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宋歌 > 分节阅读 62

分节阅读 6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为首的许多大臣的支持,在和向太后的对抗上,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赵煦感觉到自己身体一天天的虚弱,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因而,他虽然意识到向太后不会立即就此承认失败,肯定还会有反击,但是,他等不及了,立即着手接回远在蔡州的亲弟弟蔡王来京城的事宜,为立蔡王为储君做准备。

十月中旬,赵煦以十二月初举行大型祭祀活动为由,让各地驻守封地的王爷、公主返京参加祭祀活动。

但是,蔡王的回京之途威胁重重,皇帝赵煦肯定要派人去接,那么,派谁去接回蔡王呢

而向太后、赵佶会就此善罢甘休吗

来到蔡州 1

十月十八日,是一个吉日,秋风萧瑟,寒意习习。

这一支远行的队伍,足有二百人,一大清早,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就从大宋京城的南城门出发,行向远方。

宋歌骑在马上,走在最前头,想着这一趟蔡州之行的吉凶。他在接到圣旨的霎那,都以为皇帝弄错了,也不知道皇帝赵煦是怎么想的,把接蔡王赵似的重任交给他宋歌

宋歌到京城,总共不过二十几天,身边根本就没有特别有能力的高级追随者,武的方面勉强算有三个,林冲、武松、虎妞,可是不知道他们在武人里面的实力到底如何反正,宋歌觉得皇帝身边的那些黑衣人,比这三人似乎都要强的多

至于出谋划策的文人,一个都没有,本来韩刚还能勉强算一个,可是他被老爹韩忠彦限制,不能跟随宋歌出来。

现在这个队伍,就是一个大愣头青,带着三个小愣头青,再跟随一帮小小愣头青。

难道赵煦就没想过这事很危险吗不仅他宋歌有危险,包括蔡王、朱皇太妃、徐国长公主,都很危险,他赵煦是不是对宋歌太过信任了呢

林冲、武松跟在宋歌背后,虎妞是个女的,宋歌没让她搀和这趟行程。

背后,还有五六个太监,再后面是二百名御营军。御营军是从禁军中选拔出来的,专门负责皇宫安全的部队,应该说是大宋朝精英部队,但是看着这群皮皮踏踏的御营军,实在看不出他们有精英的成分。

宋歌慢悠悠地赶着马,对身边的林冲说:“这次,或许是一次机会,如果能把蔡王安全送回京城,我可能就升官了。”

林冲说:“可是,我父亲说,这一次任务很危险。”

林冲的父亲是禁军里没有品级的小官,他都意识到了危险,显然,朝廷上下,任何人都知道皇帝和向太后矛盾,而皇帝派人接回蔡王,谁都知道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宋歌在心里骂了一口:这狗日的皇帝赵煦,是把我宋歌放到箭靶子的位置上,专门让人来射啊

但是宋歌不露声色,又对林冲说:“到时候,我会向皇上保奏你,给你一个职位。”

林冲说:“小的愿将生死度外。”

林冲的表态让宋歌很满意,虽说林冲是梁山响当当的人物,但那是小说,在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宋歌接触的时间还不长。此次出门,可谓危险重重,武松没的说,肯定会为自己拼命,可是林冲,还是要好好笼络一下的。

蔡州并不远,要是快马奔走,两日之内也就到了,可是这样一个队伍,在官道上晃悠悠地赶路,居然走了七八天,才到蔡州地界。

向太后当然不会这么轻易就放弃了对于帝位的争夺,无论如何,她也要把赵佶扶上皇帝的位置。

来到蔡州 2

其实,向太后要扶植赵佶登基的原因,除了她和赵佶的母子感情比较深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她的内心深处的忌恨:要是让蔡王赵似登基,那么,朱皇太妃岂不是有两个儿子都做上了皇帝,她岂不是输给朱皇太妃太多了这以后要是在宫中相见,难道还要让她看朱皇太妃的脸色不成

当年神宗在时,她们两人就是争宠的对手,她曾经输给了朱皇太妃一筹,神宗一度对这温顺美貌而且帮他生了两子一女的朱婕妤很有好感,给她封了德妃,夜夜在她的寝宫里快活,冷落了向皇后,让向皇后很是郁闷。

幸亏向皇后的父亲是宣抚使、节度使,是守边大将,才保住了皇后的位置,后来神宗完蛋,赵煦登基,她成了皇太后,就设计刁难赶走了朱皇太妃,也算是报了一箭之仇。

没想到,现在朱皇太妃的大儿子病入膏肓,他的小儿子又要当皇帝,她当然很不爽。这次的皇帝,可不是她的老公神宗定下的,而是赵煦这小子定的,赵煦是她的晚辈,现在皇宫之中,就属她向太后辈分、地位最高,她当然要阻止蔡王赵似登基

所有的一切,说白了,都源于女人的嫉妒

赵佶在朱雀广场丢了脸面之后,向太后等人蛰伏了一段时间。现在,皇上赵煦公然接回各地的王爷,向太后当然一眼就看的出来,皇上的目的就是要接回蔡王,然后立为储君,等他嗝屁之后,蔡王继任皇位。

这事,她必须果断阻止,而且必须在京城之外,击杀蔡王。不然,让蔡王赵似来到京城,进入皇宫,想要他死,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当然,这事的谋划,必须细致而万无一失,她找来了商量者,就是副相蔡卞,还有枢密使曾布,当然,当事人赵佶也在当中。

这枢密使曾布,是个什么人呢唐宋八大家之中,有一个叫做曾巩,想必各位都知道,这位曾布,就是曾巩的弟弟。枢密使,在大宋朝就是武官的最高官职,好比全国武装最高统帅,本来是牛逼的不能再牛逼的职位了,直接受辖于皇上。但是由于大宋朝重文轻武,枢密使其实受到宰相的压制,职权上要看宰相的脸色行事,因而,在大宋朝的官位上属于第三号角色,前两号是首辅宰相章惇,副相蔡卞。

现在,也就是说大宋朝在职的大官,二号、三号人物都已经被向太后笼络

向太后把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出来,然后说道:“两位爱卿,还有什么意见吗”

曾布说:“此事不可大闹,只可暗中行事。”

向太后说:“哀家蓄养的数名死士,忠心耿耿,已经出发,枢密使只要让地方配合就行,并不需要大动干戈。”

曾布说:“太后吩咐,微臣早已准备就绪。”

来到蔡州 3

蔡卞在一直没有说话,只是神秘的笑着。

向太后问道:“蔡相对于此事怎么说呢”

蔡卞顿了一下,脸色一凛,重重地一字一字地说道:“既然要做,何必这么畏首畏尾呢”

曾布一惊,这蔡卞难道想要造反疑惑问道:“左相的意思”

蔡卞阴沉地说道:“双管齐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