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2(2 / 2)
“小石头你怎么穿成这样”
“父亲大人,孩儿得以与柳府柳公子相识,现今成为其伴读。今日前来便是向父亲与母上辞行,今后孩儿将与柳公子一起前往青蓝府书院,恐怕很难时常和家中二老相见了。”
高安说出事先准备好的话,柳元过来就是为他圆这个谎:
“老人家安好。我与高兄一见如故,若是您能准许高兄助我,此后柳某绝不会忘记高兄与二老的恩情。”
柳元显得非常客气,一般伴读可不会让主家如此客套。当然高梡夫妇根本没见过什么世面,所以也不会发现其中纰漏。
此时高氏在屋内听到他们所言,冲出屋子一下抱住高安。
亲人离别后重逢格外欢喜,更何况高家夫妇虽然懂的不多也知道三子终于找到了离开村子的机会,更是欣喜。
柳元将自己买下高家村所有土地的事告诉了高梡夫妇,并决定让高梡成为村中主事,秋收时与柳府人员一起负责收租一事。除此以外柳元还将高梡目前种着的土地直接赠予夫妇二人,在高梡看来他们家可谓一飞冲天。
就这样虽然二位老人有些不舍,还是答应让高安同柳元一起离开。他们以后也许不会再频繁相见,但儿子的前程无疑更为重要,二老绝对不会因为思念之情就让高安放弃这个机会。
柳元与高安在高家住了一夜,第二天便又离开了高家村重返邹平县城。
在路途中柳元略微犹豫一下后还是问了高安:
“高先生真的要离开邹平县这外面可不太平,若是高先生肯留在邹平县不管以后如何柳某定会供奉于您。”
柳元仍试图招揽高安,尽管他的命途今后必定一帆风顺但若高安肯留下柳元便会觉得即使天塌地陷自己也不会有任何担忧。
高安如同柳元所料那样摇了摇头:
“高某还有事要做,且若柳公子照高某所言去做定可平步青云,高某在与不在无甚区别。”
高安拒绝了柳元的邀请,看样子他是真的要离开邹平县,却不是去青蓝府也不是伴读柳元。
“高某离开后父母二老就要劳烦柳公子费心了,同时希望柳公子替高某保守秘密。”
“那是当然,今后二老便是柳某父母,若不是高先生要求守密柳某肯定会将二老接到县城中来。”
柳元拍着胸膛保证道。
高安对柳元点了点头,两人在邹平县城便直接分开。高安向柳元要了些盘缠,随即消失在漫漫夜色之中。
冬去春来,转眼间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万物开始复苏,运河旁的柳树渐渐抽芽、生叶、结絮。不知不觉柳叶已然长得葱葱郁郁,柳条也在逐渐温暖起来的郁郁春风中飘荡飞舞。
荼明城是一座临近运河的大型城池,这里是罗川府的府城中心所在,而且由于临近运河也让荼明城更是繁华无比,属于楷陇国最富有的地区之一。
俗话说饱暖思,人一旦不用再关心吃穿问题各种欲望便会飞涨。
荼明城便可以称之为一个纸醉金迷的地方,这里遍布茶楼、酒肆、戏园、青坊,沿街做小买卖还有打把式卖艺者比比皆是。
当然这种地方也少不了那些神神鬼鬼的人,算命先生在此地极受欢迎。那些富有之人都想让自己财富权势更进一步,当一般手段不起作用时他们便会求助于虚无缥缈的命运。
即使那些士人学子也会找算命先生算算运气,就算他们不甚相信算命先生所言同样想讨个好彩头。
这天荼明城街市上又出现了一名算命先生,不过这名算命先生实在太过年轻,连胡须都没留出来。世人算命多相信那些年长的算命先生,因为命理一道需要很高学识与极深研究才能有所作为,所以很少见到如此年轻的算命先生,也没人会找他测算什么。
第五百一十一章 算卦
世有落魄的算命先生,自然也有穷困潦倒的读书学子。
此时已然是春暖花开之时,距离府试后的会试没有多少空闲时间。会试又名春闱,是科考中最为重要的一道关卡。若是中得会试便有资格参加此后的殿试,即使殿试未果也可获得贡生身份,一生可得富足。
府试一过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愁,中得者兴高采烈预备会试,未中者早已返回故里。当然只有中得会试才可真正得以安心,此后起码可以不愁吃穿用度,府试仍算不了什么。
会试开始前这荼明城聚集了大量士人才子,都是来这里参加会试春闱者。
前朝会试全然在楷陇国都城甫青举行,但今朝开国帝皇为体士人学子劳苦,特改为各个州府府城都可进行会试。罗川府府城便是荼明城,因此整个罗川府中学子都会来此地参加会试。
参加县试、府试者多是年轻学子,但参加会试者年纪便明显大了许多。过得府试便可保留参考会试籍档,因此每年都有大量过往会试未中者一年又一年参加会试。然而会试难度实在太高,年年不中者大有人在,因此可以看到许多年龄极大的学子。
研学不但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时间的事,也会消耗大量财富。年年不中年年考,便会一点点拖垮一名士子家世。正因如此这些屡试不第的学子中,年龄越大越显得落魄不堪,不单体现于精神神态上,衣着穿戴也是如此。
今朝名为“丰”,丰朝帝君一向崇尚道法,因此全国上下无不尊道。世人学子同样染得丰朝风气,现今进行会试者均会先为三事:
第一事乃是祭祖。丰朝之人相信祖先有灵,可以保佑子孙事事顺利。科考乃是后世子孙一生最大考验,因此所有学子都会祭祖请求祖先护佑。
第二件事是拜神。丰朝学子敬星神帝君,自古传言有星名为文昌,文昌星上住着掌管天下文运的文昌帝君,每年会试考核开始前各地学子都会去祭拜文昌帝君。
第三件事便是算命。由于帝皇崇道丰朝中各种算命先生数不胜数,其中大都没有真才实学。然而那些学子可不管这些,他们都想讨个好彩头,因此只要那些算命先生说些好话即使不准也没人去多追究。
每年春闱会试前荼明城这里都会聚集大量算命先生,为的就是赚取这份固定的祝语钱。直到会试结束发榜后几天他们才会离开,因为若是刚好说中一名会试高中者,那中榜之人还会特意再来送上一份更为丰厚的“喜钱”。
年轻的高安不知怎么也来到了这荼明城,他仍是一副算命先生行头,摆摊是也还是撂地一块“命”字粗布。
此时荼明城各个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各种模样的算师,一般学子大都会找那些卖相好看起来有几分气势的算命先生,所以高安这边根本没什么生意,看起来十分冷清。
高安并不着急,只是将怪异的摊位摆了出来,然后就盘坐在一旁闭目养神。
一天过去他一无所获,便收拾好东西找家信道的人家借宿一晚。说来也怪,每次高安所找人家都会让其留宿,高安并不会多住,每家只住一晚。
这天高安仍像往常一样摆出卦摊,结果刚刚摆出不久就有一行四人路过。这四人看穿着打扮都是来参加会试的学子,个个气宇轩昂高声阔谈。
他们路过高安的卦摊时其中一人留意到此地竟然有如此年轻的算师,顿时来了兴趣。
那名名穿着浅青色衣袍者注意到高安的存在,顿时来了兴趣:
“这里竟然有如此年轻的算师,不知这年轻算师算得可准”
他旁边三人也看到高安的卦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