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0(1 / 2)
贾祯等人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以为这一番众人同劝之功收到了效果,各自跪安而出。只有一个周祖培,出殿的时候瞅了一眼皇上越加难看的脸色,知道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过去,只恐皇上要用到非常手段,只不过手段为何,却殊无所知,心中暗暗打鼓。
在赛尚阿、贾祯等想来,这等为了君前奏对不合之事,皇上若心有默念,大可以行乾纲独断之法,自行降旨于内阁,明发天下也便是了,至于皇上所言的明日另有旨意,也不过是降级、罚俸之策,万不会伤及根本的。却没有想到,皇帝登基五年,根基已稳,这一次为惩治鸦片商人之事,更为日后英人往来商谈,彼此不谐,谈判破裂之下,只怕两国相争,在所难免,与其到时候再为军机处处处与君父不谐而苦恼,不如借这一次的机会,掀起朝局的大澜
说来也怪,一旦打定了主意,皇帝的心情竟然变得好起来,当下传膳,比之往日还多用了几筷子,在六福看来,心中欢喜莫名。
用过了午膳,皇帝传召西淩阿、接旨之后赶到京中的奉天将军额里汗,察哈尔都统佐齐、沔阳镇总兵阿勒精阿等人。
西淩阿已经知道皇帝降旨,免去自己御前侍卫统领的职衔,改任九门提督,四十余岁的汉子声音有点哽咽的碰头请安:“奴才,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西淩阿,怎么了,好大的出息,到了朕这里还要哭鼻子吗”
“皇上,奴才不愿意离开皇上,请皇上改赏奴才旁的差事吧。哪怕让奴才做一个普通侍卫呢奴才不想离开皇上”
“昏话九门提督是京中第一要害之地,朕在这紫禁城里能不能坐得安稳,全要靠你未来弹压地方,肃清奸狡,不是比你现在这御前侍卫统领责任更重”
西淩阿悟不到皇帝话里有话,兀自不大愿意,“皇上,奴才想,九门提督可以着派旁人任职,奴才在皇上身边,不是更加可以拱卫皇上的安全吗”
他一片忠君见性,情见乎词,皇帝心中也是感动,“西淩阿,朕意已决,万难更改。这样吧,朕与你相约,三年之后,再调你回来当差,你看可好”
“皇上莫不是哄骗奴才”
“呸”皇帝笑骂了一声,“狗奴才,朕几时哄骗过你既然答应你三年,就一定不会多,也不会少。等一会儿下去之后,就到府上任去吧。日后有什么事了,随时递牌子进来。”
“喳。”
西淩阿退下,皇帝含笑摆手,让额里汗几个人站了起来,“我们有几年没见了”
额里汗等三人都是奕詝当年做皇子时府里听用的侍卫,和这个自幼顽皮的皇子主仆之间甚是相得,因为奕詝惹祸,将他们三个赶出府去,任职外地,心中时时挂念,这一刻听皇帝问起,三个人再一次跪了下来:“回皇上话,奴才和皇上自当年在府中分别,至今已经有七年之久了。”
“是啊,七年了。那时候朕淘气,很多时候都要由你们为朕分谤,现在想来,心中不无悔意啊”
“皇上这话奴才不敢苟同,”三人中的额里汗是唯一一个念过几天书的,不比另外两个,当下碰头答说:“奴才当年在皇上身边的 时候,就知道皇上每每行事,皆是尊奉礼法二字,更是心存一个仁字,便偶有嬉戏之举,也不过少年顽皮。”
皇帝轻笑了几声,“你这番话倒也不是一味虚词,朕当年”他停顿了一下,苦笑着摇摇头:“算了,不说过去的事情了。这一次召你们三个人进京来,是另有重用,今儿个召见,不过是叙一叙过往情怀。明天,朕会有旨意给你们。都跪安吧。”
见了几个内外臣工,皇帝从御座上站了起来,绕室蹀躞几步,口中唤了一声:“六福”
“奴才在。”
“到四值库去,选四付盔甲,赏西淩阿、额里汗、佐齐、阿勒精阿几人,几家的夫人各赏雨过天青宁绸十匹,着不必进来谢恩;还有,免去曾国藩户部尚书,改任兵部尚书;另外,曹仁修自任职左都御史以来,勤勉公正,大勘表章,上一年载垕案发,该员不畏私情,秉公办理,忠直建言,应加擢用。传旨,赏曾国藩、曹仁修宁绸两匹,荷包一对,端砚一方,大卷笔十支。”
六福一一记下,等到皇帝说完,又复述了一遍,“去传旨吧。”
“喳。”
第118节政海波澜2
第118节政海波澜2
恩旨见抄,曹仁修连夜起草谢恩折,第二天递进,皇帝见过军机处之后,把他传了进来,略说了几句慰勉的话,话锋一转,问到了旁的事情上:“朕记得,何桂清是在你那里的吧”
“是。咸丰二年的年底,何桂清考取御史,点放监察院陕西道。”
“任职陕西道,可有当年陈非园的风采啊”
陈非园说的是康熙朝著名的御史陈紫芝,字叫非园,康熙十八年的翰林,散馆后考举了御史言官,任职陕西道。
陈紫芝有一次奉派巡视南城,当时南城的大栅栏有个流氓叫邓二,鱼肉乡民,道路侧目,历年的巡城御史都拿他没有办法,陈紫芝赋性刚直,决意为民除害,搜集了很多证据,奏请将其正法。
刑部准如所请,南城闹市欢声雷动,提起陈都老爷,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称赞的。
曹仁修久任柏台,这样的朝章故事自然熟稔于心,闻言答说:“是,何桂清忠诚耿直,自当年为皇上训教之后,发奋图强,从不因人、因事略有苟且。上一年京察一等,臣本意是再派他一年,不过何桂清说,巡城御史是地方官的身份,做得久了,难免有差役、家人仗势欺人,成为地头蛇,所以坚辞不受。臣不愿强人所难,故而委派他到陕西道去做掌印御史了。”
监察御史以省来分,共十五道,除了京畿道之外,尚有十四道,但只有河南、江南、浙江、山东、山西、陕西六道有印信,每道人数不一,掌印信的居首,名为掌道,其余的称为协道;至于另外的罢道,只享俸禄不做是,叫做坐道,这八道的事物,由有印信的六道兼理;掌陕西道兼理湖广道,举劾两湖失职官吏,审核两湖刑名案件,都是陕西道的执掌。
皇帝点点头,表示明白了,“朕记得,湖北武昌府治下的冒名顶凶案子,就是何桂清首先发难的”
“是。皇上圣虑无错,此案正是经何桂清指摘,方才大白于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