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7(1 / 2)
巧赶上,这试一试也好嘛。我都说了多少次了,就当是相亲而已。我们想得多,那边也是一样想的多,成不成,却得做了再说。”
赵毅成说道:“是做了,不过人家却不愿意见。”
苏翎笑着说道:“那吴家老爷远在千里之外,这门亲事,就算定了,也总要问问吴老爷的主意吧袁大人虽算长辈,这会儿哪儿能轻易便做主了这样做派,才说明人家的确在考虑此事。”
赵毅成苦笑着说道:“既然如此,我们来这做什么”
苏翎却眨了眨眼,说道:“碰碰运气吧”
“啊”赵毅成望着苏翎,这话却没想到。
“昨日你们说了那么多,得绕多少弯子”苏翎笑着说道:“要我看,那吴家来得正好,你这门亲事,便就这么相一相,你若是满意,这门亲事花再大力气也要办成了。”
“原来大哥也没有把握”赵毅成恍然道。
“不是没有把握。”苏翎笑着说道:“这就就好比行船,任大风大浪风头有多少乱,我们只要撑一撑,就能转变方向,明白么”
赵毅成若有所思,想了片刻,才说道:“大哥的意思,是说我们不能被动,不管情势如何,都得按我们想的方向走。”
“对。是这个理儿。”苏翎笑着说道,“这千谋万虑,做起来,也很简单。我不是说了只当给你相亲。你如今只管看你中意与否,再定我们该如何办。”
赵毅成笑着说道:“这样一来,不管别人是怎么打算的,这下便全变了,是得好好想想如何回话了。”
苏翎也笑着看着赵毅成,说道:“此时,你还觉得等得久么”
赵毅成摇摇头,不再说话。
苏翎轻声说道:“毅成,这是一招意外之棋。他们来的奇怪,我们回的也是突然。不过,这事关你的终身大事,你可不要想歪了。觉得行咱们就继续走下去,若是不满意,这就便罢。我们在辽东,这怎么起家的,你是清清楚楚,可不会怕什么吴家、张家,懂了么”
赵毅成点点
又一迟疑,小声问道:“大哥,这怕倒是不怕的,不将吴家挡了回去,万一吴家恼羞成怒,给咱们找麻烦,岂不多事”
苏翎摇摇头,说道:“毅成,按袁大人说的,那吴家不过求的是一个稳字,这也难为了,这稳字可比求盛要难得多。你想,就这件事,若吴家便起心报复,还能有那数十代的延传么这结仇的事,我想吴家是不会做的。”
赵毅成一想,也说道:“也是。能苦心积虑地作出这样的举止,又怎么去结仇想必大不了不再来往便是。”
苏翎却摇摇头说道:“不来往这难说。毅成,今日午后我离开辽阳,你便去招待那吴九奎,想法子邀请吴家的人去打猎。类似的法子你自己多想想,就算不说亲事,这也能让吴家的人高高兴兴的走这一趟。咱们做得越大气,事情便越好办。这些事其实都是两全其美的,可不是我们求着谁。”
赵毅成眼睛亮,接连点头,说道:“明白了。难怪大哥说,就只是相亲而已,小事一桩。”
“对,”苏翎笑着说道:“咱们今后还要做多少事这世上可不止一个吴家。就这点事能乱了咱们的手脚”
正说到这里,就见何丹旭一路小跑着进到厅内,小声说道:“来了来了”
这话说的不明白,是袁大人来了,还是吴家小姐来了
不过,没等苏翎、赵毅成询问,就见袁应泰一脚跨进厅来,抬头一看苏翎、赵毅成,这脸上立时便是一阵尴尬之色。显然,吴家小姐没有来。这也不知是不好意思这么随随便便就见一个陌生男子,还是压根儿就不同意这件亲事。当然,这也不知袁大人是如何说的。
见袁应泰的面色,苏翎、赵毅成相视一笑,苏翎便开口说道:“袁大人,这个不妨,来日方长,此时不见,也无碍。”
袁应泰绷着脸坐下,伸手端茶,却是凉的,那何丹旭连忙给续上。
苏翎笑着说道:“袁大人,这事便放一放,咱们说这第二件事。”
“好,”袁应泰如释重负,说道:“请将军说吧。”
苏翎稍稍挪动了下身子,说道:“这事也与设置府县有关。”
袁应泰一听,立即振作精神,说道:“前日还未说完,此时还早,倒是在议一议的好。”
苏翎点点头,说道:“这事还得袁大人给皇上写一份奏书,这文字上的事情只有仰仗袁大人了。”
“请苏将军详述。”袁应泰说道。
苏翎便说道:“我这里准备了一千斤人参,东珠十二颗,上好貂皮一百张,鹿皮一百张,还有一张虎皮,都是上等货色,请袁大人派人送往京城,就说是海西、东海一带的女真部族的贡物。”
袁应泰瞧着苏翎,心里琢磨着,说道:“苏将军的意思,是指这海西、东海一带女真部族归附朝廷的诚意”
“正是。”苏翎点点头,说道:“袁大人,以往这些部族大都是自己派人往京城朝贡,这回,要形成一个规矩,这种事不会再有了,以后任何事情,都以辽东都司的名义进呈朝廷。”
袁应泰想了想,说道:“苏将军是担心日后辽东平定了,朝廷还会按旧例处置”
苏翎点点头,说道:“也有这个意思。朝廷上可是人多,难说现在有没有人考虑到日后的安排,这先走一步,也是应该的。”
袁应泰试探着问道:“那我在奏书中将设置府县之事,再提一次”
苏翎想了想,摇摇头,说道:“不,袁大人,这会儿还不到时机。袁大人只要强调是海西、东海部族进呈的便可。以后,每隔几月,便送一批过去。这慢慢的习惯了,也才好说事情。”
“好。”袁应泰一口答应,说道:“今日我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