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天下枭雄 > 分节阅读 720

分节阅读 72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马陵粗略识几个字。大致看懂了信的意思,顿时长长松了口气,王义驻扎夷陵县就好。又问道:“王将军现在到哪里了”

“回禀将军,王将军现在已经进驻夷陵县,他有点感恙。就不能来宜昌县视察了,特派周副将前来视察,已经在路上了,马上就到宜昌县。”

马陵不认识什么周副将,不过李孝恭手下战将数百人。他不认识之人多得去,他没有放在心上,但半夜来视察却让他不高兴,他眉头一皱,“这么急赶来做什么”

信使苦笑一声,“荆王规定了报告时间,我们路上耽误了一点时间,再不报告就来不及了,马将军也知道荆王殿下的脾气,那可不能含糊。”

这倒也是,李孝恭一向军令严厉,说一不二,马陵理解了王义的难处,便点点头,“到城头等候去。”

时间快到四更时分时,远方栈道上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黑暗中人影簇簇,这是有军队来了,城头上马陵正等得不耐烦,远处传来脚步声顿时令他精神一振,喝令道:“再点火把”

城头上又点燃了数十根火把,将火光照得更远,不多时,一支千余人的唐军出现了,为首一员大将,身材魁梧,浓眉深目,相貌堂堂,正是王君廓的副将周文骢。

周文骢最早是幽州军的一名校尉,大业九年跟随杨元庆去了丰州,现已积功升为亚将,爵封永平县侯,因为王君廓在太行山为盗匪时名气很大,担心这个马陵认识,所以由周文骢出面,冒充副将。

石阶上一名唐军士兵已等候多时,他飞奔上前,施礼问道:“请问,可是周副将军”

“正是”

周文骢冷冷答应一声,取出令箭交给士兵,士兵上前就是来要令箭,这倒不是马陵谨慎,而是李孝恭定下的军规,令牒合一方可入城,牒就是官方文牒,由行台兵部签发,并盖有行台总管李孝恭的大印,一般会事先通知出任地方。

王义将出任夷陵将军的性台牒文早在两天前便传遍了夷陵郡各县及军堡,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核对令箭,令箭是李孝恭颁发,为银质令箭,各地都有图样。

士兵将令箭通过笼车传上城头,城头上军士取出令箭交给了马陵,马陵面无表情地接过令箭仔细看了看,令箭没有问题,下方刻有编号,是第十四号令箭,和牒文上一致。

马陵又深深看了一眼周文骢,这个周副将他不认识,不过看起来像北方人,此时,旁边信使老兵的心紧张得快要跳出来了,他唯恐马陵看出破绽,但马陵却一摆手,“开城门”

城门轰隆隆地打开了,马陵迎出城来,满脸堆笑抱拳道:“让周副将久等了,没办法,军规严厉,不敢有半点大意,请周将军莫怪”

周文骢却冷笑一声,高声宣布道:“宜昌守将马陵贪污军粮,数额巨大,特奉荆王殿下之命前来调查,给我拿下”

两名冲上来五六名士兵,将马陵手臂反剪,摁弯了腰,马陵大怒,吼叫道:“无凭无据,我几时贪污军粮”

周文骢哼了一声,“你去给荆王殿下解释吧”

他一挥手,“进城”

他手下一千士兵冲进了城池,城上城下的数百唐军都惊得目瞪口呆,不知该怎么办才好,眼睁睁地看着军队进城。

马陵还在惊怒之中,他是有点不干净,但各地驻军,哪个没有问题凭什么就只抓他,这时,他忽然发现了不对,这些士兵一个个身材高大魁梧,根本不是巴蜀人和荆襄人的身材。

他心中疑惑,抬头向周文骢望去,却见周文骢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这一刹那,马陵恍然大悟,他上当了,这是隋军,他指着周文骢大喊:“你们。。”

但他没有机会了,一团破布塞进了他嘴里,他呜呜着喊不出声来,眼睛瞪得血红,周文骢冷笑一声,一鞭向他抽来,斥骂道:“浑蛋,还敢狡辩,给我带下去严审”

周文骢又对城头喝令道:“所有校尉以上军官都给我叫来,一个一个审问过关”

第三十四章泊舟九江

更新时间:20133279:09:52本章字数:4972

夷陵县是在无声无息中占领,县内只有数百守军,在隋军强大的压力下开城投降,当夷陵县的民众醒来时,城头上的旗帜已经变成了隋朝赤鹰战旗。

一队队隋军士兵在大街巡逻,粮仓和官衙全部被隋军占领,王君廓在占领夷陵县和宜昌县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定蜀堡的铁索桥断掉,并在江滩上安排一艘渡船,运送需要过江的民众。

应该说断掉铁索桥这一招极为毒辣,除非有渡船,否则军队只能去数百里外的江陵县渡江,那边唐军有百余艘大船。

王君廓所做的第二件事,便是将先后俘获的近七千唐军全部编入隋军,进行强化训练,所有队长以上军官全部由隋军担任,这样以来便使得隋军在夷陵郡拥有了一万七千军队。

王君廓随即派人东去,向主帅杨元庆汇报此事。

王君廓的一万骑兵从东至西,一共走了十五天,但从进入江夏郡唐军境内到夷陵郡,却一共用了五天五夜,昼伏夜行,极为谨慎小心,远远避开唐朝驻军,避开县城,在偏远的乡间行军。

尽管隋军万分谨慎,但还是在过南郡时,被紫陵县的地方官府发现了,紫陵县县令接到村民禀报,发现一支万人骑兵过境。县令立刻派人赶赴江陵县向南郡太守禀报,发现一支行踪可疑的军队,难以确定是唐军还是隋军。

南郡太守赵松意识到事态严重,荆襄唐军不可能有一万骑兵,他立即找到南郡驻军,请他们用鹰信向李孝恭汇报,当李孝恭接到这份紧急报告时。已经是紫陵县发现隋军过境的第三天清晨。

而王君廓已经在前一天晚上夺取了宜昌县,李孝恭站在城楼上,注视着信鹰渐渐消失在南方尽头。他的心却变得异常冰冷,一种直觉告诉他,宜昌县已经丢了。

旁边。荆州行台长史高士廉低声劝道:“殿下,还是要立刻通报朝廷,加强蜀中的防御,防止隋军趁虚进攻巴蜀。”

高士廉是北齐宗室之后,也是长孙晟内兄,长孙晟去世后,他便将妹妹和外甥接来家中恩养,又按照长孙晟的遗嘱将外甥女许配李世民,他和李家关系极好。

李孝恭摇了摇头,“等晚上没有回信再汇报吧”

他叹了口气。转身下城,高士廉望着李孝恭落寞远去背影,他也为之叹息一声,他能理解李孝恭此时的无奈。

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暴跳如雷。但并不代表他不着急,如果鹰信能及时送到,那么凭借三千守军,也完全能守住宜昌县,甚至隋军过江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隋军已经夺取宜昌县,那唐军大举反扑也不会有效果。李孝恭此时心中的焦急和苦涩,实难以对外人表达。

不过高士廉也知道,隋军占领夷陵,其实对荆襄战役影响并不大,隋军虽然扼断掉了唐军撤回巴蜀之路,但唐军还可以撤回汉中。

隋军占领夷陵道的真正威胁其实是巴蜀,是对整个唐朝大局的影响,高士廉忧心忡忡,应对夷陵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朝廷在巴蜀部署重兵,就不知朝庭有没有这么多兵力部署

李孝恭离开城墙,在数百亲兵的护卫下,骑马向王府缓缓而去,此时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