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三国]焚香祭酒 > 《[三国]焚香祭酒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6

《[三国]焚香祭酒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崔颂夹了一块肉,一边咀嚼,一边模糊不清地反问:“哞沈么族?

郭嘉看着他鼓起的腮帮,忍住想戳一下的冲动,给自己倒了杯水:“母日麦族,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女羌。”

……然而他并没有觉得哪里通俗。

同样没听过女羌这一说法的崔颂不再纠结称呼,反正是某个游牧民族的代指,叫A还是叫B并不重要。

见他心平神静,郭嘉不知想到了什么,出声提醒道:“这个族有些……不一般,你注意些。”

崔颂有些奇怪:“‘不一般’?”

若单纯是字面上的意思——这个部族的某些事物与其他部落不一样,郭嘉必定不会特意提出。

这个不同……或许指的是一些闻所未闻,令人难以接受的习俗?

见郭嘉话说一半,提点也点得十分隐晦,崔颂想起刚刚出去解决生理问题时在门外看见的守卫人员,终是放弃了寻根问底的冲动,

就在崔颂脑洞大开、胡乱猜测其中隐秘的时候,帐外传来一阵高昂的欢呼声。

崔颂掀开帐子,发现门外的人员都冲到栅栏外,似在迎接一支骑兵。

那支骑兵身穿藏红色的两档铠,头戴同色羽翎兜鍪,背挎长弓,手执马鞭,一个塞一个的英姿飒爽。

最重要的是……这队帅得叫守卫们脸红心跳的骑兵,全部都是女人。

走在骑兵最前列的那名女子大约双十风华,背着最大、最精美的长弓,蛾眉入鬓,悬鼻樱口,顾盼生辉,每走一步,绑在脑后的两根长辫便随之左右摇摆,英武生风,叫人挪不开目光。

她正与后方众人说着什么,忽然有人往这边指了指。她就势往这边一看,视线落在崔颂身上,登时眼中一亮。

这名疑似首领的女子踏着马靴大步走了过来。

“郎君,你醒了?”

崔颂拱手一礼:“多谢姑娘救命之恩。”

虽然郭嘉未及提起,但崔颂清楚地记得他昏迷前是落了水的,而郭嘉与他一样不通水性,又折了腿,无法在水中畅游。救了他们二人的,必然是这个部族的人。

这个女子看上去是首领,不论如何,谢她总归没错。

首领姑娘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还未等崔颂再加几句感激的寒暄,首领姑娘突然话锋一转,有些突兀地道:“小郎君不必客气,叫我元娘就好。”

崔颂一时不知该怎么接话,却听元娘姑娘洒脱地笑道:“睁开眼来,倒比睡着的时候还要俊美,”她折下路边的鲜花,递到崔颂面前,“若真感激我的救命之恩,不若以身相许?”

崔颂呆滞地顿了顿,只半秒的工夫,便收起脸上的一切异常,学荀彧的君子之仪温雅地笑道:“姑娘心善幽默,常人不及之。”

元娘摇了摇头:“我不是在开玩笑。”她拉过崔颂的手,轻轻地将鲜花放在他的手心,“自我见着你,就决定将你抢来做我的压寨相公。”

崔颂:……

元娘推着他的手,让手指慢慢合拢,将娇嫩花瓣关在掌心:“鲜花赠美人。请收下我对你的钦慕。”

崔颂哭笑不得,终于明白郭嘉的那句“不一般”是怎么个“不一般”法了。

“元娘姑娘……”崔颂斟酌用词,“你的救命之恩,颂定会衔环以报。但是婚姻之事并非儿戏……”

元娘叹了口气:“替你接骨的时候,我不慎看了你的下腋……如此,我若不对你负责,你的名节岂不毁了?”

好像有哪里不对?

崔颂脑中有无数字母乱飞,最终留下三个字母:W,T,F。

男人被看个咯吱窝就要结婚不然就毁名节……什么鬼?

崔颂嘴角抽搐,偷眼看向郭嘉,但见郭嘉一脸正色,然而眉梢微拧,显然憋笑憋得辛苦。

因着崔颂久久不言,兼之面部绷紧,看起来有些“忧愁”,元娘心中怜惜大起,低声宽慰道:“别怕,我会好好待你的。”

“噗……”郭嘉终是没忍住笑出来。虽然他很快就收敛了面上的表情,但那一瞬眉眼舒展,星眸落银辉的笑貌,仍叫不少人看个正着。

红妆如火的骑者们纷纷露出欣赏与迷恋的目光,元娘亦被这道美丽的风景吸引,盯了郭嘉的眼睛许久,喃喃赞道:“真漂亮……”

想到“崔小郎”的“忧愁”,元娘心中一动,对郭嘉说道:“我也很喜欢你——看你照顾崔郎的模样,你们一定是很好的朋友吧?……崔郎忧郁难解,一定是不愿与你分开的缘故,不如你和他一起嫁给我,怎样?”

