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穿越东晋末年 > 分节阅读 276

分节阅读 2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襄、樊两城。

但卫风并没有再设侨雍州的想法,而是把襄阳、樊城划归荆州,另立襄阳郡。

襄阳的状况,大致类似于京口,都是以北方流民为主体,只是杨佺期败亡的太快,没有发展出北府军那样的规模。有这样的条件。新年刚过,卫风就毫不客气大肆招兵买马,手脚之大令先期派来的陈喜也是膛目结舌,同时还让茱丽娅多造些小船。因为丹水是汉水的支流。河道再宽也是有限。数十丈的大船很难驶入其中。

不知不觉中,四个月过去了,襄阳的兵力达到了十万之众。如此巨量兵力屯聚在襄阳,不可能瞒的过人,原豫西北十二郡已经陆续有人前来暗中联系,表达了当晋军来攻时,愿为内应的意愿,他们都还以为卫风的目标仅是十二郡呢,包括秦魏两国也是这么想的,魏国于开春便发动了对洛阳的攻势,秦军由于要兼顾南阳方向,显得力不从心,一时之间,洛阳颇为吃力。

而在去年卫风率主力离开江陵不久,益州刺史毛璩以剿灭桓玄余孽的名义,遣安西府将军谯纵与侯晖等人率各县氐人进兵东下,侯晖早有反叛之心,借梁州人不愿意东下的怨恨,谋划攻打平西将军、益州刺史毛璩,与巴西人阳昧勾结,谋划在五城水口,举谯纵为盟主。

谯纵害怕不肯听从,纵身投江,侯晖把他从水里捞出再次请求,经多次反复,最后逼迫谯纵坐上车驾回师,于涪城袭击毛璩的弟弟西夷校尉毛瑾,涪城陷落,毛瑾战死,谯纵便自称梁、秦二州刺史。

毛璩得知此事,遣参军王琼率三千人征讨谯纵,又派王琼亲弟王瑗领四千军为王琼后队,谯纵以伏兵大破王琼,益州营户李腾开城降了谯纵,谯纵遂夷毛璩全族,自称成都王,命堂弟谯洪为益州刺史,亲弟谯明子为镇东将军、巴州刺史,率领徒众五千驻白帝城

卫风是四月十日得到的消息,适逢陶潜也在,陶潜怒道:“老夫曾听说过谯纵此人,武艺高强,足智多谋,谨慎重义,乐于助困扶危,颇得士庶赞誉,却不料竟行此不轨之事,当真是利令智昏,何况他虽为候晖屡次逼迫,乍看似不得已而为之,可是甫入成都,便诛杀益州刺史毛璩满门,自立为成都王,此人定是早存有谋反之意,不过是作个样子给天下人看罢了,哼好一个虚伪狡诈之徒”

卫风古怪的看了眼陶潜,陶潜立时醒悟过来,连忙陪着笑道:“老夫不是说将军您,纵使将军您将来代禅,那也是水到渠成,而谯纵只是趁着天下大乱,自以为有机可趁,但实际上只要将军您回师,遣一偏将伐蜀,谯纵必破”

“哦”卫风意味深长道:“看来陶公对谯纵颇有微辞啊”

“哼”陶潜冷冷一哼:“乱臣贼不虚伪狡诈之徒人人得而诛之”

卫风不置可否的问道:“依陶公看,本将当遣何人入蜀”

“这”陶潜现出了欲言又止之色,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不好意思开口。

卫风摇了摇头,提议道:“我若让你领军入蜀你可愿意平灭谯纵之后,向朝庭表你为益州刺史,另你陶氏功勋卓著,这样罢,介时再请荆州大中正议你品行,经办入士事宜”

“什么”一瞬间,陶潜现出了欣喜若狂之色,真说起来,陶潜也是官宦之家出身,只不过不是士人罢了,他的曾祖陶侃,和卫风一样都是白手起家,最高官至侍中、太尉、督交、广、宁等七州诸军事,加羽葆鼓吹,赐爵长沙郡公,食邑三千户,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曾官至太守,唯一可惜的,以陶侃显贵之极的身份竟没能入士,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陶侃死后,入士更是遥遥无期,以致一代不如一代,到了陶潜,宗族已经明显现出了衰败之相,他的五子竟无一人出仕,又由于陶潜的性格偏激,与人难以相处,迫使他破罐子破摔,索性在偏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陶潜的诗作分为两类,一是表达归隐意愿,二是抨击朝庭,映射对现实的不满,但是真有独镇一方的机会他也不会错过,可以实现胸中抱负,建设他心目中的桃花源,更何况入士可是陶氏百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啊

陶潜之所以晚年归隐,那是逼的没办法了,当时的他与社会主流格格不入,归隐还能落个美名呢

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亲自耕作土地,只不过,土地是刘宋的土地啊,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为食,后得人告之,薇亦为周室所有,遂弃之,饿死前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祖兮,命之衰矣

伯夷、叔齐最终歌罢饿死,这才是真气节卫风不认为陶潜没听说过伯夷、叔齐的典故,可是晚年还以隐居来搏取清名,说成虚伪或许有些过了,但陶潜功利之心未泯却是不假

当然了,目前的陶侃还没有极端到归隐的地步,否则也不会在被教训一通之后,主动来投卫风了。

卫风眉头一皱,寻思道:“益州诸族杂居,采刚硬手段非但于事无补,或还可能激发矛盾,陶公取下益州我不担心,我担心的是陶公过于刚直,或适得其反。

陶公理该清楚,自李特父子入蜀以来,巴蜀便从未有一日清宁,即使桓温灭去僭成国,却仍是纷争不休,羌、氏流民日益涌入,僚人、南蛮迁徙者达百万之众,数十年下来,巴蜀当地百姓的口音竟变成了僚人发音,更有豪强大族据堡自立,这谯纵便是蜀中大族,否则何至于轻易斩杀益州刺史

我的一贯作为,陶公应了解了一二,那就是一方面要尽力促进各族民众的和平共处,共同繁荣,另一方面,则是清剿当地豪强,其中必然会有不人道或是伤及无辜之事,所以,对于陶公出刺益州,在品行方面我毫不担心,可是哎”

卫风眉头紧紧拧起,一副为难之色,陶潜也没有立刻开声,而是面色阴晴变幻,好半天,才猛一咬牙道:“正如将军所说,豪强大族的资财取之不当,重新拿走亦是无妨,老夫会酌情视之,如有不降者,自是不会手软,另请将军放心,老夫也会约束自已,如坏了将军大事,又有何颜脸活于世上”

卫风点点头道:“请陶公勿要怪责本将先小人后君子,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又所谓空口白话,无凭无据,巴蜀幅员辽阔,丁口数百万,诸族风俗民情各不相同,半点大意不得

要不这样,算算日子,去丹水勘察水情的兄弟们也该回来了,不日我将攻打武关,你暂代我镇守襄阳,期间如无大碍的话,明年你可领军入蜀”

陶潜郑重的拱了拱手:“若连一小小襄阳都统制不好,又何以出刺一州老夫不敢夸下海口,但会竭尽所能,一切待将军回来再说”

“好有劳陶公费心”卫风赞道:“也罢,今日本将便委你节制襄阳,免得时日尚短,来不及做出成效”

“属下领命”陶潜深深一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