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7(1 / 2)
论,辛弃疾决定就自己一个人进营与李宝面谈,一是万一谈崩的话突围容易,二是若自己被扣住大家逃跑还来得及,毕竟如果他们被解送到赵抗那里,除了辛弃疾和李堂以外,其他人恐怕都会倒大霉的。
李宝虽然官位不高,但一生中也见过不少大人物,可他见到辛弃疾时仍不觉动容,“才十二岁就有如此气魄,将来定非池中之物。”。再考虑到李堂性烈,就算他管得再紧,只怕李堂还是会偷偷跑出去,与其让他独自去冒险,和这十几个少年同行毕竟要安全不少。不过,到敌后扎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宝还得测试一下他们的能力。
虽然心里因时间紧迫而焦急万分,但辛弃疾的脸上却是镇静从容,在简单地展示了一下武艺心内的焦虑还是不能完全抑制,所以跟他们对练的士兵受伤的不少。这给李宝留下了他们心狠手辣的印象,不过倒反而令他放心了不少。毕竟李宝也曾经在北方抗金,他深知在那种残酷的环境下,只有心狠手辣的人才容易生存下去。后,李宝对他们的实力也予以了认可。其实辛弃疾还隐藏了部分实力,他并没骑上自己的宝马“踏血”,毕竟李宝虽然不是骑兵将领,但怎么说也算久历戎行,万一被他看出来就肯定会怀疑自己身份的。
就在李宝的船队一大二中,均不满员驶出长江口李宝的防区在镇江,只能从长江口出海北上到山东一带登陆。后不久,辛弃疾突然将大家召集起来,打开了这次携带的部分包裹。
“这些是胡人的服装”,大家都是聪明人,很快便明白过来。只要他们登陆后装成胡人,各地的伪官一般不敢刁难,蒙混过关的难度自然要小得多了。不过李堂还是提出了质疑,“为什么一开始不告诉我们,到现在才拿出来还有,老大你为什么不带女真人的服饰来呢在北边,契丹人的地位可没他们本族高啊”
“一开始没告诉你们,是怕万一有人嘴巴不牢,坏了大事。如果太早拿出来,被你伯父发现的话,他肯定能发现问题的。一般人家的子弟怎么能弄到这么多套胡人的衣服现在我们已经出了大宋的国界,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你伯父现在就算立刻将我们带回,他还是脱不了罪,所以他应该反而会铁了心帮我们,至少可以让我们欠他一个人情。”,辛弃疾一边换衣服一边解释道。
就在大家忙着改扮成契丹人的时候,李堂则表示自己还是先去和伯父疏通一下,免得他到时候发牛脾气,做出两败俱伤的事来。李宝知道此事后,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埋怨道,“殿下您可害苦末将了,这件事瞒不了上面的,到时候末将恐怕连现在的官职都保不住,只能再去北方拉队伍单干了”
“伯父无需多虑,若是现在我们被您送回,父王应该会非常生气,但他就算怪罪也只会怪到我的头上,因为他会理解你们当时两难的处境。而当今皇上念念不忘抗金,这种事是不会过分怪罪的,毕竟我又不是皇室血脉,不过是个收养的义子罢了,父王虽然对我视若亲子,但我并不是宗族子弟。”,辛弃疾说到这里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对了,皇上早就想要发动北伐了,只不过被主和派以体恤百姓的理由给搪塞住了,只能一直等待机会。伯父此次送我们北上时,若见到金人的船只,不妨干几桩无本买卖,以挑起两国战事。皇上到时必定龙颜大悦,即使表面上不得不作出处罚,心底也一定会对伯父您另眼相看的,到时候您又岂会只是一个区区的团练使”
辛弃疾自然知道战事一开生灵涂炭,但是沦陷已久的中原不可能就此放弃,宋金之间迟早还要开战,不如早点打的好,免得白白浪费军粮,反正赵宋两国只要精诚团结,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已经明显压过金国一头,北伐的时机日渐成熟。何况经过赵抗的长期教育,性格本就豪放热血的辛弃疾已经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战分子,听到要打仗就兴奋得不行,巴不得北伐早点开始,又怎么愿一直死等呢
李宝一听也觉得有理,再加上由于自己得罪的上司同僚不少,军饷动不动就遭到克扣,还老是不能按时发放,要不是弟兄们跟随日久,只怕队伍早就散了,若这次能干成几票,也好帮部下改善一下生活。可说也奇怪,船队进入金国近海之后,居然再没见到一艘船只,别说商船了,连渔船都没见到半只,这可奇了
第四百九十二章 惊人发现
更新时间20101231 14:26:09字数:2207
水战经验丰富的李宝立刻注意到了这一异常,心中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想要去证实一下。于是,辛弃疾他们在山东沿海某处下船以后,李宝船队并未立即回航,而是继续北上。当他们靠近胶西海岸时,李宝终于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好险若不是这次机缘巧合出来一趟,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原来,完颜亮本来听从了布萨忠义的劝说,打算放弃水军的建设,但后来降人倪询却提出了相反的见解,并被完颜亮采纳。倪询认为,金国的造船能力与南宋相比的确差距甚远,但若只论生产能力而不考虑质量的话差距则要小得多。最关键的一点是,南宋从来没遭遇过来自海上的攻击,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会乱作一团,到那时金军主力再乘势渡淮南下,获胜的难度无疑会降低很多。而如果侥幸一下子将南宋皇帝赵昚都擒住的话,那胜利将会变得出乎意料地简单。
布萨忠义当即提出了异议,认为实在太过冒险,因为若论水战经验,南宋水师也远在金军之上,要不然当年韩世忠也不能光靠八千精兵就能挡住兀术的十万大军了。但完颜亮和纥石烈志宁却都觉得可以一试,他们认为正是因为南宋水师强大,他们才更有可能忽视海防,完成突然袭击的成功率反而要高得多。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次突袭所需要动用的兵力有限,不过数万人而已,还大都是汉兵,就算全赔光也不会影响金军南下之战的大局,而一旦成功则获益极大。于是完颜亮便下令在潞河建造海船,组建海军,以工部尚书苏保衡统率,想从海路偷袭临安。为了加快进度和节省开支,山东境内的绝大多数海船都被征用,即使是那些“蕃客”的船只也不例外,这令已经向金国投入大笔金钱的他们非常不满,但现在他们已经没有别的靠山,只能默默忍耐。正因为这样,李宝他们这几天才连船的影子都没看到一个
“看来金军是打算秘密训练水师,从海路偷袭临安,要不然不会一路上都看不到船。这一带以前连码头都没有,现在已是深夜,居然还是灯火通明,看来应该是他们的造船与训练基地,得赶快回去通报才行。”,李宝沉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