郭嘉的笑还未完全收回,就和脸上的肌肉一块僵住。

崔颂从未见过郭嘉如此尴尬的表情,不由心中一乐。

元娘见崔颂的眼中有了笑意,更觉自己的决定无比英明。

“崔郎笑了,可是想通了,愿意嫁给我了?”

……

崔颂:……对不起郭嘉兄弟,我要向你真诚地忏悔。

※※※※※※※※※※※※※※※※※※※※

崔颂:让你笑我:-D

郭嘉:让你笑我:-D

第44章 心有所属

郭嘉大约也意识到这戏不是那么好看的。出于统一战线的自觉, 他将目光转向崔颂,一脸担忧地道:“崔弟气色不佳,可是还有哪里不适?如今已至安全之地,万不可强撑着。”

崔颂一怔,待与郭嘉的视线对上,他心领神会,左手握成拳举到唇边,轻轻地咳了几声。

“是我不好。”元娘歉意地道,“小郎刚刚遭受大难, 正是该好好休息的时候……我先走啦,小郎且安心静养,有什么缺的, 告诉顽奴,把这当做自己的家,莫要客气。”

郭嘉轻拍崔颂的后背, 示意他不要停下, 自己代为作揖道谢:“多谢姑娘。”

元娘出帐,细心地放下帘子:“小郎伤势未愈, 仔细着莫吹着风了。”

随后, 脚步声伴着金属碰撞的声音远去, 元娘带着一众女骑者离开。

崔颂放下手,一时觉得心情有些……难以言喻。

又有侍童端进来一个小篮, 里面盛着五六个李子似的水果。

崔颂拾起一个, 看着自己被绑成粽子的右手, 正考虑要不要连皮啃,旁边伸过来一只手,取过果子,三两下剥去外皮,递还给他。

崔颂看着红灿灿的果肉,胃口大开,把果子凑到嘴边咬了一口。

生津甘甜的汁水溢满口腔,等他吃完一个,旁边又递过来一个剥好的果子。

崔颂摇了摇头,郭嘉便自己吃了,拿细绢擦去手中的汁液,然后拉过崔颂的左手,替他擦净指缝间的果汁。

崔颂再喝了几口肉汤,擦了嘴,让人把餐具撤下。

郭嘉道:“刚刚虽是权宜之计,然崔弟身体未愈,确实应当好好休息。”

郭嘉想让崔颂上榻休息,最好能再睡一会儿。但是崔颂实在睡得久了,怕再躺下去脑袋更疼,婉拒了这个提议,只坐在榻上,与郭嘉大眼瞪小眼。

在娱乐方式匮乏的古代,养伤真的是一件很无聊的事。

郭嘉自觉造成眼前这一局面,他责无旁贷,遂主动寻找话题,给崔颂讲一些奇闻异事。

故事中蕴藏着为人处世的哲理,还涉及策略与人心,崔颂听得入迷,不知不觉就将一个时辰过了大半。待到郭嘉讲完一段,他意犹未尽,请郭大段子手再讲。郭嘉却只摇了摇头,蘸了茶水在塌边写上“静”“养”二字。

崔颂哽了一下,眼眸微转:“不若我也给你讲个故事吧。”

崔颂便将自己看过的故事,加了一层古代滤镜,以另一种方式描述出来。

现代人比之古人,文学修养或许远远不及,但要论精彩诡谲的故事,绝对不输半步。何况这是汉末,还不是小说演义盛行的明清。

于是郭嘉毫无意外地掉坑了。

互相挖坑、又不肯将故事讲完,只拽着悬念吊着对方,想让对方先讲的二人面面相觑,又恢复最初对坐无语的情景。

“那屠户是如何知道盗贼的去处的?”

“双蛇绕珠(SOS)究竟有何深意?”

两人同时开口,又同时静默。

郭嘉扶额,先一步投降。

他继续讲述屠户乙的故事。眼见说完一个小高潮,有人在帐外求见,说是奉大首领之命来送东西。

两个垂髫小童各捧一只大雁,另外有名个子高挑的女将抱着一方雕工简约的木琴,率先上前一步,执礼道:“元娘要我代她向二位郎君问好,听闻中原男子素爱风雅,以抚琴为雅事,特要我送上瑶琴一副,给郎君解闷。”

崔颂:……

这是他第一次感谢自己折了手,不需用弹琴来“解闷”。

郭嘉谢过女将,收下木琴,但婉拒了那两只大雁,客气地目送几人离开。

崔颂不明白郭嘉为何单独拒收大雁。郭嘉好笑地看了他一眼,悠哉游哉地道:“雁乃采择之礼,崔弟可是想收?”

