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停止合作,逼宫星逸科技!(1 / 2)
第643章 停止合作,逼宫星逸科技!
“哪个地产商能这么干”恒大许董气的胡子都歪了:
“咱们拿地开发卖房,关键是卖房,是为了赚钱的!”
“所谓配套,就是为了卖房子,卖溢价,画的配套大饼,王逸还给当真了”
“说句不好听的,只要房子卖出去,承诺的配套严重缩水,甚至烂尾,都是正常的。”
“毕竟房子已经卖完了,钱我们也赚到了,傻子才烧钱去继续开发一些不赚钱的配套项目!”
“这都是行业默认的潜规则,也是所有地产商能够赚大钱的法宝!”
“王逸竟然要把所有配套都给建起来,这不是蠢吗他的钱多的没地烧了”
“还要先建好配套,再开发房子,这不是开玩笑吗”
“甚至还要现房开售,所见即所得!”
“他们这么良心,我们还怎么坑人谁还买我们的房”
“他们现房开售,所见即所得。我们的大饼减配期房,还怎么卖”
“王逸这么搞,就他么是来捣乱的!”
“他的良心,大大地坏!”
一众高层纷纷点头,再也赞同不过:
“做地产,就是为了赚钱的。王逸这么整,就特么是做慈善。”
“问题是他愚蠢,做慈善也就罢了,讲良心也就罢了,可不能掀桌子,把我们的路都堵死了。”
“就是,要是以后地产行业都是先建配套,再开发房子,那我们还怎么坑人还怎么配套减配甚至烂尾”
“最坑的还是现房开售,所见即所得,绝对是行业毒瘤。他们要这么整,我们的期房没法卖了,整个行业都得完蛋。”
“没错,我们应该联合起来,抵制星逸地产的现房销售!”
“不仅要抵制星逸地产的现房销售,还得抵制星逸地产先开发配套,后卖房的模式,都是行业毒瘤。”
“太特么过分了。星逸科技就是行业毒瘤,该滚出地产行业。”
“唉!”听着众人的话语,许董叹了口气:
“好在星逸地产的布局区域都在一二线城市,以及少数的优质三线城市,星逸地产的冲击也是在一二三线城市。”
“我们恒大的布局主要集中在四五线城市,少数的二三线城市。”
“这样一来,星逸地产对我们的冲击反而有限一些。”
众人眼睛一亮,纷纷点头:
“还真是,现在最愤怒的还是万科,绿地,保利,这些巨头。咱们和碧桂园发力四五线城市,反而受冲击最小。”
“对,王逸又不去四五线城市拿地,部分三线城市都不去,的确对我们冲击有限。”
“如此说来,接下来我们拿地大可以放弃一二线城市,全面重仓三四五六线城市就是了”
“没错,避开星逸地产的锋芒,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继续画大饼,卖高价,减配、烂尾的模式,继续收割,继续赚大钱。”
许董点点头:“就这么办,接下来恒大全面发力三四五六线城市。至于一二线城市,减少拿地,把手中的项目尽快开发完了,卖光了就行。后续有好项目再说,没好项目就算了。”
“董事长,那我们和星逸智家的合作,还要继续推进吗”
“对啊,董事长,万科、龙湖、仁恒等企业和星逸智家合作,推出智能家居精装修改善房,销量很好,我们也和星逸智家进行了合作。如今星逸科技全面发力地产,已经成了竞争对手,还要继续合作吗”
许董眼睛眯了眯,冷冷一笑:“呵呵,合作个屁!立即停止所有合作,让星逸智家自己活泥巴去吧。”
“好的,董事长,我这就安排下去。”
另一人再度问道:“董事长,智能家居还是有些前景的,我们要不要和百度或者阿里等其他企业合作引入他们的智能家居体系”
许董略微思忖,就有了决断:“不用,咱们在四五六线城市卖房,这些城市消费能力有限,也不会为智能家居溢价买单。”
“也是,一二线城市,智能家居有前途,至于四五六线城市,价格是第一位。智能不智能的吧,他们不在意,甚至没兴致。”
“最主要的,还是停止和星逸科技智能家居的合作。一旦我们都停止合作,让星逸智能化损失惨重,他们疼了,就可以逼着星逸地产妥协。”
“哈哈,这一招逼宫,用得好!”
