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 > 分节阅读 11

分节阅读 1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样他想起了前世流行的一句话:男人有钱就学坏。

“黄大爷,你说的意思,是不是男人有钱就学坏”

啪,黄老道拍了一下大腿。

“对啊,林驹,就是这个意思。你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啦”。

“男人有钱了,就会纳妾,要不就到青楼去找花娘。没钱了,这些女人就不搭理他,天大,记住了,就是林驹刚才说的这句话。你看看,林驹多有悟性”。

“爸,我的悟性也不差啊”。

“林驹,你好好学习,你这个大学是稳了。行了,不用多算了,你们俩出去,把那几招好好练练,别撂下”。

“走,林驹,我看看你有没有长进”。

黄天大拉着林驹,就来到院子里,率先练起了夺命连环脚。

这个夺命连环脚,是黄老道教给黄天大,黄天大又教给林驹的。

之所以如此,还是跟算命这一行有关。

这也是古代行走江湖的命师传下来的规矩。

古代由于人口稀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命师如果象后世那样,坐在家里等客上门,生意就比较少。

所以很多命师都在外行走,走到哪里算到那里,上门服务。

命师属于高收入群体,常常是一个人在外行走,身上携带金钱,就难免引起一些歹徒的觊觎,可能被劫道甚至送了性命。

所以,命师们一般都会练上几招保命的功夫,用于应急。

黄老道教给黄天大功夫,也是这个目的,黄天大跟林驹要好,就教给了林驹这个功夫。

夺命连环脚,听起来挺吓人,其实只有三招。

就像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样,用完了就没有后招。

不过这几招威力挺大,练得纯熟了,不是练家子,一般少逢敌手。

小孩子总是希望自己有力量,所以林驹此前也经常练习,现在重生了,也就继承了这个本事。

第22章 山沟里的富人

林驹离开黄家,回家跟妈打了声招呼,就拎着一个酒坛子去供销社。

这些日子卖杏条和腊条,挣了十八块钱。给母亲十五块,自己身上留了三块钱。

花了一块五,买了三斤酒,就到了北大沟的二姨家。

酒自然是给二姨夫的。

这些天在二姨家晾蛤蟆,总要表示一下。

二姨家里的经济状况,对于外界来说,几乎是个谜。

有人说他家富裕,有人说他家很穷。即使亲戚之间,说法也不一。

不过,在林驹看来,二姨家在这个时代是个隐形富翁。

证据有几个。

一是二姨夫在解放前是做生意的,有经济头脑。

当初二姨夫有几千亩山林,当然现在没有了,都被没收了。这样的人,头脑灵活,敢于冒险,不会甘于贫穷。

二是林驹以前到二姨家的时候,经常会看见这里有一些药材等山货,这就是二姨家的外快来源。

三是二姨家吃的很不错。虽然现在是农民,但是经常吃细粮。

这证明他们有钱花高价从黑市上买细粮票,再买细粮。

四是二姨家在这个很少有人来的山沟里,却有一个半导体收音机,这证明二姨夫非常关注外面的信息。

最后的证据,就是他前世的经验了。

等到允许做生意的时候,二姨夫就到绿江城里去开了一个大饭店,本钱都是自己的,没有跟任何人借。

林驹后来下海做生意的时候,还曾经跟二姨夫借过本钱。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林驹觉得,二姨夫就是这种人。

二姨家无儿无女,只有二姨夫和二姨两口人。

在林驹的前世,两人老了的时候,就去了养老院。后来去世的时候,还是林驹家给发送的。

当地人的语境里,“发送”就是办理后事的意思。

此后每年的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过年,林驹家都要给二姨和二姨夫上坟。正月十五的时候,还要给送灯。

当时送葬的时候,还是林驹哥三个给当的孝子,摔的泥盆。

林驹把酒给二姨夫的时候,二姨夫高兴地接了过去。

“驹子孝敬,心里有我,好,今晚儿就在这里吃饭,咱爷俩好好喝一盅”。

“驹子,你花这钱干什么,家里还有酒。有钱了给你妈”。

“二姨放心,我就留几块钱,剩下的都给我妈,过两天蛤蟆卖了,也给我妈”。

“这就好,蛤蟆卖了,你们家就缓过来了,等你爸和你哥把钱拿回来,就宽松了。过上两年,就能给你哥娶媳妇”。

“你哥之后就是你了”。

“二姨,我将来上大学,娶媳妇不用家里管”。

“家里不管谁管到了城里,也不容易,一天也离不开钱。不象在农村,只要有粮食,没有钱也能过”。

“再说了,家里不出点儿钱,女方家里也瞧不起,你将来也抬不起头来,说话也不硬气”。

二姨这些话,在林驹前世的时候,母亲赵杰英也经常跟他说。

不过他当时二十多岁,对于这些道理并不认同。

那个时候,他还是个爱情至上主义者,认为只要有爱情,剩下的一切都不是问题。

后来随着年纪增加,才渐渐认可了这些道理。

现在听到了二姨的话,就觉得有些亲切。

聊了一会,林驹就到院子里,整理了一下晾晒的蛤蟆。

主要就是整理一下形状,把蛤蟆的前后腿捋顺,紧贴在蛤蟆的身体上。

这样蛤蟆干了之后,蛤蟆的体形完整,也不至于在运输当中把腿损坏,影响卖相,同时还可以节省空间。

整理完之后,林驹就去帮助二姨夫整理菜园子的地。

现在土地虽然都是集体所有,但是每家都有一些自留地,用于种植一些蔬菜。

由于北大沟这里偏僻,极少有人到这里来,二姨夫就悄悄地在山里开了两块地,种了一些玉米。

所以,二姨家几乎从来就不缺粮食,即使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都没挨饿。

二姨准备的晚饭,主食是白面饼,副食四个菜。

一个是发芽葱沾大酱。

发芽葱,是去年秋天种的。因为是在白露节气前后种的,所以叫做白露葱。

长到一定程度移栽过冬,到春天的时候发芽长出来,所以叫做发芽葱。

大酱是自己家做的黄豆酱,有一种清香的味道,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没有色素,没有添加剂,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会做大酱,是这一带女人必备的手艺。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方是否会做大酱,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条件。

重要性几乎跟后世的女方是否有陪嫁一样。

区别只在于做大酱是技术,陪嫁是物质而已。

做大酱的传统,林驹觉得跟这里距离高丽国比较近有关。

在古代的高丽国,做酱是朝廷和民间的一件大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