这个时期的各项礼仪仍然遵循周制,行礼经。若两家要行秦晋之好,结昏礼(婚礼),则需纳采问名,以大雁为采择之礼,做聘婚之用。

崔颂十分庆幸那两只雁已经被送回去了,不然他可能会手疾发作,连雁带盘地丢出去。

经此插曲,“被求嫁”的事又一次被提到明面上,让人忽略不得。

崔颂觉得自己的头又开始痛了起来。

见此,郭嘉道:“我观元娘并非不讲情理之人,直言拒之无妨。”

崔颂点头。郭嘉取过被放在榻边的木琴,避开腿上的伤处,横在身前,按上琴弦。

一曲清缓悠扬,如溪流山涧,春花盛开。哪怕崔颂不懂音乐鉴赏,来到此地之后更视古琴如猛虎,也不禁觉得这首曲子弹得十分好听,连带着头疼都减轻了不少。

然而再优美的曲子,对崔颂而言也只是听过就罢,最多附加一个作用:催眠。

他就这么歪在榻上睡着了。

郭嘉一曲弹罢,觉得崔颂应当也休息得差不多了,正想让他继续讲解某河上的惨案,却见他早已睡得昏天黑地,人事不知。

……所以那个双蛇绕珠(SOS)到底是什么意思?

郭嘉只觉心中有一把小勾子在挠,再没抚琴的兴致。

盯着崔颂看了许久,郭嘉替他盖好毛毯,撑着一只竹竿出门。

睡梦中,崔颂好似置身于一片棉花中,四周柔软而温暖,让他舍不得离开。

没过多久,眼前亮起一束光,在镜子里看了十八年的面孔清晰地出现在他的眼前。

“好久不见。”“崔颂”合上手中的《百科全书》,目光向下偏移,正巧落在他的手上,“受伤了?”

崔颂拉开椅子坐下,端过他面前的牛奶喝了一口,简略描述了自己的遭遇,将细节部分一笔带过。

随即,他果断寻求外援:“如果有一个女子想要娶你,该如何拒绝?”

“崔颂”迟疑道:“娶……?”

崔颂点头,讲述了女羌部落的情况。

这种类似于母系社会的部落,“崔颂”也只在史书上见过。他从未接触过此类热情豪放的女子,此时作为崔颂的万能军师,竟也不慌不忙,打开手机迅速浏览网页,然后选出在他看来可行性最高的方案。

“听你所说,那位姑娘体贴心善。只要以心有所属为理由拒绝,她应该会知难而退。”

崔颂怀疑地看着“崔颂”。

“崔颂”神态自若,看起来胸有成竹。

这个问题姑且算是解决了,轮到“崔颂”让他答疑解惑。

“你和柳江雪是不是很熟?”

“柳江雪?”崔颂如实相告,“算是熟人,大嫂的表妹……怎么了?”

“这位柳姑娘最近总是抱着一本《三国志》,想与我一起探讨。”“崔颂”若有所思,“以前也是这样?”

“有过两次,不过每次都是不欢而散。”崔颂说道,“那时候她手上拿的是《三国演义》,说是要与我讨论三国的历史……”

“然后?”

“第一回 她说乱世女子生活不易,像貂蝉,寄人篱下,说是司徒的养女,其实连婢女都不如。王允到处宣称自己待貂蝉如亲女,私下却任意辱骂,恶意怀疑她偷人……待她表明心志,才欢喜地将她送人。又说貂蝉对肥董卓曲意奉承,对虎吕布虚情假意,身不由己,着实可叹。”

“崔颂”轻笑:“世道无常,人皆蝼蚁,上至王孙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可说是身不由己,哪只其中一人可怜?”

如貂蝉这般,好歹衣食无忧,不管她以身饲虎是情势所迫还是心怀大义,都是她自己的选择,为了改变未来而努力。真正可怜可悲的,从来不是“身不由己”,而是无法为改变未来而努力。

或因为不可抗力,或因为自身。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崔颂点头:“正是如此。我哥让我安慰她,我就和她说——貂蝉不过是个虚拟人物,正史上并没有这个人,很不必为她伤心……但是她好像一点也没高兴起来?”

“崔颂”同样不懂小女子的心思:“柳姑娘大约是性情中人。”

崔颂继续说道:“第二次她跟我提起,三国里孙策和周瑜分别娶了大小乔——两人既是兄弟也是连襟,成就了一段佳话……问我对兄弟连襟是个什么看法。”

“奇怪的问题。”

崔颂深以为然:“我和她说,正史上用的词是‘纳’,也就是说大小乔都是小老婆,孙策和周瑜二人算不上连襟……”

“结果柳江雪气得一个月没和我说话。”崔颂一脸莫名其妙,“她到底为什么生气?”

“崔颂”摇头:“女子的心思,我怎么会懂。”

崔颂遂将这个疑惑抛到一边:“对了,大神,你可否教我弹琴?”

堵不如疏,以防将来因为不会弹琴而露馅,还是早点学比较好。

弹得好不好另说,要连基础都不懂,想不露馅都难。

“崔颂”找了一家琴行,崔颂一路跟着,发现他能看见“崔颂”周围十米内的人与物,而那些人既看不到他,也碰不着他。

手把手地教了古琴的基础,宫商角徵羽所对应的琴弦,“崔颂”便开始演示弹奏。

担心古曲太过繁复,让崔颂连调子都记不住,“崔颂”选了现代的流行曲,从《千本樱》到《权御天下》再到《禁忌的边际线》,修长的手指飞快划过琴弦,引来围观者无数。

崔颂:EX0 Me?这个手速与节奏,你告诉我是入门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