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2)
李三郎点点头。
李二郎说:“你从前……什么都学不好, 我不怪你, 阿父也不会怪你,现在世道太乱了,还是守着那块地,别动了吧。”
李三郎眼泪又流了下来。
他就这么怔楞失魂的坐在马上, 坐了许久,直到驾马行驶到了一片枯草漫天的空地上,到处都没有人说话,只有嗡嗡嗡的声音,许久之后,才有人低声说:“葬了吧。”
李三郎呆呆的跪了会儿,随即猛地昏了过去,摔在地上毫无动静。
……
李家大军慌乱动荡,长安同样损失惨重,这无疑是个好时机,其他地方的已经纷纷闻讯赶往长安。
雨季快要来了,镇北大军驻扎原地,还未出兵,李家的事情虽然再度帮大家在长安打开了口子,可同时也给觊觎长安的人敲了一记警钟,让很多躁动的心灵沉静下来,不敢贸然进攻。那先前在长安周围皮肤溃烂的流民,身体更加虚弱,伴随潮湿和高温,这种病原终于向四周猛烈扩散。
高温天气下,许珍坐在军帐中长吁短叹。
李太尉竟然死了。
怎么就死了呢……不过就是打一场仗,怎么会直接把李家大将给打死了?
李三郎这小屁孩,遭遇丧亲之痛,估计很难受吧,毕竟是自己学生,自己该去看看的。
只是现在街巷有利谣言已经扩散,镇北离长安近,又早就开始谋划,正是该出动的好时机,不该浪费。
许珍思考片刻,最后只好对不起李三郎和李太尉他们,先攻打长安再说。
如今没有天子,到处作乱都是情有可原,镇北军迅速整顿一番,准备出征。
渭水浩浩荡荡,江面风浪如同脱缰的野马一样奔涌而来,在出征的那一日,大军站立军帐前,天空忽然落雨,荀千春并不在意,上马统率大军。
许珍拖着长袍走过去,站在马下,抬手拉着缰绳笑道:“没想到我们反而成了捡漏的……”
荀千春说:“我过段时日去和李三郎解释。”
许珍叹了口气,又嘱咐道:“长安易守难攻,虽然现在是趁虚而入,但还是有危险,如果打不过,立马撤回来,不要多纠缠。”
荀千春点点头:“我知晓。”
许珍又道:“千万不能出事。”
荀千春道:“好。”
许珍说:“出发吧。”
荀千春看了许珍一眼,说道:“我非李家大军。”
许珍没有说话。
荀千春道:“既然先生是不死的,为了先生,我也不会死。”说完之后,她率军远去,在雨幕中留下一大片银甲背影。
雨水咚咚的砸在帐篷上。
许珍目送大军离开后,继续回到帐中,撑着额头沉思。
沉思的是结束动荡的事情。
她知道自己对抗的或许已经不是一般人物,可自己能力有限,用普通的办法或许毫无半点用处。
要不求助系统试试?
许珍想了想,直接把系统叫出来问道:“为什么乞丐变得这么厉害了?”
系统沉默半刻,说道:“蝴蝶效应。”
许珍问:“什么?是我的错吗?我什么都没教她啊!”
系统不说话。
许珍说:“能不能给个明示。”
系统说:“不能透露过多消息。”
许珍无奈,干脆关了系统,研究别的。她很久没好好看系统界面,这次重新看了看,发现很久没有见过的反派白化卡片。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里面又陆陆续续多了很多卡片,有李三郎的,谢广的,宠妃的,还有……还有小叫花的!
许珍打开小叫花的卡片看了看。
上面写道:【曾被药物控制,无恶不作,现已好转。】
原来小叫花以前当反派,还有药物的影响因素在。许珍看那张卡片看了半晌,觉得当真有趣。
她继续看,看着看着,意识到自己该做点什么了。
天空雷声大作,许珍撑着油纸伞走出帐外,她站在原地思考片刻,随后和门口守卫说了声,便驾马朝南奔去。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短小是因为……昨天立完flag就立马生病了,我明天一定多更点t_t
第95章 九十五个宝贝
朝南奔跑, 距离长安最近的便是淮南李家, 也正是许珍要去的地方。
此刻天昏地暗, 淮南城中,白色幡旗还未取下, 布条挂在破旧泥墙筑成的城门口, 随风缓缓的晃动, 城门口两名守卫靠墙站着,面色肃穆,额头上系着白色横带, 被风吹化的脸上沾满泪痕。
战败的事情, 对李家的影响太大了。
许珍不得不感叹世事无常,无法衡量。她跳下马,出示自己的身份, 快步进入淮南城池之中。
城中同样萧瑟不已, 满地碎纸落叶, 呼呼被吹起, 然后又坠落地上。
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过来吊唁的武将, 他们满身风霜, 站在路边小声说话。
说的是李太尉曾经对他们的照料, 已经那年轻郎君的不靠谱,他们觉得,李家气数已尽。
许珍凑热闹听了点,随后缓慢行走, 四处探望。
周围非常安静,风声萧萧,只有民众呜咽的凄苦声音,不停歇的流入许珍的耳朵里。
许珍并没有过多关心这些人,她有别的事情要做,此时此刻,她很明白自己现在应该干什么。
现在小叫花攻打长安,是为了营救宠妃蓝衣,可事实上,这次的战争早就已经不受控制,许珍知道,小叫花其实也想结束这一切了。
这场战争会成为最后的一战。
镇北和长安的战争无法避免,定然会僵持许久。
她如果能拉到一些援军,就好了。
许珍叹了口气。
城中悲歌未彻,鸟啼清泪,氛围真的太糟糕了。
许珍独自走在路上,走到大街上的时候,忽然被人从背后喊住。
“许先生?”一个活跃的女子声音喊她。
许珍愣了愣,不敢相信在淮南有人认识自己,而且这个声音很耳熟,好像在哪听过。
她转头望去,见到一个身穿灰色的麻布衣衫的年轻女子,这人的袖口是粗糙的线头,领口绣了两朵花,头上包巾,面容微微带笑,看起来十分淡雅,这张面容配这个衣服打扮,许珍是认得这人的。
要是没记错的话,这人是先前在长安遇到过的讼师。
可是这人为什么会在这里?
许珍想不明白。
她盯着这人看了会儿,直接问道:“你也认得李家李太尉?”
那名讼师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邀请许珍进入一间酒楼,两人随便找了个角落坐下。
酒楼内没有什么人,很多百姓已经跑去青山山头,跪拜李太尉给他们带来的安稳生活,并且开始担心淮南会战乱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