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2)
只是老皇帝病故前,国库已经空了。经过齐靖渊这几年的努力,大齐国库也不怎么充盈,眼看着天要冷起来,需要银子的地方多了去,边关的军饷需要发,还要顾及各地的雪灾等等。
修建圣麟台这事儿齐靖渊一直压着不肯批。
大家都知道主意虽然是别人出的,但那是太后的心里话。齐靖渊不批,太后为此很生气,觉得他不给自己面子,故意凉薄她,甚至有和皇帝作对之嫌。
小皇帝齐钰夹在太后和齐靖渊之间左右为难。
现在小皇帝开口,如果齐靖渊再压着不批,朝臣那里自然又有话可说了。
摄政王连太后和皇帝的面子都能驳回,说他没有二心谁信?
谢临溪看的明白,有些人为了权势就这样。哪怕明知道齐靖渊做这些事不是为了自己,但他们就能昧着良心用此挑拨摄政王同小皇帝之间的关系。
谢临溪这辈子没受过什么关爱,性格乖张,想法异于常人,有时会觉得对这些人讲道理还不如放屁呢。
不如就让他们自己作,作到最后就知道死是怎么写的了。
走吧。耳边传来齐靖渊低沉沙哑之声时,谢临溪回过神,看到他已经整理好衣服了,便跟在他身后前去见小皇帝。
第3章
小皇帝齐钰如今十一岁,因出生时在娘胎里呆的时间有点久,生下来身体就很虚弱。这些年一直用药养着,一年中有大半年的时间是在吃药的。
许是因为吃药的时间太久,稍微离的近些,就能闻到他身上若有若无的药苦味。
小皇帝因为不怎么处理政务的缘故,所以下了朝一般就会回到自己的乾宸殿。
齐靖渊虽权势滔天,又贵为摄政王,受皇帝尊敬朝臣畏惧。但他的身份说到底还是一个王爷,小皇帝年纪再小,手上再怎么没有实权,他还是皇帝。
所以小皇帝有事同他商议时,只有他去乾宸殿的理儿,没有小皇帝去景华殿的道。
这也是当初那个咒骂齐靖渊的御史自杀,小皇帝去景华殿诚惶诚恐的表明心迹后,齐靖渊最为被世人诟病的地方。
皇帝亲临他的住处表达歉意,在外人看来自然是犯了大忌讳。
那次之后齐靖渊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那么似笑非笑的对着皇帝说了几句关切之语。以后小皇帝倒是没有在做这样的事,也没有行使过皇帝的权利召见他。
要不然三天两头来这么一出,谁都受不了。
到了乾宸殿,谢临溪一脸正色的给小皇帝请安。
不过他人还没有跪下,便被小皇帝阻止道:谢统领快快起身,不必多礼。
小皇帝因为身份问题说话时尽量表现出身为帝王应有的威严,只是他到底还是一个孩子,说起话来脆声脆气的。
谢临溪顺着小皇帝的话站起身,道:谢皇上恩典。而后微退两步,在齐靖渊身后半步的距离站着。
朝堂上人人都知道他是齐靖渊身边最信任的人,看在齐靖渊的面子上也不会对他多加为难,甚至会恭维着。
例如在小皇帝这里,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让他行礼跪拜的。一来是表现出对齐靖渊的尊重和认同,二来小皇帝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至少显得平易近人,又或者是给人种皇帝畏惧摄政王,哪怕是摄政王身边的人都不敢得罪。
总而言之小皇帝既然这么说了,他要执意行礼的话会弄的齐靖渊和小皇帝脸上都不好看。
更何况他对齐靖渊并无二心,对小皇帝这看似恭维实则捧杀的态度也没太多别的心思,甚至觉得这样挺好的,能少跪几下他自然乐意。
这厢齐靖渊同皇帝打了招呼后坐下,然后轻声道:谢统领也坐吧。
谢临溪心中微讶,在他眼里齐靖渊做事一直是比较有分寸,很少给人留下把柄。
可现在他在小皇帝面前主动开口让自己坐下,甚至没有询问皇帝,这无疑是在越界。
小皇帝也是一愣,有些讶异和不安。他到底年幼,脸上表情控制的还不是很好,过了一会儿他才按捺住表情轻声道:皇叔说的是,来人,给谢统领看座。
坐在我这里就是了。齐靖渊笑道,从声音里可以听出,他心情很不错。
谢临溪表情分毫不变:多谢皇上,多谢王爷。
随后他在齐靖渊身后的位置坐下。
殿内寂静起来,四周宫人静立。齐靖渊默默的喝着茶,谢临溪目不斜视的看着他的头顶,研究着他如墨般的头发。
小皇帝在主位上坐立不安,神色欲言又止。
若是以往,齐靖渊看到这一幕定会主动给小皇帝台阶,问他有什么事。
但今天,齐靖渊一直没有吭声,就那么神态认真的喝着茶。
明明没有人看自己,小皇帝齐钰还是觉得自己手心里满是冷汗。
他觉得有点难堪,又有点紧张。
最后他咬了咬牙声音尽量平静道:皇叔,朕有事想要请教一下皇叔。
齐靖渊这才放下茶杯,看向皇帝温声道:皇上请讲。
小皇帝道:这几日母后身体不适,朕也因有病在身不能前去侍奉。烦闷之时突然想到皇叔和太傅曾给朕讲的有关孝道之事,朕深觉自己乃是天下最为不孝之人。自打朕登基以来,从未铺张浪费过半分,一不能使国库充盈二不能使母后安然。想到此处,朕心中甚是惶恐不安。所以今日朕特意想请教皇叔,朕身为皇帝,如何能对母后尽孝对国家尽忠。
他一句没有提起太后想要修建圣麟台之事,却句句都在说这件事。
谢临溪心道,这皇家人说话就是这么喜欢拐弯抹角,不觉得累得慌吗?有什么话不能敞开了说,非要山路十八弯的拐。
明明是亲人,说句话都要藏着自己的心思,想想也是不信任的缘故,挺着怪没意思的。
齐靖渊呢,一会儿拒绝小皇帝时肯定会引经据典各种分析,最终得出不能建圣麟台的结果。虽能令人心服口服,但最终还是会被人说成无视太后藐视皇帝。
还不如那么直接一句话,建圣麟台可以,银子从哪里出?国库的情况小皇帝也是知情的,要不然大家把事儿摊开了说,看看朝臣和老百姓怎么说。
干么要做这种吃力不落好的事儿呢。
谢临溪心里这么逼逼叨叨时,齐靖渊定定的看了小皇帝一眼,他道:皇上说的可是要在宫里为太后修建圣麟台的事?
四下寂静,没有人想到齐靖渊会这么问。
小皇帝本能的想要否认,可是根本没办法否认,他说这么多的最终目的还是为太后。
谢临溪也是惊奇的不行,他心里虽然有这样的想法,可从来没想过齐靖渊真的会这么说这么做。难不成当初那半口药的药效太强,把他药的没那么理智了?
没有人说话在齐靖渊意料之中。
他挥了挥手对着身边服侍的内监吩咐了几句,让内监把太傅季明毅、六部尚书连同其他三品以上的官员都叫来。
小皇帝一听这话神色微变,他道:皇叔这是?
齐靖渊幽幽一笑,眉眼冷淡:皇上,我不是教书匠,很多道理也讲不出来,此疑惑既是太傅讲课后留下的,当由太傅为皇上解答。至于其他大人,我觉得有些事皇上也该听听他们的意见。
小皇帝勉强一笑道:皇叔说的是。
不管众人心里对齐靖渊是怎么想的,觉不觉得他是个霸道无常之人,在接到召见时都会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