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2(1 / 2)
但是那种神压,那种无形风,他便相信堂上真是城隍了。
这时才大惊失色,奋力挣扎,竟然连锁魂索都吱吱做响,大声吼道:“啊我不可能会死我是佛修,早不入了生死籍,你们不能拿我”
宁采臣说:“可是你现在分明就死了,不然也到不了我这里。再说谁说佛修就不会死了。”
“阿弥陀佛,俗话有云,一达那境界,便生死自安天命。我又怎么会死”
“你都说生死各安天命了,所以死了很正常。”
“不,我的意思是我修为不差,一个女子如何杀得了我”
看他是个佛修,宁采臣也很奇怪他怎么会死。只是一查之下,大吃一惊,原来竟然是那女子用带了经血的月经带蒙在他头上,一剪刀刺死了他。
这不是我传出的方法吗怎么会
“大人,我到底是怎么死的”和尚见宁采臣阴晴不定追问道。
“不管你是怎么死的,你还是去油锅地狱报到吧”
“什么油锅地狱”他仿佛这才知道自己要下油锅似的。“不不,我是欢喜佛一脉,怎么能入地狱。”
他这辩解,宁采臣还不好和他说什么,佛经他是不懂的。只好说道:“这样好了,我先判下,你能接下,说明我判得对,你得服判,可好”
这又是地府的保险措施,即使判错了,也还有这样一个后手。
和尚听了连连摇头,说:“大人,你这一试不要紧,这可是以前一狱刑期为基数递增两番,其第一狱以人间3750年为一日,30日为一月,12月为一年,罪鬼须于此狱服刑一万年即人间135亿年。大人,这可万万试不得。要不,大人我传你房中术好了。还请大人笔下留情啊”
宁采臣看了看卷宗,心中叹道:和尚啊你又不早说,我都写好了才说。
宁采臣摇摇头把卷宗交给了阴兵。不是不想要,是来不及了啊
和尚接过卷宗,地下突然裂开一个洞来,和尚一下子掉了进去,惨叫才刚刚出喉,地面便重新合拢。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前面都没这样的事发生
宁采臣立即查看生死簿,果然生死簿给了答案。
地狱分十八层,如果只是普通人,自然由阴差押运。可若是有修为之士,地府便会自动展开神通。这是地府在吃了几次亏后,才开发出来的。
不仅如此,宁采臣发现他这次的阴功也不同,竟然有256点。
再查规则才发现,原来凡是判罚恶鬼,1层向前,都只是1点,但是到了第二层,便是2;第三层是4低次类推。
宁采臣喳喳嘴,心说:早知道就试试第十八层了,那样一个便有131072点阴功。判一个,便什么都够了,真是可惜了。
除了这个不知耻的和尚,其他人都很正常。就是这样宁采臣也凑够了转化他们的阴功。
当宁采臣走进阴线后的后堂,豁然开朗,一片城市景像出现在宁采臣眼前。
到了这,便是到了阴曹地府了。
谁能想到只是一线之隔,一边为阳间,一边为阴城。
阳间的城隍庙只是一座不大的庙,可是阴司却是一座城。城隍座于正中。
宁采臣视力很好,极目而望,勉强看到城墙。
这城真是大呢
突然宁采臣的脸阴沉下来。
如果是一般情况下,自然是城越大越好。因为这是自己的城,又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城大呢但是什么都有但是。但是在有敌军攻城的前题下,城这么大,己方却只有百十个兵,这仗还怎么打。
古代是有几十破十万的猛人,但是宁采臣不觉得自己有这本事。这不叫临危受命,天降大任。这叫坑死孩子。他又怎么会有好脸色
看到宁采臣看到城池后,一下子便脸色变得阴沉起来,陈宫知道他要说话了。“对不起,大人我骗了你”
看着陈宫跪在了地上,宁采臣恨不能也送他下地狱,但是他更想知道原因。“为什么”
“因为不公”陈宫抬头咬牙切齿道。
宁采臣哦了一声,等他回答。
陈宫为什么说不公他又为什么做了近千年的鬼又为什么地府把他列为拒绝往来户。这一切都要在下一章说个清楚了。本章完。
感谢“风无吟”“玄冰刀客”“枕边人”“浊酒あ一杯”打赏了
卷四:序战第219章、古人最腹黑
更新时间:201271821:27:42本章字数:7635
全文字无广告第219章、古人最腹黑
陈宫为什么说不公他又为什么做了近千年的鬼又为什么地府把他列为拒绝往来户
其实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一个人曹操。
人间开国建朝,阴间也是。只是阴间无限广大,可以容纳所有你朝代。
陈宫死后,并没有立即轮回。他们这类将臣谋士,一身因果太重,是不能立即轮回的。好在他当年曾劝吕布攻略兖州,间接救了徐州百姓,从而很快便获得了轮回的资格。可是这个时候,曹操来了。
曹操阻止了陈宫的轮回。按阴律一国君王死亡是不进入轮回的,当然其本人也是不想进的。不过他们不仅可以不入轮回,同时还可以让自己属下同样不入轮回。
于是陈宫这个曾做过曹操属下的家伙悲剧了。
大概曹操是抱持着你活着我得不到,死后也要得到的念头,就是不让陈宫去轮回。
本来如果吕布能建立功业,曹操也难为不了陈宫。可吕布不仅败了,更是投降了,虽然曹操杀了他,但是投降就是投降,使得陈宫想借助吕布军魂都借不到。只得独自游荡于天地间,最后成了城隍手下一鬼军。
原来他就是陈宫啊怪不得初见他时,披头散发,一身黑衣,原来是死在刀斧下的陈宫。
看着眼前这可以说是陈宫,又可以说不是陈宫的男人。只有一魂二魄在身,说他不是陈宫也不算错。
“可是你为什么要害我”宁采臣是同情陈宫的遭遇,但是同情归同情,可这一百多人就要守住一座杭州城大小的城池,这不是坑人吗
如果是诸葛亮,宁采臣还有些把握,但是陈宫。也不是说他差,但是宁采臣实在不相信他可以守住。
“大人见谅非是我要恶大人,实在是我陈宫不服气,凭什么我活着不是他的对手,死了还要受他欺付”
宁采臣说:“这是比不了的。他有龙脉在身,你有什么一个吕布还降了。”
宁采臣不是想打击他,可是这本来便是阳世王朝更替法则。
一个君王死了,会带走本朝一部分龙气,龙气到了阴间便会化为阴间疆土,从而继续维系其死后的尊荣。
这部分转化的龙气也借此重回阳间,重新衍化新的龙脉。
这本身既是一个轮回,同时也是人皇对人族的督促。
王朝想不灭亡,可以,开源节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