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3(1 / 2)
,这儿很快冷清下来。
“大人,刚才是我等冒犯了。”打了一架,人也冷静下来。方腊率先道歉。
宁采臣没有出声。而是转身就走。
“你这人怎么这样圣公都向你道歉了,你怎么一言不发,转身就走”邓元觉不满道。
“圣公”宁采臣停下。好象这方腊确实组织了个宗派,自称为“圣公”。
方腊解释说:“在下为圣教之人,暂居教主之位”
什么暂居,都是虚的。历史上他到死。不仍然是教主圣公吗
宁采臣说:“你们不走吗刚才打了一架,再不走,一会儿城卫巡捕什么的来了,可是很麻烦的。”
宁采臣是不怕,但是他们不行。一听宁采臣这样说,立即动了起来。
一行动起来,他们也不再拖拖拉拉的。只是
“你们还跟着我干什么不是还想再打一架吧”
离开了巷道,他们依然跟着,宁采臣不得不停下来,看着他们问道。
“不不。大人是奇人,在下等人又岂敢一而再的冒犯”前倨后恭这么明显,显然是有所求。
“呵呵,方大员外,你这样做,不会也是有什么事吧”
宁采臣直接问了出来,言外之意就是你还是不要开口了的好。
方腊仿佛没有听见似的继续说:“在下偶然间得了书,得知了一些天地至理,有意与大人探讨一番。”
这是利诱了。自从赵佶祟道以来,不仅这道士的身价倍增,就是这些道书也成的稀罕货。
从上到下,无论是信道的也好,不信的也罢。都已经拿这道书当宝一样使。
换任何一个人,方腊这法子都是无往而不利。但是宁采臣
“不对道书,我是不懂的。”也许直接看书,看原书上的字,宁采臣还有看的。
然而,仅仅是探讨,他就没有兴趣了。
也是,方腊的道书看他现在,应该是真的。而这时代的人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原因,还是喜欢抄书的。
一些珍贵的书籍,到了手中,都会先抄下来。然后阅读时,读的便是手上的手抄本。
这对他们来说,读哪一个,都没有什么曲别,都是一样的理解,一样的领悟。但是宁采臣不行,他看的是字,是字身上载的道。
修为不同的人,这字载的道之痕迹也不相同。即使是写同一个字,其中所载的道的多少也不相同。
如果是方腊写的,宁采臣敢说,他的字还不如自己的呢
就像赵佶的字,为什么后世那么值钱,而即便模仿得再像,也还会让人看出来。
这就是字承载得不同。赵佶是皇帝,承载一国龙气。写字时,免不了会受其影响,字也有了这势。
虽然宋国灭亡了,但是他模仿的势还在。
方腊的字有什么
宁采臣笑着摇摇头:“不了,我这还有事。寻仙问道什么的,于我还很远。”
这是明白无误的拒绝了。
方腊傻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有人会不受道书吸引他到底还是不是大宋人。
不行,现在不是发傻的时代。这仙桔既然是他的,那他肯定极为有钱,这么好的信徒,我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至于宁采臣奇人的身份。那不过是客气话。
他用法术试过宁采臣了,就是一凡人而已,但却是一个有钱的凡人。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人买到一件两件的仙家宝贝,这不奇怪。
更何况刚才认识他的黑汉子也说,他就是一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如果我这样都能让他跑了,那我还图谋什么大事
李逵只是个粗鲁汉子,都是以外貌看人。
这李逵的一嗓子,使得宁采臣成了方腊眼中的肥羊。这真是阴差阳错,太出人意料了。
看宁采臣要走,方腊立即大声道:“大人千里做官,就不打算为百姓做点什么”
宁采臣皱了下眉,不得不停下脚步。
虽然明明知道他是大言欺人,但是宁采臣却不得不听他说。不为别的。全是这名声闹的。
名声能换来信仰,信仰又能促进后土世界的成形。
方腊怎么说也是个宗教领袖。别的本事不说,在信徒中摸黑一下宁采臣,他还是办得到的。
信徒都是不可猜度的。他只要说:“宁采臣写的书都是假的,信奉的是伪神。”只这一句便是个麻烦事。
“做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宁采臣一字一顿说道,“你既然偷听了我与李姑娘的谈话,竟然还敢大言欺人”
“不敢”嘴上说不敢,但是他的神情,哪儿有一点儿不敢的样子。
作为一个自以为看透了宁采臣身份的人。方腊一下子极有自信。
真是可笑。我作为一名真正的修炼者,竟然会相信妓女的话,相信他们都是修真。
别开玩笑了,哪个修真不是高高在上的又有谁会自甘堕落做妓女。
是了。大言欺人
当今官家祟信道真,不少人借此升官。
对了,他的官位升的这么快,肯定与此有关。否则又怎么一下子便官运亨通
他有多大有十九吗
唉太年轻了。自己假说是修真也就罢了,又岂能连妓女拉上即使这是皇帝的女人。阿附攀爬,也不能这么不分对象
唉还是太年轻了。
不过这与我正好,这样的人更好得手。未完待续。。
卷一:我叫宁采臣第432章、传信
更新时间:2012101718:47:02本章字数:3987
第432章、传信
自以为看破了宁采臣的真正行藏,方腊放声大胆说:“壮哉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大人既然有此壮志,难道就不想人人有其田,人人吃饱穿暖”
大话,大话欺人
不说别的。就是后世,生活水平那么高了,不还是照样有人挨饿有人吃不饱穿不暖。
现在不过是宋朝,他就想达到这个高度。难太难了
是了,这古人在说服别人时,一般都是大言欺人的。听听他怎么说吧
“方员外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