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6(2 / 2)
“娘这是要去小三房”杜景德道。
“也许吧。”杜锦程若有所思。
看到来来往往的行人都望着他们手里提着的大包小包,他回过神道:“咱们快走吧,东西沉死了。”
杜锦德这才觉得手累的不行,赶紧快步朝前走。
张氏那头,催着骡车紧赶慢赶,终于看到了前面的那辆马车,上面还有关府的标志,看来是没跟错。她便让骡车车夫放慢了车速,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
看到马车到了书院门口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往前面走,张氏松了一口气,吩咐车夫道:“走慢些,我有些头晕。你一直朝前走就是,我要去书院里的庄子看亲戚。一会儿我多给你两文钱车钱。”
车夫一听很是高兴,立刻把车速降了下来。
先前是大路,人来车往的;过了书院后骡车又离得远,关家的车夫并未注意到身后有人跟着,照着杜锦宁的吩咐,把车直接赶到杜家门口,这才停了下来。
张氏却没敢叫车夫把骡车驶进去,到了庄子口就下了车给了钱,打发骡车回去,自己一个人提着东西朝前走。走一段看到人就打听新搬家的杜家住在哪里,在那人的指引下,找到了小三房的新居。
此时的杜家,陈氏被关嘉泽和关嘉玉的到来吓了一跳,忙把两人迎进屋里,叫杜方蕙烧水,将董婶儿给的茶叶泡上,再拿出一碟子豆干和刚买了准备过年用的花生瓜子拿出来摆上,笑道:“我们庄户人家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只有一些自己家做的豆干,炒的一些花生瓜子,还算干净。两位关少爷不要嫌弃。”
说着,她的目光就落到了关嘉玉身上。
关嘉玉还只是个女童,并没有什么很明显的女性特征,此时又做男童打扮,不仔细看的话根本辨认不出来。但陈氏还是敏感地感觉到了一种违和感,总觉得关嘉玉不像是男孩子。待得她眼尖地看到了关嘉玉耳垂上的耳洞,心里才确定下来。
果然是女孩子。
她心下一动,目光落到杜锦宁身上。
幸亏杜锦宁打出生起就被当作男孩子养,便是她自己都没有自己是女孩儿的意识,这才这么多年没有露馅,否则,不知会惹出多少麻烦来。
“伯母快别这么说,你家的豆干好吃着呢。想来您也知道,我们一起合伙开了一家茶馆,现如今茶馆里的豆干,那是最受欢迎的小食了,每天都供不应求呢。”关嘉泽笑道。
作为世家子弟,这种应酬的礼节他还是应对得游刃有余的,而且他说的也是事实。
因着去茶馆里听书的绝大多数都是中老年男子,这些人对甜食都不怎么感兴趣,倒是对咸口的小食情有独钟,所以杜家的豆干在茶馆里最受欢迎。昨日杜家提供的量已不少了,本来是预备着卖上两三日的,却不想没到最后一场说书,豆干就卖完了。庄越立刻叫了赵大虎过来传话,叫今日多做些。
听得关嘉泽夸自家的豆干,再想想这两日卖豆干得的钱,陈氏便笑得合不拢嘴,指着桌上的豆干道:“这是新做的,刚出锅呢。你既说好,就多吃点。”
说着又招呼关嘉玉:“玉哥儿也吃些。”
关嘉玉从来没有来过这种庄户人家,进来之后对什么都好奇。桌上的小食,她不感兴趣,倒是对院子里种的菜充满好奇,问陈氏道:“伯母,我能在你们家院子里走走吗”
“没问题,你随意。就只是院子里不干净,看脏了你的鞋袜。”陈氏道。
