试卷依旧是弥封抄录过的,他们这一次是完全不知道这些试卷是谁做的,只能依照上面答题的情况进行评判。将成绩都登记出来交给官兵。
直到这时候,他们才开始给两场考试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第一场考试要比第二场重要得多,名次主要还是以第一场的成绩来排。但第二场的成绩对名次也有影响。比如初场时取得第一名的杜锦宁,如果她覆初时得零分,即便院试能让她过,但名次就得排到四五十名去了。
直到这时,陆九渊他们才看到杜锦宁覆试时的成绩,赫然是满分。
“啊呀,这个杜锦宁了不得啊,覆试几道题竟然全都做对了。等出去之后,我一定要见见这个考生。”彭士诚道。
陆九渊抚着胡子,点了点头:“可不是。不光是他,还有这个齐慕远也是很了不起的。文章写得好,一针见血,直指核心。这覆试亦是全对。要不是有杜锦宁珠玉在前,他完全可以做案首。”
“那就仍取他为第二。”史修建议道。
陆九渊点了点头,在齐慕远后面写了个“第二”。
“这个”三个人看着祁思煜的名字,都沉默不语。
初试时的第三名,确实是祁思煜凭真本事拿到的。到底是祁元道教出来的孩子,文章写得不错。只是这覆试就差一些了。律法题答了两题,这两题答得还不是全对;算学对了一题。
这样的覆试成绩,到底要不要把他挪到第四名去呢
大家都把目光移到了第四名。
第四名叫周致,文章写得不错,并不比祁思煜差,只不过大家当时下意识里还是取了祁思煜为第三名。
而现在这个周致覆试的成绩至少比祁思煜好,律法题和算学都对了两题,礼法题都对了。按理自然是应该把周致提到第三名来,把祁思煜挪下去。
只是,这第三名和第四名却是有区别的。
因为院试与乡试之间,还有一个科试。科试是在乡试前进行,是取得参加乡试资格的一个考试。院试前三名,是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不必参加科试的。这对考生而言,自然就十分重要了。
另外,院试前三名是用红纸另外张榜的,与后面四十七名不在一个榜单,这也是一种特殊的荣耀。
第414章 府案首
第一场他们把祁思煜取为第三名,就已经得罪祁家了,但赵良还不会对他们有什么不满。毕竟这也是为他避嫌了。但如果把祁思煜挪到第四去,估计赵良都要对他们不满了。
挪,还是不挪
三个人盯着那两个名字,久久不语。
“陆公,这件事,还得你自己拿主意。”史修出声道。
毕竟陆九渊才是赵良邀请来的主考官,他跟彭士诚仅仅是幕友。如果把祁思煜取为第四名,这对他们俩还没多大影响,但陆九渊怕是要被祁元道和赵良埋怨上了。
陆九渊一咬牙,直接在祁思煜名下写了个“第四”,在周致名下写了个“第三”。
史修与彭士诚见了,都赞同地点了点头。
凭良心办事,但求问心无愧。如此而已。
把这两个调整好,下面的就好调了。反正他们也不认识谁,只凭成绩说话。有些人凭着覆试提高了名次,进入到了前五十名;有的初试成绩还行,覆试不行,被挪到了五十名外,名落孙山。
将名次调整好,三人将名单抄录了一遍,交给了都尉。
都螱核实无误后,再次将名单交给了赵良,由赵良派人张榜公布。
赵良看到祁思煜被取了第四名,没有说什么,直接吩咐自己的师爷将其抄了,张贴出去。
江北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看榜,他已要贡院门前守了一天了,连中午饭都舍不得回去吃,就买了两个包子塞肚子。跟他一样行径的还有不少人。其中一个别家的小厮还跟江北成了朋友,两人一面等一面聊天,时间也过得快些。
“咦,你看,那是不是差役”那个叫小义的小厮眼尖地朝贡院门口一指。
江北反应贼快,起身就窜了出去,身手矫健地窜到了平时张榜的位置,牢牢占据了一个最有利的位置。小义慢了一拍,等他反应过来也打算过去的时候,身边呼啦啦围上了一群人,差点把小义挤倒。
“过来。”江北十分讲义气地伸出手来,一把将他拉进了里面。
“多谢江大哥。”小义感激地笑道。
“让一让,让一让。”差役一见连声喊道。
大家急着看榜,倒也利索,直接给差役让出了一条通道来。待差役走进去,那种通道立刻自动合上,严丝合缝。
刷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