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6(2 / 2)
只是如今云瑶一改原先的想法,一力的让女儿留在京城,这让康熙没有想到,不过见云瑶为此如此忧虑,也担心云瑶有孕伤神,还是准备随了云瑶的意愿。
康熙只以为云瑶最近是受了怀孕的影响,心思敏感了很多,所以不愿让女儿远离身边,不过纵然康熙脑洞开的再大,也绝不会想到云瑶担忧的竟然是茉雅琦和乌希哈嫁到蒙古的身体问题。
云瑶也不觉得自己的担心是杞人忧天,康熙很是长寿,儿子长成的也都有长寿之象,只有康熙膝下的公主,大都英年早逝,没有太多长寿的,好似被诅咒了一般。即使茉雅琦他们身子康健,云瑶也不敢赌那个可能,当然这些云瑶是不能和康熙说的,康熙也不会知道。
不过既然康熙心里下了决定,就叹了口气对吴禄道:“茉雅琦他们也是朕的女儿,云瑶不舍他们离开,朕又何尝舍得即是如此,朕也就把茉雅琦他们留在京城好了,只是这事还得细细谋划。”
吴禄听到康熙同意,心中也是一喜,但是听到康熙最后半句话,心中也沉重了不少,是啊,这事并不好办啊
说起来云瑶自认提供了一个好办法给自己阿玛,但实际上,云瑶根本不知道,她所谓的这个折中的办法,反而是对她自己伤害最大的。
也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吴禄才会对此事一再斟酌,吴禄虽不知道云瑶为何没有想到这一点,或者说故意忽略了这一点,但是作为阿玛,吴禄自然要为自己的女儿考虑周全的。
让吴禄也庆幸的是,眼前的皇上也为自己女儿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这么苦心积虑的为女儿考虑,还找自己过来商议,以图找到一个万全之策。
不过万幸的是,吴禄调查了很多情况,发现云瑶的这个想法竟然还有很大的实施余地,甚至计划的好的话,也能一举两得,让云瑶和太子也能因此而受益。
只是吴禄的想法需要得到康熙的认同,才可实施,本来吴禄还担心康熙会不同意自己的想法,但是见到皇上对皇后情深义重,心中也放下了顾虑,把自己的想法向康熙一一道来。
第五百二十二章 常宁态度
其实关于云瑶从前世乾隆嫡女固伦和敬公主身上得到灵感,意图让康熙同意让女儿女婿留在京中的事情,并非云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尤其是康熙和乾隆两朝蒙古的势力也不可同日而语。云瑶只知道乾隆为了最疼爱的嫡女,不想嫡女远嫁,但也碍于祖训的原因,费尽心力只能给女儿选一个蒙古出身的驸马,然后让女儿女婿留驻京师。
可实际上,这所谓的祖训,恰恰是前世康熙留下来的,没错,若是没有云瑶的蝴蝶,康熙会在太皇太后的影响下,把自己大部分女儿都嫁到蒙古,然后也只有少数女儿得以寿终正寝,再加上那时蒙古几乎已经衰落,嫁到蒙古那里并不能得到什么政治利益,所以疼爱女儿的乾隆自然不愿女儿远嫁。
只是当时乾隆既然标榜以孝治天下,自然不能把康熙雍正两朝和蒙古结亲的事情抛在脑后。不过乾隆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将蒙古一些出身不错,秉性良好,又不是亲王郡王世子这样身份的少年挑选出来不少,然后将其带回宫中和皇子一同读书,这对蒙古而言自然是恩典。
就算谁都看得出这是乾隆帝在打擦边球,想要从这些人眼里挑选驸马,蒙古之人也只能忍气吞声,而且乾隆也有分寸,挑选的都不是各家的继承人,而是嫡出二子三子什么的,蒙古那些当权人自然明白这对自己的嫡出二子三子也有很大的好处,就没拒绝。
