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负债小可怜》TXT全集下载_9(1 / 2)
这对兄弟姓许,名字就叫许大和许二,往常在他们斜对面的位置摆摊,卖些锦州聊湖地区特有的湖面。大概是因为味道好份量足,有船来时,生意也相当不错。
荆殊和乐谣对视一眼,加快脚步朝那处走去。
荆殊走得快,把推车往旁边一搁,便上前询问道:“今日是怎么了?”
他们不劝架不行,乐谣的摊位就紧挨着刘老汉的米糕摊子,三人此时就是在他们摆摊的地方争吵。
“这老头为老不尊,还偷人东西!”许二听到有人问,巴不得把事情都捅出来。
刘老汉也不甘示弱:“那凳子就摆在那里,谁知道是你家的?没人要的我拿走怎么了?!”
“呵,大家都在这里摆摊好几天了,这里哪家有这么新的凳子?”许二冷笑,“您还真好意思拿。”
通过两方你来我往的对峙,乐谣很快弄明白是发生了什么事。
但她站在荆殊后面观察了一阵,却对着许家兄弟颇有好感。
几人并不算熟络,但毕竟聚在一处做生意,是叫得出对方名字,偶尔无聊时眼神对上便相互-点-个头的交情。
但乐谣注意到,在她和荆殊到来之后,许家兄弟便有意移开了位置,退出了他们的摆摊范围之内,生怕妨碍他们。
反观跟他们关系比较好的刘老汉,似乎是见到“救兵”来了,则越发嚣张,叉着腰恨不得牢牢霸占在原地。
要知道,乐谣装满了竹筒饭的推车一直放在一边,还未能安置开呢。
另一边,荆殊头疼地打断了刘老汉的狡辩。
“老汉。”他劝道:“就算你捡到时不知道东西是谁家的,现在失主找上门来了,你还给他们就是了,这有什么好吵的?”
“就是!”许二附和道,“但是这老头顽固得狠,一直在狡辩,就是不肯还东西。”
刘老汉见荆殊居然没有帮着自己说话,十分震惊。
他张了张口,似乎有些窘迫,半晌还是不肯放弃,挤出一句:“你,你们怎么证明那凳子就是你们的?”
“那凳子不值钱!”许二都无奈了,“我们摊位几个凳子都是我自己做的,这两日就是嫌麻烦才扔在码头边,想着这东西也入不了贼人的眼。”
他轻蔑地看了一眼刘老汉:“要不要我去车上找几个回来给你对比看看。”
这下子,刘老汉不好再抵赖了。
他木着脸,回身把两个小凳子交换了出去,离开时却隐晦地瞪了乐谣和荆殊一眼。
荆殊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趁着摆摊的时候询问乐谣:“我怎么觉得这刘老汉……记恨上咱们了呢?”
乐谣倒不在意,只轻轻“嗯”了一声。
她道:“没事,不过一点小摩擦,我过几日便能解决。”
荆殊看向乐谣的目光立马转为倾佩:“你总是有办法。”
乐谣看了他一眼,转身又默默收拾起来。
这一日,依旧没有船只靠岸。
晚些时候,许二端来了两碗刚刚下好的湖面,送给两人。
“刚才还要谢谢你们两个。”他笑道。
荆殊和乐谣自认也没做什么,根本不愿凭白受礼。他们婉拒了两句,但许二只豪爽一挥手:“唉,说那么多做什么,你们吃就是了,不过是两碗面嘛。”
乐谣也不再推拒了,转身取了两个竹筒饭作为回礼。
许二没有拒绝,安心收下。
他饶有兴致地与荆殊闲聊:“你们来的第一天我其实就想过来打招呼了,但是你们生意好,往往不到中午就走了,一直没寻到机会。”
“哈,我们是小辈,本来是我们应该去和两位大哥打招呼才对。”荆殊道。
他应付这种事情来居然十分熟练,面上的笑意也恰到好处,乐谣观察了一会儿,果断让他与许二聊开了。
“我那时候见你教训那些船工,嘿!拳脚功夫是真厉害!”许二不住赞扬道,“荆小兄弟看起来也是上过战场的人?”
荆殊喝了一口面汤,点了点头。
“以你的身手,最少怕不是个拾长?”许二问。
荆殊摇了摇头,笑着解释:“我年纪小,多亏得有其他人照顾才活了下来,在军中倒没什么职位。倒是两位哥哥……”
他打量了一下许二,又看了看留在摊位没有过来的许大:“……看起来不像是会被埋没的人才,怎的也会卸了甲呢?”
