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穿越东晋末年 > 分节阅读 202

分节阅读 2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主动去服三年的斩衰,不由秀眉微蹙,把目光向卫风投去。

卫风也陷入了为难当中,按五服丧制,褚灵媛已由褚爽在死前许配给了自已,是已嫁女的身份,只需要服一年的齐衰,而她非要以未嫁女的身份服三年斩衰,这不是不可以,因着三年前对褚灵媛的伤害,卫风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歉疚的,一年后圆房与三年后圆房的区别也不大,三年后褚灵媛二十一岁,依然是花季,真正使他为难的是,把褚灵媛丢在建康不放心啊

以前有褚爽在,还可以护着褚灵媛,如今却只剩下了褚秀之与褚夫人,偏生褚灵媛貌美如花,难保不会有人动起色心,而褚秀之在卫风眼里就是个战五的渣渣,仅凭孤儿寡母,能护的住褚灵媛吗

卫风默不作声,褚夫人也认为褚灵媛的要求过份了些,尽管她很舍不得褚灵媛离开,毕竟在褚炎之三兄弟陆续去了山阴之后,褚灵媛是唯一留在身边的孩子,但这时,只能狠着心道:“灵媛,你不能留下,你父临去前曾交待过你出嫁从夫,莫非你忘了至于守斩衰还是齐衰与飞扬商量好就可以了,这不是问题”

褚灵媛仍旧不开声,可怜巴巴的看着卫风。

其余诸如谢道韫、晋陵公主等虽然有心劝说,她们也觉得嫁了人的女子不随夫郎有点说不过去,然而,褚灵媛母女情深,强行拉开总是于心不忍

王蔓却是莫名的冒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分别看了眼庾氏与褚夫人之后,上前搀住褚灵媛的胳膊,摇摇头道:“灵媛,建康的形势你应该明白,把你留在建康,别说卫郎不放心,家里的姊妹都不会放心,可是你对世伯母的孝心又让人感动,的确难以抉择,不过,真的没法解决了吗这样罢,姊姊有个折中建议,你不如带上世伯母一起去广州,既可以尽孝心又不用分开,岂不是两全其美”说着,给庾氏连连递去了眼色

王蔓的大胆建议让每个人都怔了怔,有儿子不用,反而由女儿女婿颐养天年,这是什么馊主意

与之相反,在接到王蔓的眼色之后,庾氏不禁眼前一亮,也轻移莲步,抓上褚夫人的手臂劝道:“姊姊,蔓儿的提议乍一看是挺离经叛道的,但细细一想,并不是不可行,你和灵媛去了广州,恰好可以和妹做个伴呢,生活中或不至于乏味,她们过她们的,咱们过咱们的,两不相干

其实算起来,咱们两个颇有些相似之处,你不要怪妹说话难听,逝者已矣,生者却还要活下去,莫非茂弘兄的在天之灵愿意见着你整日都心绪郁结我看不见得卫将军曾提过广州,那个地方物产丰富,紧挨大海,民风各异,倒是个收拾心情的好去处,换个环境,也可以更快的从悲伤中走出来,咱们对于逝者,心里惦念着已经足够了,姊姊你说可是”

“这”褚夫人有了一丁点的动心,毕竟如她这类四十来岁的女人早已过了要死要活的年龄,虽然夫郎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子女、家业、乃至孙辈的份量也没法忽视,只不过,这合乎礼法吗外人会怎么看

褚夫人也陷入了沉默,下意识的把目光投向了谢道韫,谢道韫是那个时代女性里的皎皎者,换句话说,她的一言一行起着表率作用,无形中具有妇女界领袖的地位

谢道韫倒觉得这主意挺不错的,于是向褚秀之道:“秀之世侄,其实庾家妹子说的在理,人呀,要向前看,生者好好的活着,才是对死者最大的慰藉,出门透透气,对你母亲很有好处的,而且有灵媛与你庾伯母在,照料方面不用担心。

你如果怕被外人指为不孝,或是推托赡养的责任,那是不必,你母亲远赴广州,乃事出有因,你也是为了成全妹妹的孝心,何况这一去又不是不回来了,即使你母亲在广州住的习惯,飞扬也不会在那儿长久呆下去的,你说可是”

凭着良心说,褚秀之不愿意让母亲远赴广州,可是有谢道韫,还有卫风的正牌丈母娘发话,推辞显得不近人情,褚秀之不由把征询的目光投向了褚炎之。

因着卫风,褚炎之成了实质上的褚氏家主,这没办法,谁叫他一开始站错了队呢,卫风不计较,还安排他官当,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因此褚秀之并没有不满,毕竟在他们眼里,家族振兴才是当务之急,谁掌权反而居于次位。

其他人也明白,纷纷看向了褚炎之。

褚炎之略一迟疑,就向卫风深施一礼:“家母与灵媛就拜托给将军了。”

卫风心里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去外地就藩带着丈母娘,而且不是一个,是两个同时,还觉得有些不大对劲,具体哪不对劲一时又没法说清,只得暂时抛去了这念头,扶起褚炎之,郑重道:“炎之兄与两位兄长请放心,卫某会以生母事外姑”

“有劳将军费心了”褚氏三兄弟连忙称谢

“灵媛,咱们上车去罢。”王蔓目含深意的看了眼卫风,便转头唤道,对于她来说,带上褚灵媛的母亲是好事,由于广州僻处南疆,那里发生的事几乎不可能传到建康,她担心在这样的环境下,卫风与自家母亲缺了束缚会擦出火花,带着褚夫人,可以起监督作用

第三五零章广州湾

有母亲随行,对于褚灵媛来说有了心灵上的依靠,而且婚期可以向后再拖三年,两方面的目地都达到了,算是个不错的结果。

而褚夫人,所有人都同意她离开,虽然她有些犹豫,可是被代表了还能如何呢只得半推半就的被拉上了庾氏的马车,不多时,随着卫风一声令下,三万余人马缓缓向着正南方向行去。

以日行五十里的速度,全军于七日后抵达阳羡,卫风依约把蒋宣等两千守军换走,另留下了两千人协助守城,并规定每年与山阴驻军轮换一次,第二日,就从阳羡出发赶往山阴。

回到山阴时,已经是六月二十八日了,由于去广州的人员众多,需要做充足准备,而且必须要在早稻收获之后才能启行,同时,又为了避开夏秋时节肆虐沿海的台风,一直到了八月底,卫风才领着三万步骑与随军家眷,连同水手、工匠等等合计超过十万人,分乘近三千条船出上虞向广州驶去

山阴到番禺走陆路三千多里,走海路还要远一些,经过不间断的海上航行,于九月三十日这一天,舰队入了广州湾,这是卫风自已起的名字,是一个向东南方向开口的海湾,大致界限约为:西南界在今广东省江门市一线,东北界以今深圳市宝安区为起点向西北延伸,海湾的尽头是今广州市与佛山市地界,在海湾的入口与南海的交界处,则凭空屿立着一座大型岛屿。约有五六十里方圆,形状类似于鸭掌,这便是后世的澳门,被卫风命名为了澳门岛,由澳门岛至番禺的大片海域,分布有近百座大小不一的岛屿

总之,地形地貌与一千多年后截然不同,当时的番禺,也就是现在的广州市是一座沿海大城,而不是后世的沿江城市。这是由于汉晋时期的人类活动还未对自然环境造成深刻的影响。水土流失不明显,珠江尚未冲积出三角洲平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