就这样乾隆才在这些人中费心挑选到了博尔济吉特色布腾巴勒珠尔,他九岁时就被乾隆抚养宫中和皇子们一起读书,封为辅国公乾隆还特意培养女儿和色布腾巴勒珠尔之间的感情,诸皇子对色布腾巴勒珠尔也都很是亲近,后来等乾隆嫡女长成之后,乾隆为二人赐婚,为自己的嫡女在京城兴建固伦公主府,然后才顺理成章地下令让这夫妻二人留驻京师,对于这种结果,朝堂和蒙古中人都心平气和的接受了,但这也是乾隆为嫡女谋算多年的结果。
可以说色布腾巴勒珠尔名为蒙古人,但他从小在乾隆的安排下在京中长大,与满人无异,也就是说他除了蒙古人的一层皮外,其他的和满人差距不大,这样一来也考虑了嫡女的性子,可谓是十分周全了。
当然如今云瑶的两个女儿情况不同,先说乌希哈,她是云瑶养女,本是恭亲王常宁亲女,这种情况下谁都知道乌希哈嫁往蒙古是必然的事情,毕竟只是养女而已。
更为麻烦的是茉雅琦,茉雅琦和太子胤礽乃是龙凤胎,早在茉雅琦年幼时就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经开始觊觎茉雅琦了,谁都知道,作为现任皇帝的嫡女,下一任皇帝的同胞姐妹,要是谁娶了她那就真是天上掉馅饼了。
茉雅琦的身份就是他们和朝廷的重要的纽带,就像当年的科尔沁,因为顺治继位,科尔沁即使多是因为联姻得了众多人脉,才在蒙古草原上有了诺大的地位,可因为孝庄太后和顺治身上的蒙古血脉,科尔沁在蒙古草原上一直屹立不倒,还能背靠朝廷对蒙古其他部落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也有不少人想效仿当初的科尔沁,可问题是康熙已经对蒙古女子有了警惕,不肯让他们蒙古女子入宫。这些蒙古各个部落只能退而求其次,想要求取公主以达成目的。
所以如今乌希哈和茉雅琦早就被人盯上了,尤其是随着太子也已经结婚生子,乌希哈和茉雅琦自然也耽搁不下去了。早有不少人一直在蠢蠢欲动。
所以一开始康熙提出不想让女儿嫁到蒙古也是因为觉得,最近蒙古的人似乎太过嚣张了,甚至那些和蒙古联络有亲的宗室大臣们,对康熙的提议很是反对,这种人担心的和吴禄根本不一样,他们纯粹是得了蒙古那边的好处,才坚定反对康熙不把公主嫁到蒙古。和吴禄等人的担心根本不同,吴禄纯粹是为大局考虑,关于这一点康熙和吴禄都很清楚。
其实康熙一开始的打算是,把乌希哈远嫁蒙古,茉雅琦留在京城的,可是康熙也知道自己这么做太容易让人非议,再加上云瑶对乌希哈的感情也不必茉雅琦差多少,康熙只能打消了这个打算。
如今也正是因为云瑶的意愿,康熙心中顾虑多了不少,才把吴禄召来商量此事。尤其是关于云瑶想让两个公主嫁给身份没有太大妨碍的蒙古人,进而取得留驻京师的想法,让康熙很是头疼。
从茉雅琦和乌希哈的身份而言,他们根本不能嫁给身份太低的蒙古人,只能从那些蒙古王公的继承人里边想,特别是茉雅琦,她身为康熙膝下身份最尊贵的公主,若是嫁的不好,康熙担心不仅茉雅琦他们会受人议论,将来茉雅琦也受不了被人奚落进而埋怨自己还有云瑶,可若是驸马身份太高,康熙又担心蒙古人不愿意,可谓是两难。
其实若是康熙不担心云瑶和茉雅琦怨恨的话,利用这个建议,可以想到很多办法分化如今的蒙古,进而加强自己的统治,可康熙心中终究是有挂念的,不肯这么做,他已经不是云瑶前世记忆里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了,云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