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2(2 / 2)
为了以防万一,她还特地打听过,李银杏是教人算账的,天天跟数字打交道,和思想政治毛线关系都没有。
结果,结果还让李银杏大出风头,在众人面前刷足好感,连政委都对她另眼相特。
怎么会这样
尽管内心堵得不行,沈洁面上还是笑意吟,“妹子,我就晓得你一定会不负众望。”
银杏笑的无比灿烂,“每日三省甚生,政委的话让我意识到本身的不足,沈姐的举动让我又发现自己的一个长处,今天收获颇丰,值得值得太值得。”
沈洁,“呵呵”偷鸡不成蚀把米,悔不该提。
指导员媳妇惊讶,“妹子每天上班,早出晚归,还有时间三省”
她文化不高,但是指导员以前会过高中,喜欢在家里念叨三省吾身,她特意问过是个啥意思。
“早中晚各一次,要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更加有用的人,这个还不可少。”银杏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她是每日三会发财号,这么多年都没断过,已经快把那串数字当歌唱了。
如果不是嗓子不行,又对音乐一窍不通,她定会谱个曲子。
“我们都要向妹子,不,李老师学习。”
“对,学习,那个三啥子”
“三省吾身。”
大家兴致高昂,抬头挺胸,向宿舍楼迈进。
江大秋终于找到说话的机会,“妹子,你作备下堂课讲啥”
银杏沉吟一会,“还没想好,先回去做个教案再说。”
沈洁嗤笑,“妹子还要打腹稿”刚才没草稿你怎么说那么多,怎么没见你词穷,不见你胆怯。
银杏想也不想的应到,“当然得要。”
不准备好怎么行,下次一定让你尝尝有苦说不出的滋味。
如果不是她机警,再加上前世喜欢看新闻,对有些话信手拈来,她这次绝对凉凉,上台就懵逼。
既然你出手,我接招,那我就不能坐以待毙,得好好把握住机会才成。
银杏一向不喜欢惹事,但是总有那种小人上下蹦哒,扰得人不安宁。
对于这种,她一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都已经想好了,下次的话题就围绕军嫂的歧视展开。
凭什么瞧不起祝翠的婆婆,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她比那些口腹蜜箭的人好多了。
作为一个军嫂,以貌取人,以貌待人,太不应该,觉悟应该大大的提升。
银杏决定好好合计合计,如何讲才能做到,既不明确提出是哪个军嫂存在严重的瞧不起心理,又能让人方联想到就是沈洁。
让她有苦说不出。
嗯,得好好想想。
哎,这些人就是喜欢给她找事,天天都得费脑筋,星期天都不能休息。
银杏回到家,许扬已经把热水烧好了。
“媳妇,问到是谁了吧”
“就是你猜的那个。”
“你知道我猜的谁”
“除了她还有谁。”
“”好像也是。
“你先洗,我出去一下。”
“这么晚,你去哪”
“楼上。”银杏拎了四个苹果,头也不回的出门。
“咚咚咚咚咚”银杏学着沈洁敲门,“沈姐,我是银杏妹子。”
沈洁正在家里生闷气,杨波坐到旁边一言不发,这个娘们都干了些什么。
“去开门。”
沈洁打开门,入眼的就是银杏的笑脸,她好想一巴掌把笑容打烂。
银杏把苹果袋子提到胸前的位置,“沈姐,今天谢谢你。”
然后把袋子塞到沈洁手中,迅速离去。
杨波还是没忍住,把手里的茶缸往地上一摔,茶缸上的白瓷在空中放飞自我,茶缸则在地上滚了几个圈,抱着伤痕累累的身体躲在桌子角。
许扬在楼下听到上面传来的“巨响”,嘴角全是嘲讽。
门再次打开,银杏带着得意的小脸出现。
摇头晃脑,“今天又是一个好日子。”
许扬乐了,“赶紧洗澡去,早点休息,明天咱们去市里转转,给老赵办事,也给咱们自己赚钱。”
“嗯,赚钱去。”
、第255章 请人吃饭为q酸酸软软加更3
上次五一回去,俩人和赵志刚只是确定好范围在哪一块,但是具体位置却没有定下来。
赵志刚说得十分好听,要把这个机会让给许扬和银杏,让他们选择,喜欢哪里就定在哪里。
这不,到了周末,许扬和银杏仍然一大早爬起来,骑上车子就往那边赶。
除了吃饭的时候休息了一下,许扬脚就没停过,不是在走路,就是在骑车。
银杏则带着笔和纸,按照她自己的理解画地图,并记下每处的的大概面积,离年底开通那趟地铁的距离,路线等等。
她记得无比认真,劲头完全不输在考场上参加高考的时候,连有些明显看起来不适合建娱乐广场的位置都不放过。
这次的调研不但要用到娱乐广场上,她还打算私下再入手一套房子。
地铁附近的房子,买着绝不会亏。
只不过现在坐地铁的人并没有以后那么多,大家对住房,特别是地铁附近的住房也没有以后那么狂热。
趁着这个机会,投资一下。
再晚点,恐怕附近的房价就要突飞猛进。如果以后娱乐广场盖起来,又运作的不错,那投入的资本翻得可不止几番。
本来把钱转给赵志刚后,口袋里空荡荡,但是四月许扬的电器铺子和她的铺子进账都不错,已经算过,再存上一两个月,能买个小点的住宅。
俩人花了差不多七个小时,才把范围内大大小小的地方逛完。
五月的白天已经有些热了,日照头顶要升烟,银杏的喉咙都是干的,脸蛋也被晒得红扑扑的,像是涂抹了红色的粉。
踩点已经完成,许扬的两只脚拼命的蹬,恨不得把自行车骑车风火轮的速度。带着银杏向日用品商店奔去,那边有风扇,可以吹吹,凉快凉快。
幸好离得不是特别远,十几分钟后就到了。
许扬把车子停在商店门口,银杏脑袋昏沉,双腿自然往前伸了一下,准备下来,不妨意她的正前方有人。
一位妇女骂骂咧咧的声音响起,“你走路不长眼睛啊,这么宽的路都能撞过来。”
这么熟悉的声音,这么熟悉的调调,这么熟悉的话语,个子高度也差不多,连穿的衣服都一模一样,不正是那个脑袋顶锅的人吗
上次她顶着锅,银杏没看到外貌。
这次她左手拿的两个暖水瓶,右手提了八口碗,脸终于露出来了。
银杏仔细瞅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