“唉不谈了。”许二摇了摇头。
他自述道:“我哥哥比我厉害,差一点做到百夫长的位置,但是当年在一场守城战役中,他不幸受了腿伤,现在走路都不灵便。我嘛……反正也一直受我哥哥庇护,他退役后,我便也跟着回来了。”
“原来是这样。”荆殊拍了拍他的肩膀,“虽然离了军队,但你们兄弟如今互相扶持,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
许二喜欢听这话,顿时眉开眼笑:“我也是这样想的。”
他道:“我们也想跟这里的摊贩搞好关系,但这些人来来去去的,今日刚交换过姓名,明日他可能便不来了。
“如今在这里常驻的也就五六家,咱们打过照面,今后才好相互支持。”
荆殊不住地点头:“正该如此!”
两人又聊了一会,许二终于意犹未尽抱着那两个竹筒饭离开了。
荆殊见他回去之后,和哥哥一人一个分食起来,尝过味道后眼睛一亮,遥遥朝着他们比起大拇指。
荆殊开心地朝乐谣道:“看,所有人都喜欢咱们的竹筒饭!”
乐谣也不知道他在开心些什么,只淡淡点了点头,“嗯”一声。
到了下午,江面上依旧没有什么动静,乐谣便起了回家的心思。
但他们的摊位还没收拾好,就见码头对面的方向,走来了一群女子。
打头那个乐谣还见过,正是刘老汉曾与她提过的,东陵码头这边真正的势力头子——伶红。
经过这段时间,乐谣也明白了,东陵码头边有一个自发形成的“红-灯区”,伶红就好比这一片的老鸨,许多姑娘都依靠在她手下谋生。
但是伶红为人比较正派,还从未传出什么逼良为娼的事情,附近的人也愿意卖她的面子。
久而久之,大家便默认了这一片是她的地盘。
在此之前,乐谣也就与她打过一次照面,此时再相见,心中也没有什么数。
但好在伶红也没有要为难人的意思,似乎就是单纯带着人来买东西的,尝过了乐谣的竹筒饭之后,还一口气买了七八个。
“这东西当真是新奇,你是怎么想到用竹筒来装饭的?”趁着乐谣打包的功夫,她柔柔问道。
乐谣一愣,随即答道:“家中后山竹林成片……有次不经意间想到了,便试了试,也没想到会有如今的效果。”
荆殊是知道乐谣的手艺。
他有些不满意乐谣如此自谦,但也不确定当日乐谣第一次做竹筒饭是不是只为试验,只能在后面跟了一句:“你该多试验试验,你做什么都好吃。”
乐谣偷偷瞪了他一眼。
她知道荆殊这番话不只是为了夸赞她。
他的口味比较挑,近来已经有些吃腻了这竹筒饭了,这是隐晦地提醒她要换菜单了。
荆殊接收到了乐谣的警告,却不以为意,心大地继续搬动炉灶。
伶红笑着看着两人:“确实可以多弄些花样来,江上的船工从比锦州富裕的地方来,对于寻常的东西颇有些看不上眼。
“这附近,也就只有你们这竹筒饭和对面的湖面还新奇些。”
乐谣想了想,尝试性问道:“伶红姐姐……知道船只什么时候会再来吗?”
“这几日确实是冷清了。”伶红捂唇笑了笑,复又道:“不过无需担心,再等一日,大概后日开始,便会有许多船只到达。这里,也会比前几日还热闹些。”
乐谣见她和蔼,便试探性地继续追问:“船只的停靠,是在每月固定的日子吗?”
“我很少见到你这般心思敏捷的女子了。”伶红看着她,摇了摇头,“船只的停靠没有固定的时间,要按照他们往返一趟的时间来推算……每艘船去的地方不一样,往返的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真要说起来,十分复杂。”
乐谣点了点头。
她对着伶红赞叹道:“伶红姐姐都记住了,您才是心思敏捷之人。”
“我不过是已经习惯了。”伶红道。
见乐谣还要问,伶红却取了东西退后了两步:“你是清白的姑娘,做的也是清白的生意,最好不要与我这样的人多有接触。”
说完,她便转身踏着莲步离开。
等到乐谣回过神来,就见她的背影已经走得远了。
她十分感激伶红方才与她透露的这些消息,也有些懊悔刚才一时出神,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
荆殊见她皱着眉头,凑上来关心道:“怎么了?”
乐谣摇了摇头。
她道:“伶红说船只要后天才来,我们明日便无需过来了。”
“嗯!”荆殊欢快地点头,“总算可以休息一天了。”
乐谣将炉灶熄灭,不客气地使唤他:“想得美,明日还有别的事要做,快过来帮忙。”
荆殊肩膀一垮:“来了!”
