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7(2 / 2)
他的手却收得更紧,宽大的衣袖垂落下来,掩去了二人相握的手。沈紫言借着看风景的功夫飞快向后睃了一眼,见跟着的墨书等人神色如常,站在十步开外,眉眼微垂,似乎什么也没有看见一般,顿时松了一口气。
也就任由杜怀瑾一路牵着自己到了福王妃的院子,要进门时用力挣了挣,只是挣不脱。沈紫言心里一急,趁着还未进门,瞪了他一眼,又示意他松开自己的手,杜怀瑾却是一副浑然不觉的模样,直接无视了沈紫言的气急。然而微微上扬的嘴角还是泄露了他的心事。
沈紫言强忍着才没有抚额,努力站直了身子,既然无法挣脱,那就不能叫福王妃看出什么岔子来。哪知随着帘子被撩开的一瞬,他居然松开了她的手,让沈紫言长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觉得隐隐一阵失落,还未等她细想想这是什么缘故,杜怀瑾已说道:“娘,我出去一趟。”
福王妃微微颔首,望着他的眼里满是怜惜,低声嘱咐:“早去早回。”杜怀瑾应了一声,大步走了出去。天青色的身影消失在沈紫言眼中,竟叫她一时有些怅惘。又坐了一阵,晚间没有收到杜怀瑾的消息,却惊闻太后娘娘身边的内侍来了。
婆媳二人对看了一眼,沈紫言立刻就扶着福王妃走了出去。来报信的却不是方宫女,而是一个面生的内侍,穿着祥云镶边的宫服,福王妃也对此人不大熟悉,但还是问道:“也不知公公怎生称呼”
那内侍十分恭谨的说道:“奴才贱名,不足挂齿,只是太后娘娘来让奴才和您说一声,皇后娘娘薨了”
皇后娘娘死了
沈紫言被惊得说不出话来,定定的看着福王妃,“娘”福王妃显然也是吃惊不浅,一时之间惊疑不定,打赏了来报信的内室二十两银子,命林妈妈送了出去。沈紫言一瞬之间脑海里转过千百个念头,过了好一阵才整理好自己纷乱的思绪,望向福王妃的神色有了几分郑重。
第165章 交锋四
福王妃想来也是被这个消息惊得不轻,嘴角嗫嚅了半晌,说不出话来。
沈紫言却觉得这事处处透着诡异,前几日见着皇后娘娘时,说话中气十足,气色也好,要说是突然暴病而亡,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信之处。若是给皇帝殉情,似乎也不大像,毕竟帝后感情冷淡,在世人眼中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再说一个趁着皇帝病重从中谋权的皇后娘娘,沈紫言可不相信她当真对皇帝有什么至死不渝的情怀。
自杀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一个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往上爬的人,怎么可能突然之间放弃生命。想来想去都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皇后娘娘,是被人杀死的。
可是在深宫之中,暗中毒死一两个不得宠的妃嫔就罢了,可死的却是一国之母皇后娘娘。这事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想要在皇宫内害死一个人容易,可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死皇后娘娘,也是十分艰难的事情。毕竟皇后娘娘不是一般的人,身为一国之母,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一旦追究起来,凡是涉及在其中的人,都难逃一劫。
除非,杀死皇后娘娘的人有把握自己不会被牵连在其中,或者,有能力将此事压制下去。能保证不会有人追究此事。
沈紫言就想到了杜怀瑾说起皇后娘娘时那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硬生生打了个寒战,难道是杜怀瑾可是想一想又觉得不像,杜怀瑾手伸得再长,害死皇后娘娘的后果他不会不知道,再说来日方长,杜怀瑾和皇后娘娘又没有深仇大恨,何必非要置人于死地
更何况,害死皇后娘娘,对目前的福王府虽然有利,可也没有非要让她死的理由。正如杜怀瑾所说,失去皇帝庇护的皇后娘娘,就是去了刺的玫瑰花,任谁都能拿捏,为什么非要害死她不可这样想来,幕后黑手就不该是福王府了。
放眼天下,能够做到这件事情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泰王,他谋划多年,只怕皇宫之内有不少他埋下的暗线,他又是决意要谋反的人,即便是害死皇后娘娘的罪名落到他头上,相比起谋反一罪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他自然也就有恃无恐了。
沈紫言想了又想,皇后娘娘现在对泰王还有用吗即便是无用,沈紫言相信以泰王的谨慎,也不会将什么重要的口信告诉皇后娘娘,说来说去,皇后娘娘没有什么智谋,心有余而力不足,泰王也没有什么好忌惮的。
如果排除这几个人的话,那么唯一剩下的,能在皇宫重重护卫之中害死皇后娘娘的,就只有一个人太后娘娘。
沈紫言被自己的念头惊了一跳,方才杜怀瑾所分析的欧阳家族的事情犹在耳边浮起,令她心生出一阵阵寒意。虽然背心沁出了一层冷汗,可是头脑却是格外的清醒。看着眼前的福王妃,还是决定瞒下自己的所想,毕竟福王妃和太后娘娘相处多年,自己若是这样冒冒失失的说了出去,会带来怎样的反应还不知道。
再说,也不过是这么想一想罢了,是否真是太后娘娘还不能肯定
沈紫言不由想起第一次进宫时,太后娘娘身边全是皇后娘娘安插的人,而她与太后娘娘说话都是含糊其辞的情形。是否那时,太后娘娘的忍让,就是包含了无限的杀机
沈紫言光是想一想就觉得头疼,只听正房里一阵衣服摩擦的窸窣声,原来不知何时福王妃已经屏退了众人。沈紫言一个激灵清醒过来,打起精神来听福王妃如何吩咐。“这事发生的这么突然,得知道个大概才好。”福王妃虽然语带惊疑,可口气却坚定不移,“不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都要弄个一清二楚,这样才有应对的法子。”
沈紫言一阵默然。就怕到最后顺藤摸瓜知道了真相,反倒是惹祸上身。
这样想着,忙说道:“娘,您别急,好好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