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节(1 / 2)
恭倾也被楚皇给带去交给了黄老先生,让他好生教导。
黄老先生也许久没有见过读书天资如此聪明的人了,就尽心尽力的教导他。
他从陛下的言辞当中,已经能够看得出来,陛下相当的看重这个孩子,将来有可能会被立为储君。
虽然他不明白陛下为何不直接立九殿下为太子,但他却相信陛下做事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
所以他能为国家做点什么就做什么。
转眼就过去了两三个月。
朝中立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了。
这一天,群臣又当朝上奏,让楚皇立九皇子为太子。
大皇子党和三皇子党的就争论了起来。
他们争论的中心点无非是谁最适合当这个储君。
这可关乎到他们党派的荣华富贵,所以必须得力争。
“立太子当然要立大皇子,大皇子身为嫡长子,是天命所归,也符合祖上的规矩。”
“自古以来立贤不立长。
古有文王弃伯邑考而立姬发,西周一统天下。
后有唐太宗开创大唐盛世。
所以臣下以为三皇子文武双全,更有雄韬伟略,更合适当储君。”
“臣以为九皇子更合适。
九皇子聪颖过人,且有治国之经验。
臣听闻大燕朝堂在九殿下的治理下政事清明,朝堂贤臣居多,并且深受百姓爱戴。
所以,臣下以为九皇子更合适。”
“李大人,你这话就有些言过其实了。
倘若事情果真如大人所言,殿下又怎么会被大燕的皇帝追杀?”
几方人争论的脸红脖子粗的。
楚皇让他们吵,等他们吵够了都吹胡子瞪眼了,这才开口,说:
“众爱卿,储君之事朕自有打算,你们不用再操心。
大皇子封安南王,封地在安南府,三皇子封淮阴王,封地在淮阴……
九皇子封温岭王,封地在温岭……”
群臣一听都傻眼了。
这几个皇子,除了早逝的那几个之外,全都封王,从此无缘皇位了。
群臣都面面相觑。
大皇子和三皇子也傻眼了。
他们斗来斗去,父皇根本就没有打算立储君?
又或者是这位老九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
宫里还有几位小皇弟,父皇要把皇位传给他们?
沈修远心中一喜,立刻跪下谢恩,说:“谢父皇恩典。”
------------
第734章 他要封地就是要将她带走的吧?
他心里想着,这回就能带着沐冬至远离楚都了。
等他安定下来,就会给兄长送信,让他将沐冬至的父母他们全都迁过来。
到时候也把乞儿给接过来,跟他们一起住。
以后,他只要治理好自己的封地,就可以安然无忧了。
大皇子和三皇子看到沈修远口头谢恩,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跟着谢恩。
群臣这才拱手道:“陛下圣明。”
他们这边一封王,很快就择良日出发到自己的封地上去了。
沈修远和沐冬至都喜不胜收,两人连忙收拾东西。
现在要是赶到封地上去,还说不定还能赶得上秋种。
是时候种小麦和油菜了。
他们安定下来,估计要到年后才能把亲人们全都给接过来。
大皇子和三皇子都来找沈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