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59(1 / 2)
气极了,一次次的机会错失,让他自信心严重受挫,心理上的暗影越来越重。
人都是这样的,如果不盯着某个位子,对自己的处境还多少能满意。如果眼里老盯着更高更显眼的位子,不管现在的处境是好是坏,心里老是有怨气。怨气一大,说出的话还有做出的事就跟别人不一样了。
詹继东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改不了,也不想改。政治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老老实实跟着某个人走,比如唐中凯他们铁了心的是陆派。另一种,鼓足勇气跟别人斗下去,别人失败的那天,就是你的成功之日。詹继东选择了后者。选择便意味着孤注一掷,政治上尤其没有回头路。从而也就导致了他跟陆政东截然不同。
态度决定一切。
下面的态度,其实是一面镜子,从中你可以看到你在省委班子里的位置,可以看到你在下面这些人心目中的地位。
令詹继东欣慰的是,这次下来,下面的态度变了,远比以前下来热情,也周到。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全程陪同不说,生活上也给予了细致入微的照顾。
这总算让一直有些闷闷不乐的詹继东难得的有了一丝快慰,这种变化詹继东仔细的想了一想,应该还是源于周书记让他对这一次对微调的干部把把关,詹继东心里不禁有些感叹,真要是有可能他真是愿意和金道申调换一下位置
而詹继东这样的好心情还在继续着,因为他还没从地市回来,罗志林那边取得了重大进展。这对于詹继东来讲无异于天大的一个好消息,通过罗志林的斡旋,得到了一位和高层关系极深的人物的点头,当然代价也是不菲的,那就是省里即将要合作的一个重大项目。
詹继东是知道这位人物的,那人搞项目从来不自己单独搞,都是跟国际上的大公司合伙搞。具体怎么合伙,詹继东不清楚,也没必要清楚,只要知道人家善于玩这种游戏就行,只要能够对他有帮助就行。
那位他人物曾经拉着香港一家公司,到沿海一个省搞项目去了,听说那个省的领导很快就提拔上去了,前呼后拥,风光得很。
詹继东动了想跑动的心思之后几次去京城,想拜见一下,人家理都不理。
一来是瞧不上贝湖属于落后之地往往大一点的项目很少,就显得特别瞩目,眼热的人也太多了,事情就会很复杂,对方嫌麻烦,二来人家找的基本都是书记省长那样能拍板的,这省事,他这样的副书记人家还入不了法眼。
这让詹继东有点受刺激,但也无可奈何,不曾想他一直想与这位人物攀上关系而苦于没有机会的这位人物,罗志林帮他搞定了。
能有这样的机会,自然还是和贝湖眼下经济发展势头有关,和陆政东在这些事情上的态度有关,说起这个,詹继东觉得陆政东总算是给他做了一回嫁衣,心里也有那么一点小痛快。
而且这个项目是周书明主导的,陆政东很难插手,特别是在这样微妙的时刻,陆政东肯定也不会插手。
这就让他更觉得底气足了不少,对于陆政东,詹继东现在真是有点怵,陆政东对经济方面实在是太精明了,精明得让他感到有一种无所遁形的感觉,有陆政东盯着,这件事想要成功的几率就小太多了。
不过,虽然是绕开了陆政东,但是这事难度依然也是不小,他必须还要确凿的掌握周书明的心思,取得周书明的支持和首肯,这件事才有成功的可能。
掌握周书明的准确心思有梁先学这个内应在,这不在话下,但要取得周书明的支持和首肯,梁先学就根本派不上用场。
而这样的事情他也不能直接和周书明讲,也不能直接把这样的关系介绍给周书明,否则他就是为周书明做了嫁衣,他所能做的就是利用周书明也急于出成绩,把周书明引出来,从而让对方觉得是他做通了周书记的工作,这样才对他最为有利,所以他必须要利用周书明一回还不能让周书明察觉。
詹继东当然并不知道他和梁先学的那点事情早已经被周书明所洞察和掌握,梁先学事实上已经不可能给他提供任何真实可靠的关于周书明的信息,但后面他这样的想法倒是让他所谋划的事情又出现了转机,因为这样事实上他又成功的避开了其实早就对他生出了防范之心的周书明,让这件原本从詹继东有这样的念头就有胎死腹中的危险从而成为可能。
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有些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而正是这样的意外让詹继东在往悬崖边的那条路上越走越远了
第125章 走得太远了二
京城方面的事情激动着詹继东,如果把握住这次机会,对于他的前途来讲那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可是,这件事该如何操作呢
外面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雨,雨声淅沥,滴滴打在詹继东心上。詹继东来到窗前,漆黑的夜晚像厚幕一样朝他压来,使他本来就阴沉着的心更加阴沉。
他很清楚他这么做是在玩火,因为一旦出现什么闪失那他和周书明之间就会原本不错的关系就会彻底的葬送,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有些事做得太明,不好,做得太暗,又达不到效果。纯粹放弃不做,又不是他詹继东的性格他现在是一门心思的奔前程而去,他现在虽说是省委副书记,但离自己心中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况且政治场时刻都有变数,今天你是副书记,明天你可能就什么也不是,很多人在副书记的位置原本还雄心万丈,虎视眈眈盯着省委书记或省长的位子,一夜间,就成了正部级级别虽是上去了,但,谁都知道,那级别意味着什么。
詹继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思考着,最后还是决定要干,利在险中求,与其这样熬着看不到头还不如搏一把
有了这样的消息和这样的想法,詹继东对于党建检查之类的事情也就更是不放在心上了,完全就是走马观花应付完就急忙詹继东紧锣密鼓的筹划了起来,事情的进展远超他的预期,周书明对这事的重视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双方很快就一拍即合。
法国的艾琳生物制药集团在贝湖投资十六个亿,建设在亚太区的最大生产基地,当然贝湖方面肯定也是要为此付出很大代价的。
除了一些见诸报端的公开的优惠之外,应该还有其他隐藏的优惠,甚至这样隐藏的优惠比公开的还要大,这一点詹继东是很清楚的,比如说现在房地产市场逐渐升温,房地产真正迎来暴利时代,有些地市引进较大的一些企业的时候往往会给额外的地用于商业开发。这既不用因为在那些明面的优惠中违背原则,诱惑力却也是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