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2 / 2)
说得好!小小少年便有这等才思、这般情怀,实乃国朝大幸!欧阳修一拍桌子,开怀大笑。
其余诸官纷纷点头。
再次肯定,男宠之说,多为无稽之谈。
说了半晌话,菜还温着。
众人不舍地看了好半晌,才狠狠心下了筷子。
吃的时候依旧带着十足的小心,实在不忍心破坏这等美景。
最从容的反而是司家的几个崽子。
这些时日,司南天天在这里试验,成功的、失败的,最后都进了孩子们的肚子里。
所以,他们一点都不惊奇,还有心思窃窃私语
我这份是亭子,我上次就吃到亭子了。
我的是大河菌子汤!好鲜好鲜!
师父哥有饭吃吗?
应该没有吧,待会儿还要安排表演。
我这份还没动,给师父哥留着吧!
那我的分你一半。
我也分给你一半。
孩子们懂事地分起了菜。
高滔滔不由笑道:你们安心吃,不用担心南哥儿,他人就在御厨,想吃什么没有?
对哦
孩子们眨眨眼,冲着高滔滔憨憨地笑起来。
高滔滔心下一软,把专门为宗亲命妇准备的甜果子端给他们。
小崽作为代表,奶声奶气地道谢。
高滔滔温声道:好孩子。
心下不由想着,这样一个乖巧可爱的小娃娃,若能给自家大郎做伴读,想来是不错的。
以往宫宴,君臣续话的时间远远多于吃饭,这次却不然。
众人吃完山川,又想吃河流,边吃边猜测是用什么做的,还兴致勃勃地跟旁边的人讨论。
这边,赵祯刚吃完千字,发现是芋头,又去吃里,居然不再是芋头了,而是香软的白萝卜,开心得像个寻宝的孩子。
还委婉地向皇后显摆:我瞧着你那份都是绿油油的山头,要不要我夹几片屋顶给你?
官家的好意妾心领了,妾不吃肉。皇后没好气地说。
赵祯笑呵呵:司小娃当真细致,连这个都注意到了。
是啊,一个外边来的小厨子都知道她不吃肉,同床共枕的官家却不知。
皇后很憋屈,想找茬。
赵祯机智地转移话题:时间快到了吧?该表演了。
司南接到他的暗示,冲殿外打了个手势。
一声锣响,震惊四座。
皇后满肚子的牢骚顿时哽在喉咙。
就很憋屈。
众人的注意力终于从食案上拔出来,看向殿中央。
开宴前已有数名宫人布置好了场地,围着帘幔,隔着屏风,瞧着倒是挺神秘。
众人其实并没有多期待,左右不过莺歌燕舞,区别只是今年舞娘的腰或许比去年更细
欸?
这是啥?
帷幔撤去,殿中没有舞娘,只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围栏、木桩和人工搭建的斜坡。
正疑惑,就听见一阵清脆的铃声,殿外冲进来一个英姿勃勃的少年郎。
少年骑着一辆涂着彩漆的自行车,转弯、跳跃、过障碍、翻跟头各种高难度动作轮着来,就像那车子长在他身上似的。
第一位少年的表演还没结束,紧接着又来了一个,动作难度更大,也更加精彩。
众人几次想要叫好,又生生忍住。
赵祯没忍,笑眯眯地叫了声好。
骑车的少年吱的一声停在原地,双手离把,前轮凌空,就这样连人带车一并朝官家见了礼。
众臣实在没忍住,连声叫好。
大辽使臣激动地站起身,敢问官家,这是何物?怎的像匹铁马?
赵祯朗声一笑:贵使说得贴切,这物就叫铁马。不用喂食,不用放牧,也不会生病,还能像马一样驮人带货,只要人不累,这铁马便不知疲倦。
使臣豪爽一笑,这敢情好!这物是如何生出来的?单是宋地能生,还是我大辽也能?
这话说得巧妙,玩笑中又藏着机锋。
赵祯没答,故意绕了个弯子,先看表演,看完了,贵使大可自己判断这马能不能在贵国扎根。
辽使抱了抱拳,欣然坐下。
司南依着场上的形势掌控着节奏。
又是一声锣响,表演进入趣味环节。
再进来的便不是单人单车了,要么双人,要么三人。还有一个人骑车,后面挤着数位叠罗汉的少年,或坐或站,摆出好玩的造型。
有人故意从车上摔下来,摊开手,做出一个夸张的表情。
众人笑声不断。
殿内的气氛达到高潮。
再往后才是重头戏,也是官家一直捂着没有公开的秘密武器
先出来的是一排与现代自行车高度相似的单车,主框架和链条皆是铁制,有的载着人,有的拉着货。
再往后是带斗的三轮车,车斗有大有小,或装着粮食,或放着箱笼,有单人骑的,也有双人骑的,为了表明载重量,最后一辆车里足足撂了十大筐铜钱!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车子的车轮不是常见的木制,而是用铁环和辐条组装而成,车胎外面用兽皮包裹,里面塞满了皮毛、布料和茅草。
就算磨坏了也不怕,换起来方便,且不贵。
骑车的人没有玩花样,只是像正常行路一般或快或慢地骑着,拐弯、上坡、过洼地,皆不成问题。
在场之人不由严肃起来。
能参加宫宴的,没一个不带脑子的,他们敏锐地觉察出这些铁马的用途。
尤其是别国使臣,本就心痒难耐,偏偏司南还在旁边极力推销
方才官家已经说了,这铁马不用喂,不会生病,不怕累,一用就是一辈子。
好用,还不贵,除了个别位置,其余部件皆能用竹、木代替,即使普通百姓也能买上一辆。
运粮食、送信件,赶集上店,拖家带口,想干什么干什么。
哦,对了,后座绑个犁还能代替老牛耕地。还是那句话,牛要吃喝、会生病,车子不会!
司南激情收尾:还犹豫什么?买它!
夏使第一个站起来,大夏要十、不,二十辆!
二十辆,足够他们拆开,琢磨出怎么做了。
赵祯笑着摆摆手,这车子我大宋尚且供不应求,实在没有余力再卖与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