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 > 分节阅读 97

分节阅读 9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个话说来就长了,一会儿我再跟你详细说。首先我问你一个问题。在目前的条件下,三道河中学的升学率,最高能达到多少”

“今年的学苗好了,复课班我想达到20。明年的应届班,达到30以上”。

“也就是说,即使再努力,还是有绝大部分学生,考不上大学,对不对”

“是的,就是如此”。

“曾校长想没想过,给那些考不上大学的人,找一条出路让他们不用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只跟土坷垃打交道”

“现在已经分田到户,每家每户,其实用不了那么多人种地。这些剩余的劳动力怎么办”

“这个事儿,我还真的想过。那些落榜生,念了那么多书,一旦考不上大学,还真就可惜了,实在不行,就办个农业技术班”

以前学校里也办过农业技术学习班,但不过是走形式而已。其实学生们没学到什么正经技术。

而且方向也不对,只是一些简单的农业技术,在实际中应用也不大。

最致命的缺陷,还是没有脱离把人束缚在土地上的思路。

林驹的实用技术学校的思路,是把将来的学员,赋予他们一技之长,把他们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走入广大的农村和城镇,从事农业以外的产业。

“现在改革开放了,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农村,或者做生意,或者自己干一些手艺活。比如说,我们家照相,这你们也是知道的,这个生意的收入,就非常客观。据我所知,绿江市也就我大哥和老刘家两家在干这个生意”。

“那么,别的地方也需要照相的,对吧但是他们又不会照相,也不知道靠这个能赚到钱。如果我们开办一个学习班,传授他们照相技术,告诉他们怎么做这个买卖,他们学了之后,回家就能照相赚钱”。

“啊,我明白了。你是说,教了人家技术,咱们收他学费,是这个意思不”

“对,就是这个意思。这样一来,学生们虽然没考上好大学,但是学会了一门手艺,这些年的书也没白念。学会了手艺,就可以回去赚钱,也能养活自己和家人,也是一个人才,对不对”

“上大学的,是高级人才,这些会手艺的,就是普通的人才。光有高级人才也不行,社会上还需要大量的普通人才,对不对”

“最主要的是,如果这条路走通了,曾校长,你在风城,绿江,乃至于整个安东省,都是头一份儿,这就是个创举,一定会得到上级的大力支持。那个时候,你就绝不仅仅是个校长,还是个教育家”。

“到那个时候,你就等着领导视察和表扬,三天两头上报纸。那是多么大的荣耀啊。”

“不仅仅如此,还可以通过这个给学校赚钱,将来学校增加校舍,给学生改善伙食,给老师发奖金,不就都有钱了么”

“咱们学生多,又有钱,那个时候,还怕它一种和铜羊中学”

“他们有好老师,咱们花钱把他挖过来。他们给老师发一百块奖金,咱就发二百块。什么时候,咱们都压他们一头,叫他们不能翻身,有个两三年,他们干不过咱们,自己就泄气了。那个时候,咱们的优势就彻底稳定住了”。

“高啊,实在是高。不过,教技术需要老师,也需要校舍,吃喝拉撒什么的,一样也不能少,这都要花钱啊”。

“如果你相信我,这件事情就由我和黄天大来操办。我们是怎么做飞碟买卖的,你多少也应该知道一些。就像以前一样,咱们还是合作,赚了钱,咱们两家分”。

“老师啊,教学设备设施啊,招生啊,都由我来办。你只要做三件事儿就行”。

“哪三件事儿”

“第一,三道河中学出个名义,就像做飞碟生意那样”。

“行,这个没问题”。

“第二件事儿,就是出校舍”。

“哎哟,这个我可办不了。你也知道,学校现在没有地方”。

“学校这里没有,五七干校那里有啊”。

“对啊,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那里的地方可不小,房屋桌椅什么的,都是现成的。只是那里现在不归咱们管啊”。

“曾校长,以你现在的名气和地位,到县里去,把这个地方要过来,他们还能不给你”

“对,我就找他们要去,他们要是不给我,就把他们的亲戚,从三道河撵出去,爱上哪念书上哪念去”。

这就有些不讲究了吧。

“不至于那么严重,反正那个地方闲着也是闲着,给了咱们,他们还甩开了一个包袱,顺便送你个人情”。

“这样,你明天拿出个计划出来,我跟钱主任好好研究一下,我觉得这个事儿行。还有第三件事儿呢”

“第三件事嘛,就是等着数钱啦”。

“哈哈哈好,我就等着数钱啦。林老师,你说我怎么就这么爱跟你喝酒呢一跟你喝酒就有喜事儿。来,再喝一个”。

第192章 筹备组

半个月之后,县里的批复回来了,同意三道河中学设立实用技术学校,将原五七干校校舍以及所属土地划归三道河中学使用,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多层次人才,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跟这道批文一起来的,还有另一道批文。

将三道河中学管辖关系,由原来归三道河乡管辖,改为归县里直接管辖。

这标志着三道河中学地位的提升,少了一层管辖关系,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这一个升格行为,也使得三道河中学的地位,跟一中,二中、铜羊中学达到了平等的水平,在石门中学之上。

为了搞好这项重要工作,三道河中学经过研究,成立了实用技术学校筹备组。

组长由曾校长兼任,副组长林驰,办公室主任黄天大。

至于其他成员,则由筹备小组负责组织。

至于林驹,因为是学生,还未成年,在这个时候是上不了台面的。只是干活的命,工资和荣誉什么的,还轮不到他。

1980年9月22日,曾校长、林驹、林驰、黄天大几人来到五七干校,从乡里正式接收了五七干校。

乡里的人走了之后,曾校长和黄天大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

这是双方的私下协议。

其中最主要的条款,有这么两条。

一是实用技术学校的所有运行资金和项目,均由乙方,也就是黄天大负责。所收学费的25归甲方三道河中学所有。乙方自负盈亏。

二是三道河中学负责办理学员的各种结业证书,并加盖教育局的钢印。

曾校长签了字就走了,留下林驹三人。

黄天大和林驰看着林驹,两人到现在还是懵里懵懂的。

“老四,学校拿下来了,现在咱们干什么”

“要干的事儿很多啊,这里有个单子,你们就照这个单子上做吧”。

林驰拿过单子,就见上面第一项写着:印刷信封五万个。

“五万个信封老四,印这么多信封干什么”

“是啊,驹子,五万个信封,这是要给谁写信啊”

“给我们的学生写信啊。不给学生写信,他们怎么知道咱们的学校呢”

“学生在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