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7(1 / 2)
为他从望远镜中认出来了,跌下城墙的士兵不是别人,正是临安老乡、自己家隔壁居住的许宗仰许哥儿
在北元占领的苦难日子里,两家人亲如一家,是许哥儿的母亲匀了粮食给自己吃,许家的灶台上从来不差自己的碗筷,而许哥儿的脖子上,还系着冯浪涛母亲亲手编织的红巾
一旦炮火落下,许宗仰就铁定没命了,他可是三代单传的独苗苗啊
时间没有给冯浪涛更多的选择机会,狰狞的蒙古武士已持着雪亮的钢刀,走到了许宗仰身前,冯浪涛牙关紧咬,正要挥手下令发炮的时候,他的手顿在了半空中,整个人就像雕塑一样凝固了。
方才,志得意满的蒙古武士,正准备割下汉军士兵的脑袋,但他惊愕的发现,喉头上插着箭矢,没有了任何反抗能力的汉军士兵,脸上竟然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许宗仰嘴唇翕张,似乎在说着什么,但这个时候已没人能听清他是在呼唤母亲的怀抱。还是在回忆江南鲜甜的菱角。
嘶嘶的声音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很不明显,却让蒙古武士惊骇欲绝,他明白这是死神的召唤许宗仰手中一枚手榴弹正嘶嘶的冒着烟雾。
手榴弹爆炸前一刹那,蒙古武士终于明白了这名汉军士兵诡异笑容的含义:既不是留恋,亦不是解脱,而是对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欣慰
“放炮、放炮轰烂这群狗咋种,把他们炸成碎片”冯浪涛的怒吼声中,敌台上的三斤炮喷射出了复仇的烈焰,这一段长城之下顿时变成了火海,不少元军连人带马四分五裂,堞垛后面的士兵也趁机探出身来,爆豆子似的枪声接二连三的响起,幸运躲过炮击的蒙古武士们,又在弹雨打击下纷纷中弹落马。
城下,重炮营长于小四不顾上下级关系,愤怒的质问着炮兵副总监少将李家福:“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们开火城头上的三斤炮威力有限,为什么不许我们在千米距离上拦阻射击”
十二斤重炮的威力非常可观,十八门炮的齐射完全能打出一道可怕的弹幕,给敌人以重大杀伤。
炮兵副总监李家福,是汉军炮兵中的传奇人物。轰开过泉州城墙,把蒲寿庚从乌龟壳里揪了出来,又当过军事学院的炮兵总教官,还去高丽当过军事顾问,这样的资历,就算当个炮兵总监也不为过前提是他能改掉胆小怕死的毛病。
可人与人就是有这么不同,于小四听说铁血军长钱小毛当年也曾胆小如鼠,却在攻灭山越人莽岳部落的战斗中克服了弱点,从此成为汉军有数的名将;
李家福则不能做到,传言他一直很胆小,甚至那一手高超的炮兵技术,也是因为皇帝曾经告诉他,“炮兵火力猛烈,所以是敌人重点进攻的对象,炮兵唯一保护自己的手段,就是把敌人消灭在他们冲锋的路线上记住,作为炮兵,永远不要和敌人面对面”。
胆小怕死的李家福,竟然为了保住性命苦练技术,有传言说他的炮组甚至能打出一分钟五枚霰弹的急速射,做到在开阔地上拦阻一个百人队的骑兵冲锋,把他们消灭在进攻线路上的奇迹
不管传言中李家福多么胆小,但他的炮兵技术绝对不是浪得虚名,方位角、曲射弹道,李家福刚到阵地上就露了几手,当场镇住了于小四。
钱小毛军长请动李家福前来指挥,有这样技术精湛的高手前来坐镇,想必敌人要倒大霉吧战斗之前于小四这样想。
他失望了,非常非常失望。因为刚刚三个万人队发起冲锋的时候,李家福居然下令城墙后的十二斤重炮全部不得发一弹一炮,只允许六斤炮作曲射覆盖。
天呐,这是为什么
论射击诸元,于小四早在战前就在预设战场长城北侧标定了参照物,并一一编列了编号,站在敌台上的观测哨,只需要报号就能随时报告敌人聚集的方位,而“一号射击目标高度xx、方位xx”、“二号目标高度xx、方位xx”,早就解算出来做成射表,贴在每门大炮的旁边,比如观测哨报了“敌人在一号目标聚集”,各炮组就直接按一号目标对应的高度xx、方位xx作曲射活力覆盖,炮组成员根本用不着瞄准
论斗志、论士气,去年冬天刚刚从辽东打到大都,兵锋正锐,士气高涨,皇帝又下达了总动员令,前一段时间休整,学生参观、英模报告讲演,又有全国各地百姓的慰问信,连同怀春少女的情书一齐寄到军中,小老虎们憋着劲儿要狠狠揍鞑子。士气上绝对没得说。
论技术,于小四佩服李家福之外,对自己的技术也颇为自信,他相信开炮轰击一定能将许许多多的蒙古武士轰下马来,早在敌人进攻到长城下面之前,就给他们大量的杀伤。
是阵地不对吗热气球回报敌人的可疑动向,昨天晚上全营偕十八门重炮刚刚连夜转移到这里,
所以,于小四就不明白了,李家福为什么要让十二斤重炮暂停射击,装弹待命难道他想用大炮把五里外的忽必烈给轰了不可能啊。超出射程一千米,根本不可能打到那儿呀
眼瞅着先是旁边的六斤炮轰隆隆来了阵曲射,然后又是山顶敌台上的三斤炮欢快的吼叫起来,霰弹直射弹雨哗啦啦泼出去,虽然被长城阻隔看不见外侧敌人的伤亡,也能通过金铁交鸣之声想像到敌人连人带马被射得千疮百孔的惨状,以及三斤炮连官兵的意气昂扬。
他睁着双发红的眼睛瞪着李家福:“发射吧,为什么不发射呢咱们的弹药还有三十个基数,咱们的小伙子都快憋疯了”
李家福:“我在等待更好的机会。”
“更好的机会”
“是的,忽必烈决不会把宝全押在第一波攻击兵力上,事实上,我猜测他经历了二十天的失败,至少悟出了试探我军炮火分布密度的方法”
话音未落,听得敌台上的观测哨不是用规定的旗语,而是兴奋中带着点惊慌,几乎是扯着喉咙喊道:“三、四,不,五个万人队,密集队形,正朝着五号目标跑过来”
李家福猜得没错,忽必烈一代雄主,几乎是天生的战争天才,而战争又是磨砺天才的学校,短短二十天的战事,他已学会了试探汉军炮火疏密程度,寻找薄弱环节的方法。
苏录定战旗下,忽必烈颇有些自得:“居庸关东段山势险峻,南蛮子心头麻痹大意,配置的兵力、火器都比较弱,朕以前面三个万人队散开在十里范围内进攻为试探,后续五个万人队跟进,密集冲锋到长城之下,在南蛮子最薄弱的环节给他们致命一击哈哈哈,蛮子以为有枪有炮就可以纵横天下,朕叫他们知道,朕的铁骑劲旅的厉害”
过去二十天,忽必烈付出巨大的伤亡。未尝没有收获,他明白的第一点是,凭着离开大都北逃塞外时,拖到草原上去的那几门炮,加上床弩也不是汉军火炮的对手。
第二,汉军要防守这么长的一段长城,兵力、火力配置必定有疏密轻重之别,有些险要地段,火炮配备相对比较少,这就是蒙古军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