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寒门枭士 >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182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18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经过五天的紧张阅卷,初级审卷官的三轮初审已经结束,八万份试卷被淘汰了九成,剩下八千份卷子送到了二级审卷官手中,按照流程八千份卷子还要在被淘汰掉大半,大约一千两百份卷子会被送到两位副主考手中,由他们二人挑选五百八十六份试卷给主考官,主考官再从中抽阅试卷,如果没有异议,那在这五百八十六份试卷上签字,他们就成为最后的幸运者,被省试录取,即使殿试落榜,但至少同进士出身保住了。

当然,如果主考官对某几份试卷不满意,就会退回去,两名副主考再从二审卷中择优补充。

两名副主考一个是礼部侍郎张文轩,另一人是大学士刘龄,当别的审卷官在紧张阅卷之时,他们并没有坐在房间里喝茶,而是在两处审卷大堂内巡视,处理不同意见。

这时,副主考刘龄见一群审卷官在争论着什么,便走上前问道:“有什么异议吗”

几名审卷官连忙起身,其中一人将一份卷子递给刘龄,“请刘主考看看这份卷子”

刘龄看了看卷头,上面已经有三枚印章,表示初审三轮已经通过,现在正处于二审状态,他看了看卷面,一笔极为漂亮的行楷跃入他眼帘,书法极好,颇有大家之风,令刘凌失声赞叹,“好字”

“启禀刘主考,这名考生不仅书法一流,而且经文毫无错误,策论也写得极为深刻,是目前为止最优秀的一份试卷,已被大家公认。”

“那有什么可争论”

“关键是他这首诗,大家意见不一。”

刘凌看了这份试卷上的诗作:

关山月

和戎诏下已百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幽燕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为难

“这首诗有什么不妥吗”刘龄不解地问道。

几名审卷官面面相觑,一名专审这份试卷的官员躬身道:“这首诗本身极好,没有一点问题,但大家都觉得这首诗批评叹惋过重,而励志锋锐不足,似乎这名考生对朝廷有些不满。”

在王安石科举变法之前,诗赋是科举大头,因此科举士子在诗作中都极尽歌风颂德,鲜有批评朝廷的诗作,所以这些官员对这份试卷别的都一致夸赞,唯独这首诗让他们感觉有点难以拿定主意,就算刘龄不问,他们也会上报请示。

刘龄点了点头,对众人道:“朝廷对这次科举已经定调,鼓励天下读书人支持朝廷北伐,既然是鼓励北伐,就要虚心接受考生对过去绥靖策略的批判,这是官家的态度,不破不立,以后有类似的诗都不要再有异议。”

刘龄将手中卷子递给审卷官,“这份卷子可以二审通过,签章后送到我那里。”

“下官明白”

这时,刘龄看见一名从事从外面匆匆走进来,便迎上去急问道:“找到了吗”

从事递上一只试卷匣,“我们三人找到整整五天,才终于找到”

刘龄大喜,接过试卷匣打开看了看,正是郑荣泰的考卷,他对从事道:“先下去吧回头每人赏十两银子。”

“谢大人赏”

从事行一礼走了,刘龄拿着试卷匣匆匆向主考官的房间走去。

此时,余深正负手站在窗前久久沉默不语,显得心事重重,他身后传来的敲门声,“余相公,是我”是副主考刘龄的声音。

“进来吧”

余深回到自己位子上坐下,刘龄推门走了进来,余深笑道:“我已经闲坐了几天,莫非要到最后才把试卷压给我吗”

“下官那里已经有两百多份了,争取下午拿一部分给余相公。”

“这次试卷的质量如何”余深又问道。

“感觉比上次要高一点,或许上次是恩科的缘故,很多士子准备不足。”

“或许吧”

余深看了一眼刘龄手上的试卷匣,淡淡问道:“这是郑荣泰的试卷吗”

“正是他第一批就被淘汰,三个从事从几万份试卷中找出来,着实不容易。”

刘龄将木匣递给了余深,余深听说第一批就被淘汰,眉头稍稍一皱,但他没有说什么,打开木匣,取出了里面的试卷,他的眉头顿时皱得更深了,他没见过这么差的书法,简直是小学堂的水平,难怪第一批就被淘汰。

他索性刷地撕开了糊名条,正是郑荣泰的试卷。

良久,他叹息一声对刘龄道:“这次有两个麻烦事,一个是这位郑荣泰,太子殿下的小舅子,还有一个更大的麻烦事。”

刘龄一惊,“莫非又有人要特殊照顾了吗”

“没有说要特殊照顾,但人确实很特殊,是嘉王殿下。”

“啊”刘龄惊呼一声,“嘉王殿下也参加科举了吗”

余深点点头,“今天上午大内总管李彦派人送来一张纸条,只有一句话,嘉王也在科举。”

刘龄微微一怔,怎么是李彦送来的纸条,不应该是梁师成送来纸条才对吗

余深明白刘龄的不解,他当然知道是为什么,李彦当上大内总管没两年,就急着要甩掉梁师成的掣肘,想独立成一系了。

不过这是宫内的暗斗,他不想过问,他现在头疼的是嘉王赵楷,赵楷肯定是用化名来参加科举,他化名是什么可就算知道化名,在八万份糊名试卷中又该怎么寻找

余深头痛之极,他很担心李彦传达的是天子的口信,万一嘉王落榜了他怎么交代

刘龄安慰他道:“下官知道嘉王殿下才学极高,只要他正常发挥,中榜不是问题,再说,官家也很清楚科举是糊名制,他如果想要余相公暗助,一定会告诉相公线索,既然什么都不说,很可能官家并无此意,相公也不要太多虑了。”

余深叹了口气,倒不是刘龄的安慰起作用,而且他确实没有办法找到嘉王的卷子,他只得暂时不想这件事,他又把郑荣泰的试卷递给刘龄,“凭这份试卷无论如何不能录取,你找两个信得过的人给他做一份卷子,然后直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