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0(1 / 2)
打击,直接是打击到底层。
“我们无话可说。”程四海先于秦方仁说出口了。
别说是秦方仁惊讶了,就连李青天都非常打击惊讶。
这程四海说的算是什么事情啊
他这不是变相的承认自己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确实是存在着问题吗
若是这样的话,不就一下子把本来还算是平等的两方势力,一下子倾斜了天平。
“所以,我们今天晚上,关于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法人代表无话可说,你还是把我带走吧,这不就是李长官来我们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的目的吗”程四海面无表情的说道。
“呃”李青天心中咯噔一下,好家伙,这程四海的嘴皮子,还是那么的厉害。
他这样说,等于是断绝了自己要把秦方仁带回去的理由了。
若是要抓人的话,只能够抓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的另一个法人代表,也就是程四海了。
虽然李青天不知道程四海的具体目的,可是已经想到了程四海说这话的后果。
而秦方仁则是了然。
看来程四海已经是洞悉了对方的想法这应该是得到了张郎的指示,若是检查局子要抓人,那么被抓的一定要成为程四海,而不能是他秦方仁。
程四海仅仅是大润发的一个总经理,若是不在了,那么还可以找副经理兼职一下。
可是秦方仁则是整个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的总代表,平时张郎不在,他就是副手。
而若是秦方仁不在了,那么整个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就等于是没有了大脑。
毕竟,现在张郎到底是去什么地方了,谁都不知道,张郎的去向,已经成了一个迷。
李青天被程四海的话给噎住了,有些骑虎难下,看着眼睛放着绿光的媒体记者们,不得不做出最后的决定。
没办法,现在在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耗着,也仅仅是干耗着。
在有关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法人代表张郎的问题上,不会有任何的进展,不如早早的结束这场闹剧,然后快速的进行接下来的调查。
所以李青天有些无奈的宣布:“那好,程四海先生,希望你能够作为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法人代表,跟着我们检查局子走一趟。”
“荣幸之至。”程四海面部露出了微笑,自己老板的计划已经是成功走出了第一步了。
“不过,我还要宣布一件事情,从今天开始,我们燕京检查局子,对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另一个法人代表,张郎先生,进行全城通缉。”
“啊”
众人愣住了
卧槽,全燕京通缉啊,这不是当年七月二日大案特大通缉犯才享有“荣誉”吗
给张郎算是一件什么事情
第261章 全城通缉
七月二日大案特大通缉犯,之所以被在南城全城通缉,是因为杀人越货,无所不作。
手中的命案甚至是到了十条之多。
所以才会有局子中的人进行统计。
当然,张郎的全城通缉和七月二日大案特大通缉犯的全城通缉的性质是不同的。
至少,七月二日大案特大通缉犯的通缉令,明确规定了,只要是提供一条有价值的线索,群众就会得到五十万的华国通货。
而李青天虽然是通过检查局子的方式发布了通缉令,但是张郎现在还并不是什么逃犯,dg多是一个“寻人启事”。
因为目前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法人代表已经消失了。
而检查局子要办理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的案子,自然是要找到相关的法人代表。
虽说程四海这个刚刚上任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法人代表的存在,可以dg替一段时间,不过李青天坚信,只要是这个通缉令一发布出来,那么整个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的人一定会恐慌。
至少,虽然说这和真正的通缉罪犯的通缉令还有很大的差别,但是这种通缉令起码会让这个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从名声上就听起来不好听。
这样,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的人肯定是会畏惧。
只要畏惧,自然会出现内鬼,而内鬼出现之后,自己再调查一下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资金流向的问题,肯定就简单的多了。
这就是李青天的逻辑。
按道理来说,他的逻辑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这是一个在位多年的检查长官,对于一个资金来源存在问题的公司的最基本的判断,也是最正确的判断。
别看这个判断看上去非常的简单,可是这需要经验和时间,甚至是血泪和汗水的凝结之后,才能够有如此的远见卓识。
不过让李青天吃惊的是,在场的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的高官们,竟然没有一个表示反对的。
甚至可以说,他们的脸色变都没有变。
难道是说,通缉令这个三个就是不文雅的字眼,已经不能够挑战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管理层的内心了吗
还是说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的高层们,内心已经强大到了自己用着近乎威胁的语言都没有效果的程度。
一时之间,李青天竟然说不出话来了。
他发现,对方不作出相应的反应,自己根本无法应对。
一般来说,每次自己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对面的集团不是服软说出真相,就是吓得腿肚子哆嗦。
可是纵观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的高层管理者,无论是程四海还是秦方仁,两人面部表情都没有多少变化。
其实李青天不知道,程四海是因为早被张郎告知了事情,而秦方仁则是通过程四海的表现当中,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结果了。
这种结果是可以预料到的了。
有人已经开始针对南天商贸集团的燕京总办事处已经是板上钉的事情了。
而李青天的这句话,无疑就是给他这次任务下一个定性的结论,也就是说,他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当然,纵观华国的历史,无论是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
也就是说,华国的人们大都喜欢天时地利人和,这样才能够确保把事情给办完。
“李长官,若是你没有其余的事情,快把我带走吧,我们身为燕京的市民,可是非常乐意陪同你们调查的。”程四海如是说道,语气淡然,如同置身事外。
媒体记者们哗然了。
这算是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