……
类似的紧急会议,同步出现在万科、龙湖、碧桂园、保利、绿地、招商等地产巨头。
面对星逸地产来势汹汹全国拿地,还要先建配套后卖房,甚至现房开售所见即所得的套路,所有地产商都被打得措不及手。
这年头的开发商都是先建住宅和公寓,先卖房子,赚了钱,再建配套。
对外声称一百分的配套,最终落成能有七十分,还是五十分,甚至直接烂尾零分,都得看开发商的良心了。
反正赚钱的住宅和公寓都已经卖完了,钱也赚到手了,没必要继续建那些不赚钱的配套项目。
像是大型商业综合体,这年头哪怕是二线城市,也需要投资30多亿才能建起来。
每年租金等收入也就1.5亿左右。
这样算下来,20年才能回本。
除非生意特别好,做到全市第一,客流量特别高,那可能15年回本。
但可惜,大多数的商业综合体都做不到这一地步,都是20年才能回本,甚至20年都回不了本。
无他,十年后,商场老旧,跟不上时代,客流量被其他新的商业综合体分走,租金收入下滑,回本时间也就更久了。
也正是因此,各地的商业综合体大都是开始的很辉煌,烂尾的很草率。
一个城市,规划十家商业综合体,最终落成的能有五家就不错了,其中三家都会严重减配。
只要房子卖出去,承诺的商业综合体烂尾都是常见的。
可现在星逸科技竟然提出先建商业、产业,建好了才卖房子!
这不是捣乱吗
更是要断了其他开发商的坑人的前途啊。
能不气愤
于是,很多开发商都开始抵制星逸科技,中断和星逸智能化的合作。
随着时间的发展,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
对此,星逸智能化部门都头大无比。
星逸科技的智能家居业务分为两个事业部,星逸智家和星逸智能化。
星逸智家负责研发一系列智能家居产品。
而星逸智能化则负责和其他企业合作,进行智能化赋能。
比如和海尔、美的等白电巨头合作,帮助他们推出了集成星逸智家模组的海尔智能家电,美的智能家电。
比如和仁恒、龙湖、万科合作,推出集成星逸智家的智能家居精装房!
原本这些合作,都进展的很好,尤其是和地产商的合作。
这类合作下,各大地产商不仅引入星逸智家生态体系,还购买了大量的星逸智家产品。
比如窗帘都是星逸智能窗帘电机和轨道,灯组也都是星逸智家的灯组,还有油烟机,燃气灶,可视门铃,小艾音响,星逸路由器,星逸网关,星逸烟雾报警器等等,全都是星逸智家的产品。
基于此,星逸智家的一系列智能产品都销量激增。
而且是批量采购,虽然单价低一点,但数量多,总体利润很是可观。
可现在,自从恒大之后,不断有地产商提出停止合作,暂停合作,放弃合作。
这让星逸智能化总裁孙胜宇都头疼不已,不得不找到星逸智家总裁孟庆振商议对策:
“老孟,今天又有一家地产商提出停止智能家居的合作。这已经是第五家停止合作的地产商了。唉!”
孟庆振也很是无奈:“怪不得最近这些地产商采购的智家产品,订单都砍掉了很多,原来是不想合作了。”
“是啊,集团大手笔进军地产行业,让这些地产商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从一起赚钱的战略盟友,变成抢市场份额的竞争对手,他们自然会提出终止合作。”
孙胜宇沉声开口:“只是这样下去,我们智能化部门可就惨了,地产业务根本推进不下去,之前谈妥的合作,可能都会被取消。这样一来,我们部门业绩锐减,等到考核时,那就麻烦大了!”
“这是个严重问题!”孟庆振的面色也凝重起来:
“悲剧的不只是你们部门,我们智家部门也悲剧。没了那些地产商的批量采购,我们智家部门的智能家居家电的销量,也会爆降。到时候王董清算,你悲剧,我也悲剧。”
“可不是吗!这几年咱们两个部门发展很快,业绩突出,评级都是s级,现在好了,今年别说s级了,a级都保不住。你们星逸智家部门有新产品推出,有个人消费市场支撑,还能拿个b。我们智能化部门,估计c级就不错了。我都得下台。”
“这可怎么办”孟庆振也慌了。
“老孟,要不我们去找王董,研究下这事”孙胜宇忍不住问道。
孟庆振想了想,摆了摆手:“现在星逸科技发展迅速,业务越来越多。我们两个作为智家事业部总裁和智能化事业部总裁,就要总揽一切,就要为王董分忧。若是遇到困难就知道找王董,那要我们干什么换了其他人,照样干得了!”
闻言,孙胜宇面色锐变,可仔细想想,这话很有道理啊。
董事长让自己当总裁,是为了把业务做好,让星逸智能化部门发展地更好,而不是什么事都只知道劳烦王董!
“好,那我先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若是实在解决不了,我再找王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