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 > 分节阅读 29

分节阅读 2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其实就是表达能力差,不善于跟学生沟通。有的时候,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讲不到点子上。把他急得直冒汗,还说不明白。

每每这个时候,就得林驹出场救急。有的时候,孙老师甚至主动放弃阵地,把整堂课都交给林驹来讲。

林驹在前面讲的口干舌燥,他自己端着个大茶缸子,坐在下面,一会儿吱啦一口。气的林驹恨不得过去踹他两脚。

生气的时候不仅仅是白天,晚上也经常生气。

这就是跟林嘉玲、马达、周冰这几个货生气。

下了晚自习,林驹例行检查几个人的课业。

一看作文,林驹的火腾地又上来了。

“周冰,你的作文是怎么写的”

“就是按照你的要求写的啊”

“我给你的题目是什么”

“我的英语老师啊”。

“你的英语老师,怎么跟马达的数学老师长得一模一样啊”

“嗯,这个”。

“咱们的英语孙老师,今年多大岁数”

“五十来岁吧”。

“那你怎么写成三十七八岁,跟马达的数学老师一个岁数”

“这个”。

“是不是抄马达的”

“不是”。

“还敢说不是,连标点符合和错别字都一个不差,还敢说不是抄的,你怎么不把马达的名字也一块抄下来”

“你看看,我不让你抄,你非要抄,我就说林老四,不不不,林老师能看出来嘛,你”。

“林嘉玲,你给我住嘴,你还有脸说别人,正要找你算账呢”。

“我又怎么啦”

林嘉玲一脸委屈。

“你又怎么了你还好意思说。跟你们说过多少遍了,学英语要记住音标,不要用汉字标注英语单词,你看看,你这记的是什么”

“父亲,你记成发着,你父亲,也就是我老叔,竟然成了发着。他是发着财,还是发着面”

“母亲,你记成;骂者,行,这个倒是有点贴谱。我老婶骂大街确实是一把好手”。

“还有这个,兄弟,你记成:不拉着,我是不是你兄弟,将来有一天跳河,你也不拉着我就让我去跳”

“你又不会去跳河”。

“我自然不会跳河,你们怎么气我,我也不跳河。可是这个单词,姐妹,你看你记成了什么晒死她儿,你的姐妹的儿子,就是你外甥吧。你跟你外甥究竟什么仇,什么怨,要把他给晒死”

林驹这块儿气的肝儿疼,可三个二货却哈哈大小,一副彻头彻尾没心没肺的样子。

“还有你,马达,你还好意思笑。你看看你这英语。“家”这个单词,我记得你上回标的是什么伐木累吧。对,你说的也对,上山砍木头,是挺累的。这回你倒是接上了,记成饭米粒儿,也是,伐木累了,就要回家吃点饭”。

“笑什么笑再看这个,thank you,wery uch,三块肉,喂了猫吃。你倒是挺有爱心,有肉自己不吃,喂猫吃”。

“还有这个,你有两下子,叫你翻译成英语,你这个翻译,我实在是看不懂,来来来,你给我解释一下”。

马达坐过来。

“这有什么不懂的。你,是不是you”

“对”

“有,是不是have”

“是”

“二,是不是o”

“是”。

“下,是不是down”

“嗯”

“子,是不是son”

“嗯”

“最后加起来,不就是you have o down son嘛,你有两下子”。

似乎也有道理啊。

有什么道理,简直叫你们气死啦。

马达姑奶奶,咱别这样翻译好吗

你把我气死没事儿,英国人招你惹你了你是要把他们也给气死啊。

“马达、林嘉玲、周冰,我跟你们商量件事儿好吗”

“林老师,有什么事就说”

“你们仨,到外屋去把菜刀拿来,把我砍死好么我实在是活不起啦”。

第58章 准备干笔大买卖

奉天是安东省的省会,也是东三省的交通枢纽和最大的物资集散地。

林驹和黄天大今天就来到了奉天。

很快就要秋收,过几天就要放农忙假,林驹准备赶在放假之前,把答应宋银山的宣纸、画笔和颜料买回去。

随着落实政策,宋银山、孙老师、乃至于罗雅家这些下放到农村来的人,都会陆续回到城里。

林驹必须抓紧时间,赶在宋银山回城之前,叫他画出更多的作品来。

现在,宋银山已经给林驹画了两幅山水画,一共要了四十块钱。

这笔钱,对于现在的宋银山来说,顶上他一个月的工资,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按照宋银山开的单子,林驹到了美术用品大楼,买齐了东西。

说是大楼,其实也只有五层。不过也算是一座比较大的建筑。

“驹子,你买画干什么这东西不能吃,不能穿的,有什么用”

“嘿嘿,天大,你别看现在没用,将来用处可就大了”。

“二十块钱买一张画,还是有点儿贵”。

“这叫做艺术品,无价之宝,将来你就知道了。我劝你,你有机会,也买上一些留着”。

“我才不买呢。对了,你最近还打算做什么生意么现在马上就秋收了,这段时间不出去算命,到时候我帮你忙”。

“我准备收蛤蟆,到时候咱俩一块干,你也出点本钱,赚钱咱俩分”。

“也好,我回去跟我爸说一下,我跟你一块儿干事儿,我爸会同意。要多少本钱”

“至少五百块吧,你家里有这些钱吧”

“具体多少我不知道,不过我琢磨有这些”。

“我凑够一千块,咱俩一共一千五百块钱,一毛五一个母豹子收,卖到绿江去,一个两毛四,一个蛤蟆能赚九分钱”。

“这一茬干下来,一万个蛤蟆能赚九百块钱,咱俩按照本钱分,我六百,你三百,你看行么”

“行,就这么办。不过,供销社收,一个可是两毛钱啊。人家能卖给咱们么”

“咱们收活的,自己上门去取,当时就给钱。他们自己不用晒,钱当时就到手了,应该没什么问题”。

“行,我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另外,等我放寒假的时候,咱俩去一趟南方,干一笔大买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