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5(1 / 2)
,这郝风楼必定要来打赌,像方才一样,若是继续设置流官出了乱子,便教金幼孜来承担后果。
金幼孜当然不愿意承担后果,他可不是傻子,当然不会上郝风楼的当。
他沉吟片刻,最后咬了咬牙道:“不如复周礼,行井田制”
这话出来,倒是让不少人眼前一亮。
周礼这东西实在有点儿虚,看不见也摸不着,各有各的理解。不过对于井田制,大家却是知道的。
无非就是将所有的土地全部充为公有,而后再将一部分土地变为官田,其余的土地呢,全部均分给百姓,百姓们要先耕种官田,之后再回去照顾自己的土地,官田的收益,就等于是朝廷的,私田的收益则是自己。
周朝相当一段时间内,实施的就是这种制度,而且某种意义来说,比之此前的农奴制要好了许多。
而现在,金幼孜提出了井田制,问题就出来了。
土地充公,这可不是好玩的,这些土地从哪里来在交趾,绝大多数的土地都在豪门和士绅手里,这几乎就等于是明抢了,也就是说,所谓的井田制,根本就是要消灭这一群豪门和士绅,利用强制的手段夺取他们的土地。
其实这种制度较为公平,无论是对朝廷还是对交趾的百姓,都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可问题在于,任何一种制度,即便再如何让人眼花缭乱,让人激动澎湃,都会面临着一些问题,怎么执行如何执行靠什么来执行执行不了,即便再如何美好,又有什么意义甚至可能还会产生反效果。
可是对绝大多数的读书人来说,这周礼和井田制简直就是梦幻一般的存在,眼下金幼孜脱口而出,顿时惹来不少人暗中点头。
既然交趾的士绅和豪族不听话,而朝廷本来就和他们没有什么瓜葛,那么索性就消灭他们,他们在朝中,本就没有人为他们说话,消灭他们,彻底剥夺他们的土地,对朝廷来说,有百利无一害。
反正大家和交趾的那些人也没什么牵连,假若是在江浙要弄什么井田制,怕是无数江浙的官员非要跳出来拼命了,可是交趾不一样,毕竟那儿没有瓜葛,反正也不损害自己的利益,还能成全一番自己对圣贤书中恢复周礼和井田制的向往。
莫说是他们,即便是朱棣,也不禁动容。
他是一个统治者,作为一个统治者,当然只会对自己有利的方面着想,交趾叛乱的根源,说白了就是两个,一个是士绅们没得到好处,所以煽动下头动乱。借此来作为让朝廷让步的筹码,甚至是将大明赶出交趾。而另一方面,却是是百姓不堪重负,官逼民反。
所以要解决交趾问题,就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流官制确实不适合交趾,而郝风楼的办法就是收买这些士绅,让他们为朝廷来治理下头的乱民。这些人毕竟盘踞交趾,树大根深,他们来治理,终究比流官要强得多。
可是现在,井田制倒算是另一个出口,采取剥夺这些士绅土地的办法来收买交趾百姓,而官府呢,也能趁此从中受益。某种意义来说,百姓们分到了私田,而官府拿到了公田,可谓皆大欢喜。
唯一的麻烦就是,一旦朝廷的旨意下去,这些士绅肯甘心情愿么牵涉到了人家的根本利益,这些人只怕绝不会束手就擒。
除非
朱棣的眸中掠过了一丝杀机。
第二章送到,给外婆家送节,人在网吧码字,好坑爹,到处都是没钱上网的小学生围观啊,哥敲键盘,一群人围观啊,同学们,必须得给点月票啊,给老虎压压惊。对了,要是大家书荒,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绝世狂少
第四百三十八章:杀无赦
若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朱棣似乎并不介意大开杀戒。
而显然,现在朱棣动心了。
其实他才不管这个所谓的井田制是否有效,朱棣想要的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而这个办法最好能合乎朱棣的胃口。
至于什么周礼,什么垂拱而治,什么上古之风,这却不是朱棣有兴致去考虑的。
议到这个份上,已经形同争吵了。
好在金幼孜终究是阁臣,他这一出面,形势立即开始一面倒起来。
一个个大臣按耐不住,已经不愿意再听郝风楼的慷慨陈词了。于是乎,许多人跳了出来,这个道:“金侍讲所言是极,与其土司,不如井田”
“臣附议”
“朝廷为什么要容忍那些交趾土著这些人本就是前朝欲孽,留之何用交趾的土地自该有德者居之,他们何德何能”
先是一群寻常的大臣,再到后来,竟是连吏部尚书竟也出来,几个阁臣亦都纷纷表态,那解缙舔了舔嘴,虽然先显露出了几分谨慎,可是此时,他不得不出来说话了。
“陛下,微臣以为井田或许可以一试,大周历经八百年,国运绵长,正是因为人人遵循周礼,而天下九州,推广井田,这交趾或也可尝试一二。况且若是如此,则朝廷握有大量的官田,每年所取钱粮,亦不在少数,这交趾不过一省,粮赋的岁入却可比广西数倍有余”
解缙绝对是故意的。他抓住了朱棣的一个心思,那便是钱粮。
对朱棣这样的天子来说,他要办的事实在太多太多。而所有的事牵涉到的都是钱粮。
无钱万事难,寻常百姓如此,即便是天子也是如此,百姓有百姓的难处,天子也有天子的难处,许多时候,有苦自知。朱棣需要钱粮,他终究不是个守业之人,要办大事就得要银子。
所以朱棣更加心动。
只是
朱棣只是淡淡一笑道:“井田制听来尚好。可毕竟过于久远,如今已历时千年之久,可是这千年以来,可曾听说过有人回复旧制的么”
众人一听。便知道不对劲。于是有人道:“陛下,微臣斗胆进言,历朝历代固然没有恢复旧制,可是姬周国柞八百年,而后世国柞几何这多半就是因为没有恢复旧制的缘故。”
朱棣大怒,怒喝道:“你是何人”
这人老老实实地道:“微臣都察院御史张庭茂。”
朱棣冷笑道:“朕说话的时候,何曾要你插嘴你分明就是妖言惑众,却还敢大放厥词。你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滚出去”
这一下子。所有人傻眼了,天子的脾气不好,其实大家都知道,可是这廷议之上当众斥责御史言官,却是稀罕。
更不必说,大家提井田,陛下突然如此勃然大怒,也实在让人难以理解。