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1(2 / 2)
康熙又看了一眼云瑶,继续问道:“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云瑶很快又道:“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
云瑶看着康熙的眼神十分自信,让康熙不禁对云瑶更加期待起来。
康熙又问道:“爱妃可知道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话是何意”
云瑶仍然是没有一丝犹豫的说道:“这是先贤孔子的话,意思是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寻找隐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康熙合上了书本,不再说话,而云瑶有些疑惑的问道:“皇上,可是臣妾哪里说错了”
康熙听见云瑶问话,便笑着对云瑶说道:“爱妃没有说错,朕只是觉得不用问爱妃了,朕觉得爱妃若是男儿,绝对是朝堂的栋梁之才”
云瑶听见康熙的夸赞有些害羞的说道:“皇上太过夸耀臣妾了,臣妾若是没有生为女儿,今日臣妾就见不到皇上,为皇上生儿育女了”
康熙闻言十分感动,对云瑶说道:“爱妃说的是,爱妃若是男儿身,朕就见不到爱妃了”
康熙如此深情,让云瑶几乎沉溺在康熙怀里,不过云瑶终究还是记得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是个帝王,不敢过分相信他的深情。
云瑶的情绪很快就恢复过来,对康熙说道:“皇上,臣妾如今是女儿身,又已经入了皇上的后宫,皇上就不必想那些还未发生的事,免得伤神。”
康熙闻言哑然一笑,康熙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沉浸到那样的情景之中不可自拔,不过康熙也因此知道自己对昭嫔的感情不光是之前那样,至少康熙不希望云瑶会离开他身边,康熙想到这种场景就心疼的无以复加。
康熙见云瑶脸上有些担忧的样子,不禁安慰道:“朕并未伤神,爱妃不必担忧。”
康熙的话让云瑶也放下了心中的担忧,不过还是有些不放心的说道:“皇上,恕臣妾逾越,臣妾愿皇上朝政繁忙之余也要多多保养身体,皇上的脸色现在就不怎么好,就算皇上真的十分繁忙,臣妾也希望皇上在臣妾宫里能够放松心神,没有那么多的烦忧。”
康熙对云瑶的劝谏没有什么怒色,其实若不是康熙如今将云瑶当做将来的皇后,云瑶的话就是真的算得上逾越,不过康熙的心思已定,对于云瑶的言行也宽恕了许多。
而且云瑶的话对康熙的影响甚大,在宫里能够对康熙说这些话的人,除了太皇太后,也只有皇后和钮祜禄妃。
不过太皇太后退居慈宁宫,皇后形同被废,钮妃又因为想要皇后之位,事事谨小慎微,自然不会对康熙这么说,所以云瑶竟然是这段时间唯一对康熙说出这些关心之语的人。
康熙这一刻也将云瑶视为他将来并肩而立的那个人,并不仅仅是皇后。
第二百四十八章 额娘入宫
翌日一早,云瑶天刚刚亮就醒了过来,然后云瑶就有些睡不着了。
云瑶也就唤来了彩玉说道:“彩玉,服侍本宫起身”
彩玉看见云瑶今日竟然起了这么早心里还有些诧异,不过想到今日是太太进宫的日子,也就不觉得云瑶的举动奇怪了。彩玉知道云瑶心急着见到马佳氏,所以手脚很是麻利,很快云瑶就被装扮好了。
而云瑶用过早膳之后,就一直端坐在榻上,神色焦急的问道:“彩玉,额娘怎么还没有来啊”
彩玉听了忍不住安慰云瑶,“娘娘,太太这次进宫规矩颇为繁琐,不过皇上已经说过太太进宫之后并不用去拜见太皇太后以及皇后,所以娘娘不必担心,太太很快就会过来的”
彩玉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上也有一抹喜色,在这宫里,没有那个宫妃的亲人进宫时不需要拜见太皇太后以及皇后的,彩玉对太皇太后不敢有什么编排,可是见皇上也不让皇后被太太拜见,彩玉也是与有荣焉。
要知道即使是钮祜禄妃,她的嫡母入宫时也没有这个待遇,当然钮祜禄妃也不在意嫡母在宫中跪来跪去,到皇后身边请安。毕竟那又不是钮妃的亲生额娘。
云瑶听见彩玉的安慰心里也好受了点,也发觉出了彩玉语气里的自得,不过云瑶此时没有兴趣教导彩玉保持低调的意思。
而且云瑶觉得此事未尝不是皇上对后宫中的人发出的一个信号,以此来巩固她在后宫之中的地位。那云瑶就不会违逆康熙的意思,好好地在后宫中立一次威。
当然云瑶也不会为了自己在康熙面前表示谦虚,而让额娘在宫中受苦,毕竟额娘年纪也不小了,进一次宫都要大动干戈,昨日康熙亲自开口说让云瑶额娘不必拜见太皇太后以及皇后,云瑶自然是直接答应。
当然云瑶也知道轻重,要不是确定康熙不会再让赫舍里氏东山再起,云瑶绝不会让额娘这么做。要知道康熙并不是个大度的人,若是哪天康熙突然又对赫舍里氏心软,那如今云瑶额娘今日的举动在康熙眼里就变成了藐视皇后的罪名。
但是如今赫舍里皇后已经不可能死灰复燃,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