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寒门枭士 >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430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43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延庆笑道:“祖父不是已经在临安买了一千亩地吗再买一千亩地应该不需要我拿主意吧”

曹评摇摇头,“延庆,这里面没有外人,我就给你说实话,一旦金国南侵,从河北到中原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根本就抵挡不住金兵的铁蹄,迁都是必然了,我考虑要么是迁去京兆,但如果金兵封锁函谷关一线,那京兆就彻底和中原以及南方失去联系,要么迁去巴蜀,也不现实,毕竟还有南方,所以想来想去,迁都去江南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把后路找好,你上次建议杭州,我也觉得不错,但苏州也有可能,还有荆襄一带,你说要不要三头押注”

李延庆想了想道:“荆襄不可能”

旁边曹俨笑道:“延庆说得这么武断啊荆襄还是我提的建议呢”

“荆襄无非就是襄樊或者江夏,襄樊是战略要地,东面是桐柏山,西面是荆山,襄樊正好位于这个南下的战略口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会很频繁,都城不可能放在这里,而江夏人口太少,交通不便,我在嘉鱼当了两年县令,很清楚这一点,而江南自古富庶,人口众多,无论农业还是手工作坊都非常繁盛,所以历史上北方政权南迁,都会选择江南,其实我倒觉得江宁是个很好的选择”

“不可能”曹评摆摆手,“朝廷再不济,也不会选南唐故都,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所以只剩下苏杭了”

李延庆笑道:“我之所以没有考虑苏州,主要是从交通以及粮食运输上考虑,苏州地势不错,背靠太湖,又有通济渠贯通,商业也极为繁华,可苏州最大的弱点就是不靠海,而杭州不仅有苏州所有的优点,更重要是它靠海,不管是粮食漕运还是和泉州、广州等地联系,以及海外贸易,都要比苏州便利得多,所以我敢断言,如果朝廷将来考虑迁都,一定是选杭州。”

大堂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回味李延庆的话,李延庆当然也知道历史上南宋定都临安绝不是头脑发热,而是再三斟酌考虑的,应该和自己的想法八九不十。

“好吧既然延庆这样认为,那我们曹家经营的重点就放在杭州钱塘县”

曹评一言九鼎,立刻就定下了方向,停一下,曹评又问道:“延庆再给个建议,在杭州哪一片拿地最好”

李延庆沉思片刻道:“一般而言,西湖周边最好,北面都是平坦土地,商业也很发达,但我建议曹家买下南面的凤凰山。”

曹俨眉头一皱,“延庆,我们也请高人看过风水,凤凰山一带王气旺盛,是建造宫殿之地的首选,如果真的迁都临安,选凤凰山造宫殿,那我们买下凤凰山,岂不是不智了”

李延庆微微一笑,“如果是宝妍斋,我绝不会建议去买凤凰山,一介商人嘛土地说征就征了,最多给你几个小钱做补偿,但曹家的凤凰山,朝廷能说征就征吗”

曹俨一拍额头,“我明白了,还是延庆高明啊”

曹评眼中赞许之意更加浓厚了,他对几个儿子道:“你们都下去吧我再和延庆单独聊一聊。

第六百四十七章 矾楼茶局

众人都退下去,大堂上只剩下曹评和李延庆两人,曹评看了一眼李延庆笑道:“延庆今天过来,不应该是只聊聊家常那么简单吧”

李延庆出任京兆府三个月,第一次回京,当然不会只是聊聊家常那么简单,曹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李延庆今天更想谈谈高俅之事,

他斟酌了一下,决定还是先说说陕西路之事,他缓缓道:“不知祖父对边境裁军怎么看”

过去三个月,西夏那边发生了很多大事,西夏邀请耶律延禧共谋云州,结果耶律延禧上当,军队被西夏大军全歼,耶律延禧逃回大青山却被金兵包围,辽国彻底灭亡,所有财富都被金国夺走,耶律延禧也成了金国的俘虏,而西夏趁势占领了云州。

曹评忿忿道:“说起这件事我就是一肚子气,朝廷那帮文官不知一天到晚在想什么整天争权夺利,要么就是无所事事,要么就是风花雪月,谈诗吟词,连我曹家都知道局势不妙,开始向南方转移了,他们还懵里懵懂,没有一点危机感”

李延庆心中苦笑,老爷子把话题扯偏了,自己也只能忍着。

曹评发了半天牢骚,这才醒悟自己走偏了,他又回头道:“边境裁军,王黼的建议是让边军解甲归田,当然我知道这其实是官家的意思,想通过这次机会彻底消除种师道的影响,但我就告诉官家,平定方腊靠的是西军,北伐成功也是西军的功劳,而京城禁军却一败涂地,这么精锐的军队解甲归田太可惜了,官家最终同意了我建议,把边军调到京师,但都头以上将领全部换掉,遗憾啊京城那帮纨绔子弟都变成了西军的主要将领,一堆软骨头来支撑西军,这和卸甲归田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大宋的病根,腐朽到骨子里了。”

李延庆心中着实不是滋味,尤其他很清楚西夏的战略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北部云州不得不放弃岁币而换取边境安宁那么简单,无论河东路还是陕西路,近百年和西夏对峙战争,已经在边境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几百个城堡和军寨,必须要有人镇守才能维持,十万大军是最低的驻军人数。

但西夏一个岁币让渡就让宋朝放弃了这个打造了近百年的防御体系,只剩两万驻军,将意味着至少近一半的军寨和城堡要放弃,一旦放弃就会荒芜破败,再想拿起来就难了。

李延庆不得不说北宋的灭亡并非偶然,实在是内部腐朽到了极点,为一点点尊严和蝇头小利,连自己的战略防御体系都放弃。

但现在协议已经签署,而且已经不折不扣执行,再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只是一种马后炮罢了。

李延庆见曹评有点疲倦,便不想再耽误,很自然地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上了,“祖父,明天中午高俅要请我喝茶”

“那就去呗”曹评有点倦意地顺口回了一句,但他立刻便意识到了不对,怎么会是高俅

曹评的倦意顿时无影无踪,他挺直了腰板,目光炯炯地望着李延庆,“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让我的一个朋友来带话,我也觉得有点蹊跷,一张请柬就可以解决的事,他却弄得这么复杂。”

“他是怕梁师成不舒服”

曹评摆了摆手,那个不重要,重要的是高俅这时候请延庆喝茶做什么他目光一扫,见李延庆若有所思,便问道:“延庆,你自己觉得呢”

李延庆斟酌一下,缓缓道:“如果只是简单问候一下,他就没有必要弄得这么复杂,或者让他儿子请客也就是了,他这样绕弯子,我觉得应该是大事,不知最近朝廷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吗”

曹评略一思索,猛然醒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