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44(1 / 2)
也是鲁铿丁如此渴望立功的原因。自己的上司一说,他立即就明白过来,心中对于阿米娜眼光的长远,越加佩服起来。
眼前的情况的确如同阿米娜判断的那样,魏臻正率领着手下的步兵在山路上缓缓向前推进。至于他的正前方,恰恰就是当时的亲王旭烈兀战死的地方。那儿是一个宽阔的平台,前面的断崖控制了唯一一条上山的道路。
此刻“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率正打算从那儿出发攻击魏臻的部队,赵河很巧妙的,把自己手下的500名火枪兵配合了10台“飞燕iii型弩炮”布置在那里。可以说那道断崖已经是“一夫当关,万夫莫敌”,这对于“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并不是问题,他手下的20000“木刺夷”军队,分别迂回包抄魏臻的后路,手里的15000人是蒙古人与赵旭的手下。
此刻他对于前面真正的局势并不大清楚,他知道前面的要塞已经被攻克,但他并不清楚“华夏军”的真正实力,还有他的儿子鲁铿丁正等着收编他的手下。
“我们将在这片山中的平地的尽头处迎战他们。他们那边可不像我们这边的断崖那么矮,想从那边山上过人是不大可能的。虽然有几条路好走,但都不大宽阔。那样他们出来的人少,我们就可以在那里以众击寡。交来我们迂回的两路大军到了位,他们就像是地洞里的老鼠一样,哪边都逃不掉他们”
此刻大战在际的时候,郭侃与赵河都不敢再推诿。因为蒙古亲王和赵旭那边都来了书信,告诉他们要他们听从“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吩咐,不然的话就军法从事。赵旭的书信里,与蒙古亲王的信件之中,稍稍有一点不同之处。那就是他不叮嘱赵河,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样语焉不详的话,“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自然是没有看出端倪的。
而赵河此刻已经按照赵旭的吩咐,以保护退路为由,控制了断崖。500名火枪兵以及“飞燕iii型弩炮”也已经布置好了阵势,倘若“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不幸战败,他想再回到他的鹫巢里,却是一件千难万难的事情。不过赵河秉承了赵旭的口蜜腹剑的本领,脸上堆着笑,说出的话那实在是让人不能不能喜欢听。
“尊贵的伊玛目,您实在是太英明了。我相信在您的领导之下,我们一定可以大败来犯之敌。只要打败了他们,将来巴格达哈里发,还有那个伊玛目荣耀的领袖,还有谁有资格担任呢”
“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得意的用水晶梳子梳着自己的回教大胡子,可一旁的郭侃心中却已经叹息了一句。对于赵旭的用心,他看得明白却也十分不齿
“这位山中老人可还不知道,倘若此战要是败了,他却是连家都回不去了,因为那已经姓赵了”
第八季 远方的危机 143章 郭侃的选择
更新时间:2012721 0:00:44 本章字数:2131
无论郭侃如何想,此刻的战斗即将打响已经是一件不容置疑的事情了。面对前面由魏臻这个“熟人”率领的“华夏军”,郭侃有着十分的担心。他一直认为,在黄沙城里魏臻给他看的东西,不过是一些表面的而又已经淘汰的东西。不然试问,他们的产品何以卖到全世界呢
这些话他给亲王旭烈兀说过,可惜亲王旭烈兀是个子将才,却远远达不到帅才的水平。不然赛因汗拔都与亲王旭烈兀为何都会支持大将军蒙哥来做蒙古的“诸王之王”那个位子呢。想到这儿,他不禁叹了口气。对于自己在蒙古军中的未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过去亲王旭烈兀看得出来自己的想法,因此往往给自己安排立功的机会,大概他也愿意自己手下的得力将军,能够得到大将军蒙哥最宠爱的女儿伯雅鲁罕的青睐。虽然郭侃也理解,那里面除过对自己的喜爱之外,更重要的是将来在下一任的“蒙古诸王之王”的大汗那里,有自己的人。
这正应了宋人的一句话朝里有人好做官
虽然亲王旭烈兀抱着这样的心思,但郭侃依然在心中感激着他。那么现在,自从听了魏臻在与自己比枪法时,说过的关于“华夏”这个概念的内容后,郭侃的心中已经起了许多的变化。而且此战他手下的士兵里,不少是蒙古人的汉军士兵。显然大将军蒙哥,是打算用他们来试刀的。
这是郭侃感觉到心凉的另外一个原因,所谓的“汉人”虽然在蒙古军中比之“南人”要高一级别。但依然低于金、辽等族之人。所谓的汉人,就是中国北方的汉人,他们最早被征服,就更早为蒙古人所用。其实汉人被蒙古人用的原因,本书之中早已经说的明白,概括起来的话就是,爱国但不爱朝廷。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下,他们服务于蒙古人,也没有什么好挑的。那是赵宋的皇族,自己笨蛋怪不得别人的。
不过赵伏波“华夏”这个概念比起所谓的汉人、南人、金人等等所有的概念都要广阔,也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因为那不仅仅是汉人,不但包括了金汉蒙回壮等等民族,甚至还包括了愿意归化的人。
当明白了赵伏波要发建立“华夏帝国”之后,头一次郭侃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倘若华夏帝国将来得了天下,那汉人的地位该项是什么模样呢。如果说在以前,自己归了华夏郭侃还会担心,自己的家人会不会受到追究。那么现在,为了将来的“华夏”,郭侃以为自己可以付出的更多,也愿意为些而付出更多。
这些都是郭侃在亲王旭烈兀这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人死后,思想上所产生的变化。因为在他来到蒙哥大将军的营中,率领了汉军为主的3000余人马之后,他已经开始为了未来他打算做的事情,悄悄做起了准备。
“诸位贤弟,这一次我们要面对的人,是真真正正的华夏军。就是我给你们说过的,伏波殿下的军队。我在黄沙城的时候,有幸与他们的领军大将魏臻比过枪法。虽然魏将军的枪法上不敌我,不过当时他拿出他的火器时,让我大大吃了一惊”
说这些话的时候,郭侃的眼睛看着眼前的所谓10家兄弟。这是他来到大将军蒙哥营里之后,磕头拜过把子的兄弟们。不过他还一直在等待着机会,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他眼前的所谓“十兄弟”,俱都是勇猛,而在蒙古又没有什么家人的少年。平时没事的时候,大家一起喝酒练武,也算是一种爽快的交往。
“切,好稀罕么,我们也有火枪”
说话的是个百夫长,说着话的时候从自己腰里掏出一枝成色还新的火枪来。这是大将军蒙哥为蒙古军官里配备的火枪。而郭侃所在的骑兵,原本就比较精锐,因此他们也是内定的,将来成为火枪骑兵的人。郭侃并不知道这些,也并不知道蒙哥大将军打算成为他的另一个有“知遇之恩”的人。
事实上倘若郭侃打胜了眼前这一仗,又或者说“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败了,但郭侃可以带着全军安全撤退,那么将来他还是有着不错前途的。毕竟蒙哥大将军对于自己的女儿伯雅鲁罕那是十分钟爱的,只是有些事情不达到一定的程度却是不能轻易出口的。但这件事对于郭侃而言,虽然稍有遗憾,不过已经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了。因为魏臻给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华夏的男子,不能让华夏人在外扬眉吐气,不能让华夏的女儿家们不受凌辱,那还不如去死的好。那种没蛋子的懦夫,我们华夏的男人是不屑去做的。要是哪下异族不长眼碰上了,那就不要怪我们华夏的男人给他玩他斩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