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 分节阅读 77

分节阅读 7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王南一行人找不到住的地方,就买了几顶大帐篷住在空地上,这下惹来了不少麻烦。

逃过来却无以为生的人频繁的出现在周围,或是乞讨要或偷窃,仅一天下来李朝甲和张庆元就被搞的不堪骚扰,只好让两个人拿短枪出来维护小营区的秩序。

见到有人配枪,香港的巡捕就又找上门来。王南只好拿出证件来,说这些人都是自己带过来的护卫。

巡捕们也许是见惯了,只是按照香港的规定,把枪号登记了下,顺手赶走了周边各色人群,这才离去。

王南名号一露出来,落脚在香港的各界名流又纷纷找上门来。说实话,民国的名流良莠不齐,颇有后世专家和砖家混为一谈的意思。

王南与这些人一接触,只能在肚子里暗骂。

什么认识一下的、听故事的、讲故事的、求抱团的、求帮助的、求包养、一起投资的、拿王南当傻子的,形形色色的人把王南骚扰的不得安宁,只好以养伤为由,把这些四六不搭的名流拒之门外。

王南躲着这些无聊的人,却私下见了重庆政府驻香港的人员和延安在香港的代言人,这两方面的人都是主动找上门来的。王南没有参与他们的活动,只将因为私人原因要下南洋的决定告诉了他们,考虑到以后,还请对方留下了可以长期联络的方式。

要说王南这些人对南洋的了解还真是粗糙,他在安排人手去找下南洋的船只时,这才知道福建那边去南洋的船最多,香港的船期还不如那边。

南洋只是个统称,泛指围着中国南海的各个国家,去南洋就是去后世的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菲律宾、马亚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东蒂汶等这一圈地方的统称。

王南和李秀提前做过些功课,看到去南洋各地船班的目的地后,把这些南洋的城市列了出来,船直接到的地方有马尼拉、斯里巴卡旺、曼谷、河内、西贡、雅加达、吉隆坡、新加坡、帝力东帝汶等等大小港口城市。

两人准备在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这三个里选出一个。

在两人的印象中,这几个地方的中国人比例很多,可再从各个方面多了解一下之后:

曼谷的华人以潮汕人为主,他们之间交流都是家乡方言,泰国的官方语言又是泰语,仅这个语言的原因,就被两人第一个排除掉了。

吉隆坡和新加坡都在一条航线上,都是英属殖民地。在这个时期,两个城市里的华人远比本地土著人多。

两个城市的上层社会多以英语为主,新加坡更是接受英国的直接统治,官方语言为英语,两人稍一合计,就定下来先去新加坡。

为所有人用护照订了船票后,又在香港住了半个多月才登上了下南洋的客轮。

这些人一路南下,几乎每天都有枪响,一个个的都对陌生的地方没有安全感,以及于所有的人都认为去南洋也要带上全部武器弹药。

还好的是这时各国海关的检查手段并不高明,去南洋这些地方在多数情况下都有办法带上轻武器过关。

王南这些人稍琢磨了下,在把东西打箱的时候,轻重武器弹药放在了夹层里,就这么携带到了船上。

第一百二十八章 忽悠英国人

往南洋跑的客船很少有新船,这个船班从香港起航到新加坡进港一共要用了五天四夜,要是坐上新式快船能少上一天一夜。

并且现在想去南洋谋生的人非常多,王南一行人票买的早,也只买到了三间二等舱给病人小孩和年龄大的人休息,其他人买的都是底仓的票。

船刚开动时,所有人都很兴奋的看大海上的风景,可等船加快了速度颠簸起来时,一个个开始委顿起来。

等船在大海上晃来晃去时,一船的人也没几个欣赏海景天色,个个都处于晕船的状态。

没办法,这船晃的太厉害了。除了少数人行动自动,其他人从头晕的到连胆汁都吐出来的什么样的反应都有,连林医生也不能自保,船上一直弥漫着一股酸面的味道,让人连吃口东西的胃口都没有。

王南稍好些,只是头有点晕,他这几个女人都靠渔女照顾才抗过了这几天。

等到了新加坡下船时,多数人的身体已经软成了面条,恐怕得用几天的时间才能恢复回来。

等客船进港后,先是有人上来检查护照,下了船就是报关流程。

在新加坡这里王南就没什么忌讳了,直接用英语填写着这些表格。

身份写的是商人,来新加坡是经商,在填写携带多少现金及用途的时候,他直接写上金额后,又在用途上填写了仅短期携带入境。

其他的人,王南和李秀帮着填写了几张样表,就让大家互相帮忙照着填写,身份都是王南的随员。

等这一堆报关表单放在海关检查的英国人面前,他一看王南携带的现金金额就傻在了那里,赶紧向上汇报。

新加坡的海关关长、海峡殖民地的一个行政官员和当地警署的一个高级别警官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现场。

王南带的现金数量如果换算到后世,购买力翻了20倍都不止,相当于随身带了几千万的现金,还是美元和英镑,这让英国人一下子重视起来。

在新加坡海关寒酸的办公室里,几个白人轮流与王南寒暄着,他们因为各自的角色不同各有各的目的,有的想知道王南及其随从这些人的身份、有的想王南有没有在新加坡投资的意向、有的想明白钱的来源是否有问题。

王南无奈的拿出他开始还没怎么看得上的将军证件,这身份一路走来还真少了很多麻烦,细想想,只能佩服重庆的那些人精们想的周到。

中将身份,堵住了这几个英国人多数问题。这年代,全世界的海关都不会问一个将军为什么会有钱这个蠢问题。

余下的问题,他们只想知道王南是过境还是留在新加坡,行政官员更想知道他有没有在新加坡投资的意向,几个英国佬眼神一对,话题开始转变了方向,尝试着留下王南。

王南还没进入新加坡市区,除了在上船时买到了几张地图和简单的介绍外,对新加坡的各方面的认识都停留在来源不同的资料字面上。

他很想说考察一下再说。

可这些英国人心里都有数,中国身处战争之中,带大量现金出来的人,不可能没有投资或者移民的想法,对于怎么留下王南他们自有一套办法。

于是,王南进了新加坡,连海关的大门就没出,就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正式的商业谈判。

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就是那么回事:赚钱的行业归宗主国,生产宗主国需要的,消费掉宗主国生产的。

只是不能认为殖民地是宗主国的私产,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