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三国之神级皇帝系统 > 分节阅读 14

分节阅读 1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实则不然,并非全是,问题还在西凉大军太多了,并不在朝庭掌控之内,老猫枕咸鱼,复叛是迟早的事。

只是王允的做法太急迫了,在加上对关东诸侯抱有一丝幻想,没有守关卡,加速了矛盾的爆发,至于皇甫将崇只能呵呵一声,他的作用也不要期望太高了,不然董卓早死七回八回了。

于是问道:“那爱卿以为如何”

荀攸道:“分化瓦解西凉诸将,先以陛下之意暂时赦免其罪,先除胡珍、杨定、李肃之流,拉拢徐荣,安抚段煨,收缴西凉军卒,遣一良将闭关华阴,先安关中之地,在谋牛甫董越。”

“除去胡珍、杨定、李肃之流,如此会不会让段煨起异心。”刘协问道,其实心里也肯定了这个方法。

按历史来说,胡珍、杨定是墙头草,对朝庭本就三心二意,叫他们去打李郭,结果两人趁机招募士兵,拉练部队壮大自己就回来了,最后李郭二人打来长安就直接依附过去了。

而李肃则自身实力太差,只能玩点小计谋,虽然收拢了长安附近的西凉军卒,却没能打过兵少的牛辅,以他那个性格也是不能留的,不然以后骄横不满也会反噬自己。

荀攸分析道:“陛下无需担心,只要原由得当,杀之不足为虑,西凉军本就不足为信,迟早会生变故,陛下不必顾忌,大胆施为即可

并且臣听闻西凉嫡将之中唯段煨屯军,勤修农业,不掳掠百姓,安乐地方,是明理之将对朝廷素有敬意,只要不危害其,他是不会反陛下的。”

刘协像个学生很是受教,没想到西凉将中还有这等人才,点头恭敬再问:“那荀卿,接下来如何”

荀攸想了想最后还是献了一条计策:“陛下一是长安要尽快幕兵练新军,扩增朝廷实力;

二是引援,一可借西北马氏许以利,计以义,巧以恩,必会助陛下抵抗西凉诸将;

二可借关东声势,虽袁氏有以公图私之心,但是关东不止其一公侯,尚有忠心所在,陛下以大义可借河东张杨,徐州之陶谦,以及中牟屯军的朱儁将军牵制陕县洛阳等地的西凉军,使其不敢莽撞西来;

如此争夺些许时日,此消彼长,待西凉诸将在行西来,陛下也有一战之力,未尝不能胜之。”

刘协捉住了荀攸所说的关键,一是兵少,二是时间少。

所以以要增兵扩军,二要拖时间,董卓新除一切都需要慢慢恢复,时间拖得越久对自己越有利。

有了荀攸的分析刘协的思路也越清析了一些,不过他却从中嗅到了另一重意思。

那就是荀攸虽然心向了自己,却依然不觉得东汉还有作为,依然不认为自己能在关中之地中兴大汉,自己的新政权非常脆弱,就像风中的残烛很容易被风吹灭。

他还是没有信心,因为他对天下大势看得颇为透彻,袁绍袁术之流的关东军压根靠不住,就是表面上忠厚的曹操他都没有提及,只说了一个老好人陶谦。

所以只能借关东军扯扯虎皮吓唬宵小,即不能信也无法用。

而马韩西凉军也是一支狼,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些都够刘协头疼的,突然他发现还是董卓在的时候自己躲在后宫默默开挂爽一点,不用想这么多。

要不是董卓要抢自己的美人,还可以让他活久一点,积蓄更多的实力。

接着荀攸又问:“臣在狱时听闻陛下诛董之时提及一女,这才让吕布跪拜纳迎”

“确有此事,怎么爱卿知道了一些什么”刘协目光灼灼的盯着荀攸,这个问题他知道迟早会有人来问,而且基本都不难猜测。

果然荀攸道:“臣斗胆猜测,陛下是想彻底收纳吕奉先,交以外戚,不知可对”

“怎么爱卿觉得不妥”刘协没有正面回答,基本算是默认了。

荀攸没有任何情绪转换一副了然的表情,继续道:“妥也不妥”

“呃爱卿这是何意”刘协有点莫名其妙,谋士就喜欢这样故弄玄虚吗

第二十七章 朕读书少,不要骗我

第二十七章朕读书少,不要骗我

“陛下当知道从和帝之始,我大汉天子九皇即位,便都是以外戚掌实权,后又借宦官斗外戚,从此引为祸乱,天下荡板,国由强变衰,至才酿造陛下今日之局。”

刘协站起来,负手面立面朝窗外,东汉的弊政之一便是外戚宦官专权这个死循环,最后江山给拖到了谷底,刘协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不过荀攸敢这样直接了当的提起这种忌讳,倒让刘协刮目相看,心中欣慰。

“所以爱卿是怕朕重蹈覆辙”

“是也不是”这回荀攸没有等刘协问便回道:“陛下借依吕将军之勇并非不妥,实乃一良策,不过还需一子以制之,想必太祖应授陛下帝君之道”

帝君之道

平衡么刘协苦笑,他到那里找刘邦这个无赖教授自己这些帝王心术。

不过记忆深处,以前跟着倒霉哥哥刘辩到是一起学过一些皇家御臣之道。

毕竟自己当时也是陈留王,不出意外成年后也是有郡国封地的,更重要的是灵帝当时是想立自己为帝的,只是礼法使然才没敢这么做,所以多多少少耳濡目染学了一些。

现在荀攸提起这些,倒让他一点一点发掘出来,心里多少有了一些领悟。

吕布可用但是不能没有牵制,不能让其一家独大,不然主弱臣强天子又成为傀儡,这是荀攸不想看到的,所以不得不提醒刘协。

如果天子这方面没有做好,听不进去的话,他也就对大汉死心,还是会弃之而去的。

谋士从来都是看局势而变的,从一而终的基本没有几个。

“爱卿提醒得及是,朕会重视的,既然爱卿提及外戚一事,朕到还有一事请教爱卿。”接着刘协把自己要迎娶王允义女貂蝉之事给道了出来,听完荀攸皱了皱眉。

“陛下此事臣觉得不太妥当,王子师乃尚书令,与吕将军同是并州乡老,如此一文一武立于朝庭重职,岂非助涨并州军之威士,同时还有李肃于南军之中。”这下荀攸说得有些含蓄了,不过话外之音不难理解。

军政都是并州人,这要是两个外戚联手朝庭就被并州系把持了,跟董卓何其相似,不过是换了西凉军朝廷变成了并州军朝廷。

更麻烦的是这两个都是外戚不同董卓是外人,可操作的方面就大了。

这是乱上加乱,他是不赞同天子取貂蝉的。

“这”刘协有点意外,仔细一想好像这样又回到了王允吕布谋董卓,一个撑兵一个撑政,还真有点相似,并且李肃也是并州人跟二人是老乡呀,三个人从军到政,从内至外都占了位置。

但是貂蝉,他是不可能放弃的,哪怕前方荆棘满山。

见刘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