杜家母女几个都是爱干净的人,以前在老宅,牛氏因着张氏嫌弃鸡鸭脏,就把牲畜养到别人家去。现如今陈氏当了家,有了自家的院子,自然也不愿意让家里脏着。再加上院里还种了菜,生怕被鸡啄了,便在院子后头围了一小块地方,把从董婶家捉来的小鸡崽儿都养在了那里。
所以杜家院子里,农村最常见的满院子鸡屎是不存在的。陈氏这样说,也不过是想着有钱人家那青砖铺就的地面,自己这泥地自是没法比。
“不打紧的,我没那么讲究。”关嘉玉笑道。
见她圆圆的小脸上一笑两个酒窝,大眼睛弯成月牙儿,十分可爱,为人又这般懂事,不嫌弃杜家穷,陈氏顿时对她喜欢得不得了,笑道:“那便随意看。”
关嘉玉便起身,从屋里出来,走到院子里看那一畦畦的菜地。这里有些菜是宅子原主人留下的,杜家搬来后,拔了些菜吃,又种上一些。那些撒了种子的地里此时刚刚冒出芽儿,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泥土之上,又关嘉玉十分好奇,指着问杜锦宁那是什么。
看了菜园子,听见小鸡崽儿的叫声,她又循着声音就往后头走,不一会儿就看到一群淡黄色的毛茸茸的生物。关嘉玉顿时兴奋地大叫起来:“杜哥哥,这是什么”
妹妹从屋里出来,关嘉泽不放心,自然得跟着。此时杜锦宁便和关嘉泽跟在关嘉玉后头。
听得关嘉玉的问话,杜锦宁有些无语,转头问关嘉泽道:“你说是什么”
第163章 来意
关嘉泽仔细看了看,想了想,摇了摇头。
杜锦宁无语,正要说话,忽听院门外有个怯怯的声音响起:“请问,这里是杜家吗”
杜锦宁转头一看,看到张氏,她的眸子立刻沉了下来。
关嘉玉平素里总是被母亲关在宅子里,除了族里的那些个亲戚,很少见外人。此时见到一个穿着绸缎长袄的妇人站在门口,她眨巴了一下大眼睛,好奇地问杜锦宁:“杜哥哥,这是谁呀你家亲戚”
此时陈氏已闻声走了出来,看到张氏,她的脸色也不大好看。她实在是不愿意跟老宅那边的人再有什么牵扯。
听到关嘉玉的问话,她只得按捺满心头的抗拒,招呼张氏道:“大嫂,你来了请屋里坐吧。”
张氏之所以跟着马车过来,就是想着现如今放假了,关家少爷往这边来,想来不会是去书院,定然是到杜家来做客的。而当着关家少爷的面,杜锦宁和陈氏总不会把她这大伯母赶出去吧趁着这个机会缓和一下关系,往后也好走动。
所以她才厚着脸皮来了。
见陈氏果真如自己预料的那般,不好拉下脸来,她心下一松,当即笑道:“这不快过年了,我想着你们搬出来了,也不知过得怎么样,年货备上了没有,所以过来看看。”
说着,她转脸朝杜锦宁笑道:“宁哥儿,你如今可好”又好像刚发现关嘉泽兄妹俩一样,“啊呀,你们今日有客人呀我来得不巧。”她犹豫了一下,“要不,我下回再来”
就算明知道张氏打的什么主意,陈氏也不好就这样让她回去。否则关家的那两兄妹会如何看待她们杜家人呢要说她们现在过得好了,就不认亲戚了,那杜锦宁在山长面前的印象岂不大打折扣
再说,如果张氏真要没脸没皮的凑上来,今儿个来和明儿个来又有什么区别
该说的话,总得找个机会说清楚。
她笑道:“没事,这是宁哥儿的同窗,放假过来玩的,他们有宁哥儿陪着就成。大嫂你进屋里来坐吧。”
张氏就猜到陈氏会是这么个态度。
她跟着陈氏进了门,便看到桌上摆放的茶水和豆干等物,她顿了顿,笑道:“刚才门外有一个,应该是关家的少爷吧我跟程哥儿在街上遇到过他一次,程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