回去的路上,乐谣并没有按照往常一般,直接回家。
她拐了一点路,将推车上的竹筒送出去不少。
这些竹筒是她三天前就做好的,因为这两天没卖出去,出了在家消耗的,还剩下许多。
在没有冷冻技术的古代,这些熟食能保持到现在还不变质已经是极限。
按照伶红所言,如果下次开张要等到后天,乐谣便不能再把东西留着了。于是她索性选了乐全和其他几户与她关系好的人家,送了好些竹筒出去。
但即使这样,回到家中时,车中也还剩下十多个竹筒。
此时天色还未晚,乐谣在家中稍稍歇过,喝了点水润喉,便叫来乐阳:“你知道江胜他们在哪儿吗?”
“啊?”乐阳没想到乐谣要问的居然是这个,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回过神后,他点点头:“知道的。”
乐谣便道:“那边偏僻吗?我希望你去帮我把他叫过来。”
乐阳想了想:“不偏僻的,在西边那间破庙里面,我去叫他。”
他转身就要走,却被荆殊拦下,最终,两人一起出了门。
有荆殊跟着乐阳,乐谣也便不担心了,她一边记挂着要给荆殊升工资,一边进入灶房忙碌起今天的晚饭。
过了一阵,乐谣听到外面有追逐打闹的声音。
她出门一看,就见荆殊扶着院门,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而江胜几个则追在他后头,一副恼羞成怒的模样。
她问:“怎么了?”
荆殊好不容易止住了笑意,弯着一双眼睛道:“哎,那些小乞丐可太好逗了。”
乐谣有些无奈。
“你都多大了。”她把荆殊赶进门,“没事少与那些孩子在一处折腾。”
荆殊有些不服气:“我也是孩子呢!”
他原本挺着胸膛,回得气势十足,但蓦地发现乐谣才到他胸口下面的位置,恍然记起乐家这个一家之主比他还小几岁。
想起这段时间以来乐谣的种种表现,“还是孩子”的荆殊顿时蔫了,一声不吭埋下头,乖乖进屋里去了。
另一边。
江胜带着人过来之后,便拽着样子询问乐谣:“咳,你找我过来,有什么事吗?”
不待乐谣说话,他便故作不耐烦:“我可是很忙的,不一定有空帮你打理院子啊……有事快说。”
“没空吗?”乐谣看着他,“我确实想请你们这几日过来,帮我干一些活。”
“嗯……也不是不可以啦。”江胜偷偷瞥了她一眼,随后又道,“可是,我们不需要那些药水了。”
乐谣点头。
她指了指屋檐下的一个篮子:“那些东西是报酬,你可以先拿走,接下来三日每日里带上至少三人,过来帮忙就行了。”
江胜眼睛蓦地一亮,不顾形象往那篮子扑了过去。
等看清楚了篮中的东西,他颇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是啥?竹筒?我要这个做什么?”
“是竹筒饭。”乐谣上前。
她把东西都提了起来,随后道:“我帮你们加热一下。”
很快,随着灶房中清水翻滚的声音传出,一股混杂着竹香的肉味勾得江胜几人魂都出来了。
乐谣打开了一个竹筒,放到江胜面前,询问道:“怎么样?可以吗?”
江胜点得像要把整个头都抖出去一般:“可以可以,我答应你!我答应你!”
乐谣便把东西都捞出来,和竹篮一起交给他带走。
——
第二日,江胜果然如约,带着其他三个孩子来与乐家干活。
他面上带着红光,精神看着也比昨日要好上许多。
乐谣给他们分配了一些轻省的活计,几个孩子便聚在一起,打水洗着已经切割好的竹筒。
江胜几个小孩一看,立刻猜出这竹筒是做昨天那种美味的原材料,干起活来无比热情。
他一边刷着竹筒,一边与乐阳感慨道:“……你不知道,昨天我把东西带回去,一打开,唉,狗剩他们都馋哭了!那竹筒里面真是什么都有!有米饭,有蘑菇,还有肉!”
他舔了舔唇,似在回忆着那竹筒饭的美味,复又询问乐阳:“乐阳,你现在是不是每天都吃这些啊?”
乐阳摇了摇头。
也是只有竹筒饭卖不出去的时候,他们才会把竹筒饭当食物。这一次也是看着自家吃不完,东西又快坏了,乐谣才把竹筒饭分了出去。
不过,这段时间乐家的菜谱确实丰盛了许多,不说顿顿都能吃上肉,但每日里总能见到点油腥。
乐阳的病治好了之后,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已经从最初只有一把骨头的模样,渐渐养出了细嫩的皮肉。
“如果能天天吃这个,我真是,真是死了也甘愿的……”江胜埋下头卖力地搓着竹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