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5(1 / 2)
道路的产业结构调整。”
喻明和和苏中路都是一愣怔,这似乎和先前他们以为陆政东要谈的话题有些偏差,喻明和和苏中路交换了一下眼色,都发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但是他们还是很理智的保持了平静。
陆政东注意到了两人表情变化,微笑着摇摇头:“明和,中路,是不是觉得我好像偏题了”
喻明和有些苦涩的一笑:
“政东主任,我想你谈及绵西发展的问题肯定有您的道理,只是我和中路有些担心啊,我们绵西底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薄,省里有什么政策资金也难落到我们头上。”
陆政东没有回答喻明和这个明显带有点情绪的问题,却把话题转开:“明和,中路,新一届领导集体产生之后,必然要提出一些全新的、纲领性的理论,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看的”
喻明和和苏中路都是一愣,新一届领导集体才产生不久,中间会有一个过渡,起码还得一年左右才会有重大理论出台,对于他们这样地级市的领导这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这方面你们还是要多关注一下,作为一级领导,更应该要随时把握中央政策风向的变化,随时结合自己手中工作,所以我针对绵西拟了几点想法,你们先看看吧。”
苏中路已经在先看起来,喻明和觉得自己这样的情绪也是有些不对头,喻明和默默看完之后交给了喻明和,喻明和也认真阅读起来。
喻明和看完之后,和苏中路交流了几句,抬起目光来:“政东主任,我看你这上边写了几条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宗旨,那就是构建统筹发展,重心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这只是一个方面,其目标是要科学发展进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经济发展是龙头不错,只是光发展经济是不够的,现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很多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也累积得越多,贫富差距的拉大,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随意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强调社会发展这个含义更为丰富的领域中,换句话说经济发展随基础,可这只是一种方式,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幸福感增强,那么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忽略了其他,那就是舍本逐末。事实上真要是在这方面做好了,对于经济发展也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政东主任您的意思是我们绵西可以抢先一步,结合我们绵西实际,抢先一步把有些工作抓起来”
喻明和也还是很有嗅觉的,一下就嗅到了其中的味道。
“嗯,明和,你是书记,抓路线方向,抓干部思想作风的提升,而中路你作为市长就要考虑如何尽快的拿出一些具体措施来,怎样实现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同步发展,实际上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尤其是我觉得目前绵西经济发展势头很好,但这样的增长方式也还是有其局限性的,你们就不能老让大家形成固定思维模式,从另一方面实现突破,其效果比原来的方式要好。”
陆政东棒起茶杯,说道:
“城乡统筹其实真的又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城市周边的农家乐,比如一些在当地有特色可以吸引本地的游客,比如农业合作社等等这些都可以做,绵西市虽然只是中小城市,但是由于工业经济发展很快,绵西市能不能依托现有财力,在市里边权限范围之内先行推动这些方面,即便一时间难以立即做到,但是提出一个规划,分为几个阶段来实现,可不可以”
喻明和和苏中路眼睛同时一亮,陆政东这个提议相当新颖,而且应该也是陆政东从这一届领导集体风格上嗅到什么味。
有些时候本来就是一个大家都想得到也做得到的工作,就看谁能先抓起来干起来,一步先,步步先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才继续说道:
“至于那个炼油项目你们也可以争取一下,你们也还是有些优势的。”
喻明和和苏中路一听都又是一愣,这个项目他俩当然眼热之极,只是考虑到自身的实力和条件和西原、长滩等地相去甚远,能够落户绵西的希望相当渺茫,所以投入的精力也不大。
陆政东这是说那肯定是有所指的,两人心里不由就是大喜。
陆政东看到两人欣喜的表情,不禁一笑:
“眼窝子不要这么浅嘛,这个项目说破天也就是一个项目,也就是锦上添花的增加点gd,增加点就业,一地的发展,关键还是思路,你们不要自己把自己给束缚住了,要开拓思维来寻找我们工作的思路,丰富我们的工作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不落后于人。”
陆政东提醒着二人。
喻明和会意的点点头,可持续发展这个题目很大可以做文章的地方也不少,陆政东举例所说的事情,可以在下一步工作中来稳步推进,原本陆政东打下的基础已经显现出效果的摆在面前的成绩,正好可以借助这股东风来飘扬一番。
“刚刚政东主任所讲的,有你前期打下的基础,我们在全省走到了前列,而且把其他地方都远远甩在了后边,甚至连市里边也有不少人觉得我们太过于超前,但是明和书记和我都觉得,这件事情迟早都要做我们既然走到了前面,为什么不能保持一直领先”
苏中路微微一笑:“现在看来好人有好报啊,这个时候正好就可以轮到我们来展示一下我们宁陵构建和谐社会上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
“对,政东主任,在这方面我们还是有底气的。”
喻明和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说得起硬话的。
当初陆政东提出这些计划的时候他其实还有些不以为然,但是陆政东强行推动之后,他虽然心里边有点想要压缩缩减的意思,考虑到这是陆政东一力推动的,他一走自己就改弦易辙这有点不合时宜,所以虽然有领导强烈要求大幅压缩这方面的事情,可他还是没有开这个口子,只是提出逐渐小幅递增,但即便是这样,宁陵保障房建设也是远远的走在了全省最前列,农业厅也早就把绵西作为了典范,希望各地市都向绵西学习,只是这种事情很多地市都是冷眼旁观,对绵西的行径很不以为然。
现在看来,妙棋啊,绵西经济已经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基总的基础已经上来了,每年即便是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速,一味强求要继续保持前几年增速不现实。
更重要的是绵西财税收入构成和近两年包括西原在内的其他地市不一样,当其他地市的财政收入主要向预算外收入尤其是土地出让金倾斜外,绵西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在这方面的变化却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