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寒门枭士 >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219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21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情报司分为司衙、军营和后勤三部分,司衙就是你们,目前连我在内司衙只有五个筹建人,加上你们那就是二十人了,军营有五百士兵,是从西北军最精锐的军中挑选出的士兵,属于精锐中的精锐,后勤营有五十三人,主要负责后勤支援。

回头再说说司衙,司衙下面将分为内司和外司,内司由赵参军主管,外司由武参军主管,另外还有两位参军吴参军和李参军,他们二人负责后勤营,你们十五人有七人进内司,七人进外司,另外一人负责替我整理文书,分工大概如此,现在先去换衣服,然后参与整理文书资料,算是你们的实习,具体分配等正式入职后再进行。”

“请问参军,我们晚上要住在军营吗”一名士子战战兢兢问道。

“不用,下午酉时一刻你们便可以离营回城,几位参军马上就告诉你们。”

说完,李延庆给负责后勤的吴谦和李德使了个眼色,参军吴谦连忙招手对众人道:“请各位跟我来”

一群士子便跟随两位后勤参军去领取自己的衣服物品了。

这时,李延庆才回头问帐门口等候多时的杨亮道:“有什么事吗”

杨亮小声道:“卑职只是想提醒指挥使,今天还有一个约。”

李延庆顿时醒悟,他差点忘记了还约了人,他连忙问道:“时辰已经到了吗”

“还有一刻钟。”

一刻钟就是半小时,他要赶去太原城,时间非常紧张了,李延庆吩咐赵文和武贤良招呼士子,他自己翻身上马,带着杨亮向军营外疾奔而去。

县城福来酒楼内,李延庆被一名酒保带上三楼,在一间雅室内坐下,片刻,两名身材矮胖的中年商人走了进来,这两人姓乔,是兄弟二人,兄长叫乔伯安,弟弟叫乔仲安,是太原府有名的毛皮商人,长年往来于河东路和西夏之间。

他们在西夏各州开了五家店铺,和西夏权贵有关系,在西夏混得非常不错,这次李延庆便想利用他们的店铺安插自己的细作。

乔氏兄弟是种师道介绍给李延庆,他们在十年前曾经替种师道做过事,并不抵触替军方做事。

李延庆关切地问道:“前几天情报司扫荡西夏店铺不知道对两位在西夏的生意是否有影响”

兄弟二人对望一眼,乔伯安笑道:“唯一的影响就是替我们扫掉了不少生意上竞争对手。”

三人笑了起来,乔伯安又解释道:“我们和西夏王的老丈人很有交情,一直得到他的庇护,没人敢动我们,请参军放心了。”

“这样最好不过”李延庆点了点头。

这时,乔仲安又问道:“不知李参军打算在西夏的哪个城安插细作”

李延庆想了想道:“我想第一步在紧靠边境的左厢神勇军司和西夏都城兴庆府两地安插细作,这两处你们有店铺吗”

乔仲安点点头,“这两处我们都有店铺,李参军随时可以安插细作。”

“随时是指什么意思”李延庆不解地问道。

乔伯安微微一笑,“我们明天一早就要跟随驼队前往西夏,李参军的人可以跟随我们前往,不过现在风声有点紧,最好不要超过五人。”

李延庆欣然道:“那就一言为定,我派四人跟随你们去西夏。”

第三百三十章 军弩事件上

大帐内,四名士兵被带了进来,这四人从五百士兵中挑选出来的首批细作,他们将跟随乔氏商队潜入西夏,刺探西夏人的情报。

长久以来,大宋对情报的重视远不如辽夏两国,辽夏细作无孔不入地探进了大宋的每一个角落,但很少有大宋细作进入辽国和西夏,以至于大宋对辽金以及西夏从来都缺乏一个全面理性的认识,战略上才会一次又一次的被动。

但李延庆却深知情报的重要,他进入西北军,就是为了建立情报系统,为此他甘愿放弃成为权力更大的录事参军的机会,而继续担任低半级的情报司主事参军。

“参见指挥使”四名士兵单膝跪下行一礼。

“请起”

李延庆请四人起身,温和地对四人道:“这次去西夏,你们四人肩负重任,不过我对你们的最大要求却是安全第一,不要轻易暴露自己。”

“卑职明白”

李延庆摆摆手道:“你们听我说完,安全第一并不是随口说说,这就要求你们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不是所有的情报都要你们收集,而是重大军情才需要你们关注,乔氏商行有飞鹰传播信息,遇到重大军情时,你们也可以利用,明白了吗”

四人默默点头,他们都明白了指挥使的意思。

李延庆又笑道:“你们主要是长驻两个地方,一个是兴庆府,一个是左厢神勇军司,目前暂时潜伏在乔氏商行,但我希望你们尽快立稳脚跟,开出自己的店铺,扩大实力,我会在财物上全力支持你们。”

四人对望一眼,皆跃跃欲试,想甩开胳膊大干一场,这时,他们中的首领陈华问道:“请问指挥使,有多少人知道我们四人潜入了西夏”

“目前就只有我和乔氏兄弟三人知道,连种帅也不知道具体是谁,你们只和我单线联系。”

说到这,李延庆取出四块铜牌递给四人,这是乔氏商行的标准,你们下午直接去阳曲县北城门旁的乔氏商行找他们兄弟,明天一早就出发,至于你们的家人,我会安排好,你们的俸禄会双倍发放到他们手中,足以保证他们生活。”

四人接过铜牌,李延庆又嘱咐他们几句,四人行一礼退下去了。

河东军大营距离汾水约三里左右,但军队在汾水上建造了一个专属军码头,随着朝廷不断向河东军增兵,巨大的各种兵器装备以及军用物质也开始源源不断向阳曲县运来。

大营内的仓库已经无法承受如此多的物资,种师道只好下令在码头北面再建一座物质仓库,经过两个月的建设,新仓库已经完成,这是一座由数百个仓库组成的仓库群,占地上千亩,四周被高高的营栅,并有三千军队长驻护卫。

这天上午,李延庆带着一队五十名情报营骑兵赶到了新仓库,自从情报营一次霹雳行动彻底拔掉河东路的西夏细作后,种师道也给了情报营丰厚的奖赏,其中一个奖赏便是临时借调的五百匹战马全部分配给了情报营,这让全营官兵皆大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